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应急管理局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工作情况
现将郸城县小微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介绍如下:
一、基本情况
郸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总面积1490平方公里,总人口137万。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0家,省创新型龙头企业1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上市企业1家,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 68家,工贸企业475家。
近年来,郸城县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顺应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新要求,积极探索“便捷高效、规范运行、智能信息、常态长效”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紧紧围绕突出聚合力、促提升、强氛围、助落实、成长效“五个突出”,强力推动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取得了扎实工作成效,有效遏制了事故发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政府引导,凝聚强大合力。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议传达和学习省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政治责任感,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以务实的作风、过硬的举措,迅速组织开展全县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推进工作。4月21日,郸城县县长董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全县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持续深化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全县各级各部门层层动员,级级部署,共召开各类会议56次,制定下发各级方案及相关文件78份。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工作亲自安排部署,亲自一线调研,现场办公,认真履职尽责。县政府各位副县长,也都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切实做到了上级关于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精神传达到位、安排部署到位、督促检查到位,机制建设到位等。
(二)突出示范引领,全面推动提升。郸城县采取“典型引路、重点突破”的方法,在小微企业中重点企业先行试点,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我县坚持对员工不多和技术力量不足的小微企业出台帮扶政策、制订帮扶方案、明确帮扶人员,免费培训、免费首次专家指导、免费搭建信息平台的“三帮三免”模式,成效明显。23个乡镇(办事处、高新区)、16个专业委员会逐级、逐层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双重预防体系,真正做到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全覆盖。针对微小企业种类多、数量大、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现实,我县将微小企业划分为餐饮、娱乐、商店、运输、加工、仓储、养老机构等10余类。针对微小企业,出台了“十小”场所安全提示,制定了21项检查标准,涵盖安全制度、教育培训、电气燃气、消防应急等重点内容。同时,每项标准都有相应的二维码,小微企业使用智慧安监移动端APP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日常安全检查工作。检查标准贴近小微企业的实际,实现了基层网格化监管和微小企业自我监管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双重预防体系的作用。
(三)突出广泛宣传,形成浓厚氛围。郸城县利用电视专栏、电子显示屏、社区宣传栏等多种方式,普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理念,先后举办了小微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安全生产监管干部综合素质提升班、安全生产双预防建设业务能力提升班,重点对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进行详细解读,引导广大生产经营单位、一线员工积极投身创建。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指导企业开展全员培训,让一线职工熟练掌握本职岗位风险及应对措施,熟练掌握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基本方法,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推动、社会支持、企业全员参与的浓厚创建氛围。今年以来,组织召开培训会、座谈会等60余场次,组织岗位测试120余次,发现岗位缺陷、能力不足、处置不妥等问题372余项。
(四)突出执法跟进,强力推动落实。郸城县坚持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纳入对企业执法检查的必查内容,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对该建不建、推动不力的企业,依法处理。今年以来,约谈、惩戒企业9家,责令停产8家,罚款16.1万元,有力推动了双重预防工作的开展。在检查中,按照“逢查必考”的原则,执法人员采取分批次随机抽样的方法,围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有关知识,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进行现场测试,进一步强化了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业务知识水平。
(五)突出机制创新,确保常态长效。郸城县出台了关于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五个规范性文件,通过政策引导,激励小微企业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双预防建设。将企业体系建设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工作开展不力的纳入失信行为“黑名单”管理,在其新增项目的核准、土地使用,减免财税政策扶持等方面落实惩戒措施。同时,加强示范企业日常考评和监管,严防“过关搁浅”现象发生,对工作不能持续、不能深化的企业,及时退出示范企业行列。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激励和约谈警示,促进全县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扎实开展。
三、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小微企业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工作推进迟缓,存在上热下冷、上紧下松现象,甚至有抵触情绪。二是开展不均衡。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不重视,危化和工贸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基本全覆盖,民政福利、医疗卫生、餐饮、娱乐、商超等行业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迟缓,发展不均衡。三是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量少,不能全方位对所管行业领域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实施安全监管。三是安全生产执法装备和检验仪器设备配备不完善,不能准确反映企业存在的隐患和问题。
四、下一步
一是深入推进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示范带动,坚持专业特色,坚持先易后难,坚持破解难题,坚持政府主导,确保全县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二是全面搞好培训指导服务。督促企业按照分阶段、分层级、分专业等要求,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让员工清楚身边的风险及熟练掌握避险措施,杜绝因“无知者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等问题造成事故发生,解决“不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逐步形成从思想上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理念的转变,解决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人的不安全因素。
三是加强执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在执法检查中,将不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或体系不正常运行作为执法检查内容,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对不重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小微企业加大执法力度,增加检查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