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人大政协提案公开

【打印】

【字体: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第1250410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2-12-29 来源:办公室 分享:

鲁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提案》收悉,我厅高度重视,组织相关处室认真研究后,依据我厅有关职能,形成答复意见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按照国家机构改革相关要求,持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我厅自挂牌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应急管理部各项工作部署,深化标本兼治、提升本质安全,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整体情况

  (一)持续优化指挥体系。建立完善“1+11”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由省应急厅承担省应急救援总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安全生产委员会、防灾减灾委员会、抗震救灾指挥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指挥部等7个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职能。郑州“7·20”暴雨灾害之后,省委省政府印发《河南省加强防汛应急能力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及时优化调整,建立扁平化防汛应急指挥体系,保证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运转顺畅、高质高效。

  (二)强化基层应急体系。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基层消防力量建设的通知》,明确县乡村基层应急体系和队伍建设要求,建立乡镇(街道)“1+4”(应急管理委员会和应急办、应急救援队、物资储备库、应急指挥平台)、村(社区)“1+3”(安全劝导站和安全劝导员、灾害信息员、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和基层消防“一队一中心”(消防队、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应急体系,提升灾害初期响应能力,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三)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以社会力量为辅助、以乡镇(街道)救援队和基干民兵为补充的救援力量体系,省级重点支持建设30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50支社会救援队伍,加强军地联动和联演联训,不断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四)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出台河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编制修订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建立覆盖各地、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并做好各级、各类预案的衔接工作。郑州“7·20”暴雨灾害之后,及时编制修订了《河南省防汛应急预案》(2022版)和13个专项、部门防汛应急预案,形成“1+13”省级防汛应急预案体系,指导各修订地市县级预案2028个。

  (五)建立应急责任体系。正确处理“统与分”、“防与救”、“破与立”、“上与下”4个关系,明确并细化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的工作责任。日常应急管理方面,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相关灾种隐患排查、风险防范化解、灾情监测预警等日常防治工作;监督管理方面,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综合监督管理,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的监督管理。

  (六)健全完善奖惩体系。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最严格安全生产责任的决定》《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若干制度》和党政领导分管领域“三管三必须”工作方案等,加大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力度,对中央驻豫和省管企业开展专项巡查,完善奖惩体系,进一步压实党委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单位安全责任。

  我省“全灾种、大应急”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已基本形成。应急管理机构改革三年多来,全省安全生产事故连续三年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大事故起数“三下降”,其中2020年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年度内全省杜绝了重大以上安全事故。全省森林火灾起数和受害森林面积逐年下降,其中2020-2021年紧要期同比分别降低70%和68.5%,2021-2022年度紧要期受害森林面积比上个森林防火紧要期下降93.94%,森林受害率0.000188‰,远低于0.9‰的控制目标。全省防汛抗旱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防汛应急ABC调度指挥应急值守专班和专家分析研判专班已成立;全省应急能力提升7大工程108个项目已开工85个。6个省级区域性综合应急救援保障基地建设已开工建设,中国安能等高水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先进装备已入驻豫北(鹤壁)基地。开封市应急局、林州市红旗渠消防救援站等2个集体,应急、消防战线5名同志获得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模范和消防忠诚卫士表彰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应急管理干部职工职业荣誉感持续增强。

  二、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省应急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正如您在提案中提到的“我省还存在应急指挥体系不健全、救援力量不足、先进适用装备缺乏、科技支撑不够、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等短板弱项”。同时还存在着专业能力水平偏低、基层基础较为薄弱等情况。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出台《关于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安全水平的规定》,细化企业法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相关制度措施,综合运用安全生产考核、平安建设“三零创建”零事故考核,督促各级党委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抓好第四阶段巩固提升工作,深入分析安全生产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完善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并推动落实,全面总结评估,健全长效机制,结合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各地各行业领域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制度成果。紧盯危化品、矿山、道路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消防等传统领域不放松,突出城镇燃气、储能电站、民宿、剧本杀、网红吊桥等新业态新领域,出台我省新兴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职责清单,明确监管主体和责任单位,抓好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开展常态化监督管理。

  (二)抓好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整改工作。围绕郑州“7·20”特大暴雨洪水应对中暴露的问题和短板,按照国务院调查报告有关要求和国家防总、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聚焦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重点洪涝风险防控,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和整改提升,提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防灾减灾意识,加快推进灾后重建项目进度,抓紧配备聘任制应急专员,进一步优化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领导班子专业结构,全面提升极端灾害应对能力水平。完善防汛应急规则制度、预案方案,健全扁平化指挥体系,强化省防汛指挥部15个专班力量,全面加强应急值守,及时组织会商研判,备足配齐装备物资,预置抢险救援队伍,深入开展培训演练,全面做好今年的防汛应急工作,以实际成果检验整改成效。

