以安为先开新局(拼出中原好春光 应急篇)
春节期间,省应急管理厅预置2架直升机备勤,并巡护重点林区,随时做好应急准备。
1月20日,洛阳市栾川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深入老君山景区,开展景区执勤、携装巡护、应急科普宣传、助民帮困等工作。郭抗抗 摄
1月28日,国家消防救援局河南机动队伍信阳大队组织节日战备防火拉动,增强指战员战备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
1月31日,漯河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带队到临颍县进行暗查暗访。
春节期间,夏邑县应急管理局开展应急值班值守、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排除等工作,全力保障春节期间安全稳定。
抓经济,稳增长,首先要保安全。春节期间,当公众都在享受温馨团圆时,河南省应急指挥部大厅内却是忙碌而有序。省应急管理厅值班人员24小时不间断值守,随时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特别是防范雨雪天气可能给春运带来的不利影响。省安委会也派出9个综合抽查组,分赴全省各地督导检查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对烟花爆竹、公共场所疏散通道等重点环节开展排查,帮助有关单位及时消除隐患。
未雨绸缪做好自然灾害防治、紧盯重点扎实开展治本攻坚。新年伊始,河南应急管理人就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按照“抓预防、抓基层、抓曝光、抓严处、抓作风”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当前,我省各行各业正拧紧发条、争分夺秒、只争朝夕,把各项工作往前抓、往前推、往前赶,拼抢一季度、实现“开门红”。越是生产红火、人员流动频繁的时刻,越要绷紧安全这根弦。全省应急管理系统正以前所未有的昂扬姿态,立足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以高水平安全护航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开局。
深化改革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
2月3日,正逢立春。尽管还在春节假期,但国家消防救援局河南机动队伍的座座营区内,训练口号声已响彻云霄。人勤春来早,森林消防人员一刻不放松,苦练应急救援技能,创新训法战法,为更好遂行各项救灾救援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春节前夕,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常万琦带队赴河南机动队伍营地慰问全体指战员时表示,希望河南机动队伍不断提升“全灾种、大应急”救援能力。以基地化建设带动省内各级应急救援队伍能力提升和规范发展;以模块化编组更好适应不同任务需求、增强队伍快速反应能力;以合成化训练进一步夯实森林防灭火能力基础,拓展防汛、抗旱、抗震等多灾种应对能力。
这是我省应急管理部门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推进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省应急管理部门精准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结合实际选好用好载体抓手,鼓足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勇气,锚定蹚过改革深水区、啃下最硬骨头的目标,推动应急管理体系能力建设实现从“物理相加”的量变到“化学反应”的质变。
更加注重科技赋能,是实现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省在危化、矿山等行业持续推进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智能化无人,最大限度减少危险场所、危险工序作业人员,最大限度利用监测报警设施实时洞察安全风险;持续增加现代救援装备,加大无人机、通信设备、移动泵车等新型装备引进力度,加强人装结合、案练合一,真正把装备用好、力量建好。
在义马市开祥化工的智能控制中心大屏幕上,厂区各处管路、罐体等设备的实时数据一目了然,三维动态地图则显示着不同区域员工的数量和位置。“我们不仅实现了各项工序的远程控制和实时监测,还能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监测预警系统联网共享数据。”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安全生产是应急管理的基本盘,防灾减灾救灾是应急管理的基本面,应急抢险救援是应急管理的基本点。我省坚持预防为主、源头防控,加快建立以风险治理为中心的应急管理体系,运用法治、政策、科技、标准、工程治理等手段,严把规划安全关、安全准入关,提高安全设防的能力和水平;坚持眼睛向下加强基层建设,把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纳入基层治理体系,持续组织开展好“五进”宣传和全民教育,按照大安全大应急要求加强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以及相关部门和有关方面专业优势。
公共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
2025年年底前,推动工贸重点企业全部接入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现90%化工园区达到D级,推动所有正常生产非煤矿山基本实现智能化……1月13日,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制定一系列行业安全“小目标”,明确今年安全工作重点。
2024年,面对各类安全事故风险明显上升、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严峻挑战,我省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精准高效应对自然灾害,有力防范应对14轮大范围强降雨过程,森林火灾起数、受害森林面积同比分别下降80%、83.15%,积极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确保当年春运期间全省高速、干线公路安全畅通;整合设立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逐步形成“全灾种、大应急”组织架构;累计开展比武竞赛活动8132场次,参加比武队伍1.47万支、36.47万余人次,应急实战能力得到突破提升。
今年,我省将突出重点、紧盯要害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精准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聚焦主责主业主线主轴,把防控风险、消除隐患、高效救援贯穿应急管理工作全过程;加快建立以风险治理为中心的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坚持主业主抓、打牢基层基础,持续深化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统筹抓好自然灾害防范应对。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调动企业自身积极性是关键。要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引导企业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动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形成企业风险治理隐患查改“内循环”。灾害防治之要在关口前移、联防联控。今年我省将出台河南省防汛应急避险转移指导意见;制定地震应急检查制度,开展避难场所调查评估;加强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乡镇森林防灭火规范化建设试点。
坚持应急就是应战,按照基地化建设、模块化编组、合成化演练的思路,全面提升新质救援能力。我省将持续完善“1+6+N”救援基地体系,推动更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入驻,逐步完善基地指挥调度、队伍集训、物资储备、培训科研等功能。针对城市内涝、暴雨山洪等特定任务、联合作战需求,对通信队伍、救援装备、抢险救援力量等进行模块化编组,提升快速反应救援能力。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安全治理、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推进应急管理能力体系现代化建设。健全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完善淮河、黄河、海河流域抢险救援联动机制。推动县(市、区)成立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完善常态和非常态下应急工作机制,形成防减救一体化应灾模式。持续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市级应急管理部门今年3月底前全部成立专门内设执法科室,确保机构、人员、职责等按要求调整到位。
“节后一上班,我们将组织干部职工和有关专家,深入企业一线讲好开工安全第一课,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和应急管理部坚强领导下,坚决扛稳扛牢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的重大使命,同心同德、砥砺奋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黄岱昕 通讯员 孙速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