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应急管理厅
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第1250891号提案的答复
农工党河南省委会:
“关于科学有效推进灾后重建”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贵单位对我省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根据我厅职能,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省应急厅于2018年11月29日整合9个部门和6个议事机构有关职责挂牌成立后,积极做好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应急救援救助等各项工作。但全省应急管理机构组建时间短、体制机制不健全、物资配备不充分、救援力量较薄弱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并在郑州“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应急处置过程中进一步暴露出来。针对我省应急管理工作的短板弱项,我们认真吸纳提案建议,深刻剖析问题成因,深入开展以案促改,全力推进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加快推动应急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抓紧落实应急预案体系构建、应急救援物资装备配备、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完善、全民应急素养提升等重点工作,科学有效推进灾后重建,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一、吸纳意见建议,科学编制规划
我厅在编制灾后恢复重建应急能力提升专项规划时,认真吸纳提案意见建议,深入谋划我省应急能力提升的发展思路,明确提出了全面提升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应急保障、灾害防范、智慧应急、全民应急等七项能力的主要任务和应急装备能力提升、应急指挥通信能力提升、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消防综合救援装备能力提升、区域性综合应急救援保障基地(物资储备中心)建设、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基层应急能力提升等七项重点工程项目。同时,积极与《“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河南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和《河南郑州等地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等有效衔接,妥善处理灾后重建与长远发展、补齐短板与全面提升的关系,突出急用先行、分清轻重缓急,将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纳入灾后应急能力提升规划,将促提升、谋发展的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注重统筹兼顾,确保发展思路一致,发展任务同步,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二、针对突出问题,积极整改落实
针对郑州“7·20”特大暴雨抢险救援工作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我们先后提请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了《河南省深刻汲取特大暴雨灾害教训推进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河南省关于加强防汛应急能力建设的意见》《河南省防汛应急预案》等,协同应急管理部驻河南灾后重建工作专班全面开展工程项目建设,多措并举提升灾后应急能力。一是推进体制机制建设。推进落实防汛救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党政领导ABC值守调度指挥机制,省防指成立15个工作专班、9个专家指导组,优化指挥程序,建立“扁平化”指挥体系;印发省自然灾害灾民紧急救助工作规范,从工作原则、灾情管理及报送、灾害紧急救助、灾民紧急救助对象等方面对全省自然灾害灾民紧急救助工作进行规范;完善会商研判工作计划和规范,健全多部门、多领域和专家参与的综合风险研判机制;与河南国家区域性公路应急救援中心探索共建共用共训,与中国安能建设集团等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建立政企合建队伍、政府购买服务等多元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围绕国务院调查报告整改和郑州“7·20”以案促改,结合应急管理体系能力建设、灾后防汛能力提升等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五对照五整改五提升”活动。二是推进应急实战建设。在应急部专班的指导下,加快建设“空、天、地”三位一体应急指挥通信专网,省应急卫星地面站和骨干网实现与应急部并网运行,省级370M窄带通讯核心网进入值班备勤,省应急厅到17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及省军区、武警总队、部分厅局、部分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指挥专网成功打通,省市县指挥通信专网建设6月底前完成;按照“一流域一案、一水库一案、一市一案、一县(市、区)一案、一乡镇(街道)一案、一村(社区)一案、一单位一案”原则,构建省级“1+10+N”防汛预案体系,有序开展郑州城市防洪排涝等综合应急演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多渠道多路径多模式,加快推进豫中、豫中南、豫东、豫西、豫南和豫北等6个区域性综合应急救援保障基地建设,确保今年汛期来临前备得足、调得出、用得上;开展应急救援力量调查摸底,指导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乡级“1+4”、村级“1+3”工作机制,目前全省1977个乡镇(街道)成立应急管理委员会,2306个设有应急管理站所,2401个设立专兼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1179个建成投用应急指挥终端,设立乡级物资储备点2867个,近4万个行政村(社区)设有村级安全劝导站,明确安全劝导员11.8万名、灾害信息员5.5万名,设立村级物资储备点2.9万个,43533个村(社区)建成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三是推进预警响应建设。