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人大政协提案公开

【打印】

【字体: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
关于对省政协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
第1250688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2-12-29 来源:办公室 分享:

吴颖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灾后重建的提案》收悉。根据省应急厅有关职能,我们会同省乡村振兴局、省民政厅、省水利厅认真研究,现将提出的“为保障农民收入,鼓励企事业单位与受灾地区对接,实施‘订单式采购’”等六个具体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为保障农民收入,鼓励企事业单位与受灾地区对接,实施‘订单式采购’(如产品深加工、食堂采买或为员工发放福利等)”的建议:

  灾情发生后,省乡村振兴局高度重视因灾造成的农产品“卖难”问题,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防止因灾返贫致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若干政策措施》(豫办发电〔2021〕48号),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等5部门印发《关于开展“互联网+抗灾情 战疫情 促销售 助消费”活动的通知》,指导各地大力开展消费帮扶,强化产销对接,坚持线上线下结合,推进帮扶产品进市场、进商超、进学校、进社区、进食堂、进高速服务区,解决好因灾导致的农产品“卖难”问题,带动受灾群众和脱贫群众持续增收。2021年全省销售帮扶产品828.7亿元。

  二、关于“建议对受灾地区按照受灾严重程度,科学分级,如:综合“洪水要素重现期、是否泄洪区、是否转移安置、农田绝收占比”等要素对受灾地区进行精准分级(分为I、Ⅱ、Ⅲ等),便于精准救助帮扶的”的建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在河南考察调研灾后重建工作时的讲话要求,根据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按照国家救灾一级响应相关规定开展工作的要求,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应急部《关于做好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振兴〔2019〕1813号),在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和具体指导下,我省研究编制了《河南郑州等地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豫政文〔2021〕182号。

  根据《河南省特大洪涝灾害范围评估报告》,灾害范围分为极重灾区8个、重灾区32个、一般灾区56个三类。本规划范围主要为极重灾区、重灾区,受损水利、交通、通信设施恢复重建科适度扩大到一般灾区。损毁居民住房修缮重建不受规划范围限制。一般灾区的其他重建任务由当地政府参照本规划组织实施。

  目前,省重建办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落实。省应急厅根据职责和有关政策,做好受灾群众的救助工作,按照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抚慰遇难人员家属、恢复重建倒损住房、解决受灾群众冬令春荒期间生活困难等方面,坚持分类救助,重点救助,对受灾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救助政府适当予以倾斜支持。2021年下达中央和省级救灾资金660680万元,其中: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资金343138万元;自然灾害救灾救助资金317542万元;冬春救助资金85442万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省共接收救灾捐赠款物97.38万元(其中:资金84.58万元、物资折款12.8万元),省本级接收56.1亿元(资金52.11亿元,物资价值3.99亿元)。全部发往受灾地区,精准施策,精准救助,有力、有序、有效地保障了受灾群众救助工作。

  三、关于“梳理我省受灾地区的产业优势、特点特长、存在短板、急需项目,通过国家、省级媒体对社会广而告之,因地制宜吸引那些有能力、又愿意帮助河南灾区发展的企业入驻,通过以工代赈,既解决农民就业增收问题,又促进当地经济提质增速”的建议:

  省乡村振兴局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细化政策措施,抓好产业就业帮扶,坚决防止因灾返贫致贫。一是加强帮扶载体支持力度。将产业帮扶基地、帮扶车间、光伏电站、帮扶企业等,纳入灾后重建的支持重点,争取中央财力补助资金6.6亿元,优先用于支持产业项目灾后恢复重建,同时大力开展“万人助万企”等活动,帮助受灾帮扶企业做大做强,提高示范带动能力。二是持续做好就业帮扶工作。落实《关于切实加强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施细则》要求,指导各地围绕排涝清淤、灾后重建、疫情防控、生态修复等加大灾后重建等公益岗位开发力度,全省灾后新增公益岗15.18万个;联合人社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全面督导受灾地区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确保脱贫劳动力应就业尽就业。三是以工代赈促进就业。在全省受灾较重地区的交通、水利、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领域安排项目资金32亿元,按照劳务报酬发放比例不低于省基建资金的20%要求,督促发放劳务报酬4.8亿元,带动农村劳动力8万人就地就近就业。

  4、关于“对泄洪区的重建,注重“韧性社区”建设:一是房建中多使用防水建材;二是储备必要应急资源;三是建立志愿者应急队伍;四是对群众进行自救培训。如将来再遇灾难发生,最大限度地避免损失”的建议:

  加大省级应急物资储备,省级已采购21个品种85万件(套)价值约1.22亿元的省级生活类救灾物资,目前已完成采购,正在陆续入库。同时,指导市、县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根据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意见》和我厅印发的《河南省受灾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物资分级储备指导目录》相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合理储备救灾物资规模。指导市县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乡(镇)要设立救灾物资储备点,省、市、县分别按启动Ш级应急响应规定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储备救灾物资,遇有重大灾情确保第一时间运往灾区,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根据应急资源管理平台数据统计,目前全省市、县两级有救灾物资库共141个,储备生活类救灾物资约417万件。

