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机加“安全芯” 生产筑“防护墙”
——济源示范区电气焊设备已全部完成“加芯赋码”
“电焊机‘加芯赋码’后,电焊作业人员使用设备时,必须通过手机小程序扫描电焊机上的二维码,经过验证才能启动电焊机,‘人机’匹配后才能开机作业,由以往‘以人管人’状况转变为‘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有效杜绝了无证上岗行为。”在济源示范区电气焊“加芯赋码”工作会上,示范区安委办主任、局长许拥军向参会人员介绍。
为扎实推进电气焊作业数字化监管工作,济源示范区应急管理局多措并举确保电气焊“加芯赋码”工作顺利完成。截至2024年3月31日,济源示范区2304台电气焊设备已全部完成“加芯赋码”。
详细谋划部署。先后印发《济源示范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示范区电气焊数量统计的通知》《济源示范区关于进一步推进电气焊“加芯赋码”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多次召开会议对电气焊“加芯赋码”工作进行针对性部署。
强化跟踪督导。督促各开发区、镇(街道)、示范区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全覆盖摸排辖区(行业)涉电气焊作业经营单位、电气焊作业人员、电气焊设备等基础数据,并对示范区电气焊“加芯赋码”推进情况进行每周调度通报。同时,加大电气焊作业执法检查力度,坚决制止无“芯”焊机作业,确保数字化监管真正发挥成效。
大力营造氛围。借助“两微一端”、led显示屏、展板等多种媒介,广泛普及动火作业管理、电气焊作业“十不准”、动火作业典型案例等安全知识,多维度宣传电气焊“加芯赋码”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全力营造电气焊设备“加芯赋码”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