实施灾害风险普查,全面调查主要灾种致灾因素,制定全省主要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4月已完成调查任务;全面整合监测预警感知网络,建设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提升精细监测预警水平,目前安全生产监测预警总体框图和“天眼+应急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方案已编制完成,省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已初步建成;实施城市风险管控,印发实施全省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总体方案,推进国家级试点和省级试点城市建设。四是推进物资装备建设。加紧构建全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今年6月底前完成县、乡两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开展省级应急装备能力建设,配备先进适用应急救援装备,45种约8700台(套)省级水害救援装备正在加快采购,全灾种救援装备年底前完成配备;抓好消防装备购置,已提交省财政厅“总队灾后恢复重建消防救援装备能力项目”采购需求可行性批复,正在加快配备;制定省级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规范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品种、数量、资金保障和救灾物资调拨程序;建立完善全省救灾物资信息化平台,做好应急资源管理平台数据更新,全面掌握各地救灾物资储备情况。五是提升全民应急素养。持续抓好郑州“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问题整改和以案促改,做好新修订《防汛应急预案》的深度宣传解读工作,组织策划防汛工作宣传报道,制作防汛科普新媒体作品、应急科普手册等,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建立完成重要紧急新闻15分钟快速发布机制,完善各部门协调沟通对接机制,健全新闻媒体采访对接流程,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防汛应急宣传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宣传效率和宣传效果;持续推进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建成上下贯通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应急广播体系,切实打通基层应急宣传“最后一公里”;利用“5·12防灾减灾日”活动主题,组织策划“防灾减灾 守护安全”科普专题,通过新媒体平台向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防御手册”,组织社区居民广泛参加应急救护培训,大力宣传防汛救灾知识;持续完善农村(社区)基层安全劝导员走街入户开展宣传工作机制,策划编撰《农村(社区)安全劝导员工作手册》《河南省全民应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方案》《居民安全手册》等,提升全民共同参与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意识、能力和素养。
三、推进规划实施,提升应急能力
《河南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河南郑州等地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河南郑州等地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应急能力提升专项规划》已经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先后批准印发实施。为确保相关规划任务同步实施、工程项目落地见效,加快推进我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我厅建立了系统全面的规划实施工作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厅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规划实施推进暨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应急指挥能力、本质安全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应急保障能力、灾害防范能力、“智慧应急”能力、全民应急能力、督导监察等8个专项工作组,分别由分管厅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抽调精干人员,组织专门力量,保障规划实施。二是分解落实任务。印发规划实施工作方案,系统梳理省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和灾后重建规划任务,归纳分解,并根据任务性质和部门职责,明确推进实施责任单位;各责任单位研究制定任务推进实施工作措施,分解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落实实施主体,按照台账化管理、图表化推进、模块化运行、机制化落实的要求,推进规划任务和工程项目落地。三是强化督促指导。建立了厅领导和处室联系督导工作机制,每名厅领导、二级巡视员和有关处室、厅属单位分别联系1-2个省辖市,开展督导调研,做好政策指导和协调服务,帮助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应急局主动与省厅有关领导和处室(单位)沟通协调,及时反映规划实施情况,共同推进规划任务落实落地。四是严格监督考核。建立了规划实施周报告、周通报、季调度、年考核制度,有关单位每周报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省应急厅每周通报建设项目完成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规划任务推进会,每年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并按规定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加强规划落实全过程、全流程、全链条跟踪监测。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统筹规划,注重轻重缓急,强化上下联动,采取更加有力措施,高水平推进任务实施,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高标准实现重建目标,确保全省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提升。
再次感谢农工党河南省委会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我们真诚欢迎贵单位继续关注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参与我省灾后应急能力提升项目建设的监督指导。
联系单位:省应急厅规划处
联 系 人:王晓丹
联系电话:0371-65919879
邮政编码:450000
2022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