  目前,全省已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50381个,涉及社区志愿服的志愿者1062万人,在7.20水灾救援中,累计动员组织志愿者153.43万人参加抗洪救灾,参与救援志愿服务队伍1224支,累计服务群众65.2万人次。虽然近几年我省志愿服务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关心和大家的参与支持下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从志愿者应急队伍和应急能力建设上,确实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仅有应急志愿服务队伍277个,注册应急救援志愿者39131人,开展应急志愿服务项目873个,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灾害天气和应急救援事件多发等应急救援需求,下一步,我们将充分考虑您的建议,进一步大力加强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一是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结合我省正在推进的文明实践站建设和“一有七中心”规范化社区建设,在泄洪区重建中,注重加大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力度,努力提升志愿服务站点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的覆盖率。二是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登记备案工作,推动志愿服务组织直接登记;加强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引导,提升应急志愿服务队伍注册数量和质量;指导县级民政部门通过允许社区服务场所、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作为登记住所、允许多个社区社会组织合署办公、结合社区社会组织特点制定章程范本等方式优化登记服务;对达不到登记条件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由街道(乡镇)实施管理,规模较小、组织松散的,由城乡社区党组织领导,村(居)民委员会对其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加强分类指导和业务指导。三是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根据应急救援的特点,积极挖掘社区志愿者资源,广泛动员招募具有专业应急救援知识的志愿者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加强应急志愿者的引导注册和培训演练,推动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志愿者队伍的统一指挥与协调系统,力争实现在灾害发生时能迅速展开应急救援活动。

  5、关于“建议在重点隐患、薄弱地区建设排涝河道网;并对河渠两岸堤岸用混凝土+石材坚固”的建议

  全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按照“方案化、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要求,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组织编制并经省政府印发了《河南郑州等地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水利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谋划实施水库、河道、水闸等11类4312项水毁恢复重建项目和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匡算总投资约182.7亿元。根据资金来源和项目特点,采取分类推进的办法,优先安排重灾区和市县项目的资金,并指导督促完成前期工作及时开工建设,截至目前,我省蓄滞洪区运用补偿资金共计37.4亿元,已全部足额发放,有力保障了受灾群众生活秩序;水毁恢复重建项目和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投资97.65亿元,占比67%,影响度汛安全的水毁工程修复任务已全部完成,年底前基本完成贾鲁河主体工程及中央水利发展资金项目。

  统筹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按照远近结合、突出水毁工程修复、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强化系统治理观念,统筹流域与区域、上下游、干支流关系,谋划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一是推进贾鲁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贾鲁河中牟以下河段、双泊河李湾水库以下河段综合治理工程,提升贾鲁河中牟陇海铁路桥以下河道行洪能力;加快郑州市金水河、七里河等城区骨干河道治理,提升郑州市防御洪水能力。二是谋划推进卫河共产主义渠综合治理。力争尽早实施卫河(共产主义渠)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堤防加固、河道疏浚,提高卫河(共产主义渠)防洪标准。三是加快推进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重要支流治理。根据国家安排,对丹江、唐白河等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重要支流进行治理,提高防洪安全保障能力。四是推进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治理。依据国家安排,结合中小河流防洪保护区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洛阳市明白河、畛河等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提高中小河流防御洪水能力。

  加大力度,加强项目资金、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全过程管理,确保水利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规范、高效。坚持系统治理,针对重点隐患和薄弱环节的河道进行系统治理,加快推进贾鲁河、卫河共产主义渠等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中根据实际采用混凝土、石材等对河道堤防进行加固提升,全面提高流域防洪、排涝标准。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科学精准调度水工程,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支撑抢险,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6、关于“当前水库泄洪,存在着“超前性不强、随意性较强、预警性不足、执行细则缺失”等问题。鉴于水库泄洪事关人民群众重大利益,建议认真总结泄洪中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水库泄洪的执行细则”的建议:

  科学进行水库泄洪调度,我省每年汛前都修订印发《河南省大型及重点中型水库2022年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及《河南省主要河道2022年防洪任务》,水库泄洪是依规依法执行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水库实时调度时是经过会商研判、兼顾上下游左右岸进行调度的,不存在“超前性不强、随意性较强、预警性不足、执行细则缺失”等问题。

  您的提案对于灾后恢复重建发挥指导作用。根据我省应急管理能力三年提升建设要求,我们在下步工作中认真研究结合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工作,为灾后恢复重建发挥作用。

  感谢您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河南省应急厅

  联 系 人:马占魁

  联系电话:0371-65919863

  邮政编码:450000

  2022年6月16日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