  (三)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建设。一是推进防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修订印发《河南省防汛应急预案》《河南省防汛紧急避险安置预案》等应急预案,推动省级“1+N+X”防汛预案体系建设,指导相关牵头部门编制印发山洪灾害防御、地质灾害防御、城市内涝防御、防汛应急救援、省内重要流域防洪等防汛专项应急预案。推进各级编制完善“一流域一案、一市一案、一县一案、一乡一案、一村一案、一库一案、一单位一案”。二是开展防汛应急预案评估指导工作。指导各级防办成立预案评估工作组,聘请专家参与,采取下评一级、分行业评估方式,逐级对防汛应急预案和相关专项预案进行专业评估。开展专题业务培训,讲解交流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经验,研究编制基层防汛应急预案编制指导指南,指导基层切实提高应急预案编制能力和水平。三是统筹协调指导全省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在省防指统筹部署下,按计划组织开展2022年省级防汛综合应急演练重点项目(河南省应对特大洪涝灾害应急演练、河南郑州防洪排涝综合演练),组织开展防汛紧急避险安置、尾矿库防汛应急等专项演练,指导市、县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四是积极推动各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以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引领,督促指导相关牵头部门尽快编制完善省级相关专项应急预案,摸底统计市、县现有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指导市、县两级于2022年9月前完成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四)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统筹调度。建强用好省级骨干专业救援队伍,建立节假日和重点时段预置备勤、点名抽查等常态机制,摸排掌握全省各级防汛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装备。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宣传服务和灾害应急救援,协调有关部门对社会力量建设给予支持。二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实训实练。协调推进消防救援队伍、基干民兵应急力量、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组织共同联训联练,开展救援队伍实训拉练和应急演练等活动。指导各地开展救援队伍技能实训比武等活动,搭建联训平台。三是推进应急救援重点项目建设。建强用好7个省级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指导有关省辖市加快建设6个区域性应急救援中心,积极对接应急部争取鹤壁(豫北)国家自然灾害工程救援中心建设项目落地,依托项目辐射带动作用,切实提升区域性应急救援能力。四是加强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乡镇(街道)“1+4”(应急管理委员会和应急办、应急救援队、物资储备库、应急指挥平台)、行政村(社区)“1+3”(安全劝导站和安全劝导员、灾害信息员、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和乡镇消防“一队一中心”(消防安全服务中心、消防队)等基层应急体系建设,打通基层应急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置“最后一公里”。

  (五)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一是加强社会救援力量现场协调机制建设。全面推进河南省应急救援力量参与重特大灾害抢险救援行动现场协调机制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指导各级运用好机制建设成果,增强灾害现场救援协调保障工作成效。二是加强军地衔接联动机制建设。组织军地救援力量衔接联席会议,建立军地应急协调联动、基层民兵力量共建等制度机制,顺畅衔接联络沟通,推动军地救援力量联训联练联演练,共同提升救援技能。三是加强政企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建设。对接中国安能、中铁、中建、中电建等央企驻豫单位,签署应急救援合作协议,助推我省应急救援能力水平整体提升。四是加强跨地区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建设。参与黄河流域9省区应急联动、华中地区应急联动等区域性联动机制建设,加强会商、交流、联训联演等,指导省内各地建设郑州都市圈、洛阳都市圈等跨地区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

  (六)加强物资储备保障建设。一是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贯彻落实《河南郑州等地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应急能力提升专项规划》,推进市、县、乡级应急物资储备,构建实物储备、协议储备、虚拟储备、产能储备和社会储备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储备模式。统筹现有资源,推进区域性物资储备中心建设,鼓励支持市级库、县级库和乡镇存储点建设。二是加强实物储备。省、市、县级分别按照紧急转移安置人口规模,确定实际需要政府提供救助的人数及其所需救助物资,最低储备要满足本行政区域启动Ⅲ级应急响应需求的救灾物资。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源,对流通性较好、一次性等应急物资,通过补贴、激励等方式委托协议企业进行协议代储。三是加强物资储备信息化建设。制定应急物资产能储备目录清单,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化平台,开展全省救援物资生产企业摸底调查,掌握重要物资企业产业链分布,加强生产能力动态监控。建立虚拟储备信息库,调动各类社会力量和资源,作为其他储备方式的有效补充。利用管理信息技术对接整合各级、各部门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出入库、运输、调拨等业务管理环节,完善紧急物资提前采购和产能储备方式。建立健全应急征用、征用补偿机制,加强应急征用的价值引导、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

  您的提案对于加强我省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各类灾害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感谢您对我省应急管理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能继续关注和帮助。

  联 系 人:河南省应急厅办公室 韩雪

  联系方式:0371-65919702

  2022年6月11日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