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地方应急

【打印】

【字体:

确山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时间:2022-11-01 来源:确山县应急管理局 分享:

  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确山县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应急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整合职能 构建大应急

  应机构改革要求确山县应急管理局于2019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先后整合了安全生产、森林防火、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地震地质灾害等职能。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县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县预防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指挥部、县防震抗震指挥部等6个议事协调机构的日常工作由应急局统筹开展。为了做好这些工作印发了《确山县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通知》,县委办、县政府办转发了《中共驻马店市委办公室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下发《确山县安全生产职责清单》。修订完善了《确山县防汛应急演练预案》、《确山县应急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2021年依托确山县蛟龙救援队、确山县蓝豹救援队成立了由61名队员组成的确山县综合救援队伍,制定了训练、演练制度,提升救援能力。确山县各镇街道均成立了30人以上的兼职救援队伍、各村、社区成立了不少于20人的民兵应急连,初步构建了以消防综合救援队伍为主、森林防火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协同、社会救援队伍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各救援力量分布于全县各地,应急救援能力提升明显。

  二、畅通运行机制 完善应急体系

  2022年初县应急管理指挥平台建成并实现了与市应急管理局、各镇(街道)互联互通,信息化程度大幅提升,应急指挥效率明显增强。为有效应对全县各类事故,成立了县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和11个专业救援指挥部,构建了“1+11”应急处置指挥体系,建立了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前后方指挥联动等应急联动机制。2022年汛期全县各镇(街道)、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均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防汛预案。主汛期严格按照“123321”应急响应机制开展全县工作。“123”机制中,强化了全县“统一”调度指挥,紧盯应急避险、应急抢险“两个关键”,把握好确保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确保水库不垮坝,确保重要堤防不决口“三个确保”;“321”机制中做到提前3天会商研判、启动应急响应,加密预报预警频次、及时会商研判、共享信息资源、科学应急响应、指统一挥调度;提前2天预置力量、抢险救援队伍,备齐应急物资,随时准备开展抢险救援,确保队伍拉得出打得赢。提前1天应急避险、紧急转移安置群众,突出“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如何管”五个关键环节。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灾情来临前一天晚上6:00前务必将受灾害威胁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区域。根据往年灾害事故发生时段,提前研判,有针对性的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应急演练730次,大力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三、狠抓基层应急能力提升 打通最后一公里

  2022年全县各镇(街道)均建立了1+4应急管理体系,即成立了由书记、镇长任双主任的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明确了专职人员,成立了不少于30人的镇(街道)应急救援队,建立了各自应急物资储备库,并按要求储备了应急物资,建成了应急指挥平台,实现了与县应急管理局互联互通。全县各镇(街道)均建设了消防救援站,配齐配强人员、物资和装备,杜绝了“远水解不了近渴”现象的发生。全县201个村(社区)设立了“一站三员”即安全劝导站、安全劝导员、应急网格员、灾害信息员,打通了全县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县、镇、村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并良好运行。

  四、加强会商研判 有效处置灾情险情

  一年来,县应急管理局累计组织了37次应急会商,启动7次应急响应,有效应对了暴雨冰冻等灾害险情。针对水库河道堤坝等水利工程设施、城区内涝、在建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农田排水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组织开展汛前隐患排查,查出并消除4180处问题。救灾工作中完成全县灾害信息点业务能力培训3场次370余人。县、乡、村灾害信息员围绕迅速核查灾情、启动救灾机制,根据灾害情况迅速报告、核查灾情,做好救灾救助等业务工作,落实了救助资金和物资的发放,2万3千多名受灾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切实保障了全县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