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媒体关注

【打印】

【字体:

科普日沉浸式体验应急“黑科技”

时间:2022-09-19 来源: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

  高层起火怎样自救?地震来了如何逃生?9月17日上午,2022年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在省科技馆新馆启动。来自省应急管理厅、省科学院、省卫健委等近十个主题科普展区甫一亮相,就受到孩子和家长们的追捧。

  “哎!这是应急的展区,得去看看!”在科普日展区,省应急管理厅的“智慧应急 科学避险”互动展区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可视化灾难场景、沉浸式自救体验、交互式线上闯关等体验项目,让这里成为科普日最佳“打卡地”。

  “老师,在街上时遇到地震,应该跑到哪儿啊?”

  “去空地蹲下!”

  “腰椎骨折的病人搬运方法是啥?”“患者固定在门板上,抬着走!”展区里,应急科普知识答题“引爆”人气,源源不断的参观者前来参与应急科普知识在线竞答,从上午9时到11时30分,有近千人参与答题并领取礼品。“这种互动答题的形式效果很好,比在学校学习得更细致。”一位中牟县第三初级中学的学生告诉记者,他班里的同学几乎都来做题了。

  防灾模拟空间也“火”了一把,成为另一个网红打卡地。在防灾模拟裸眼沉浸式体验室内,四周和地面的立屏呈现出起火和地震的仿真效果,火焰让人产生的心理感受和屏幕机器散发的热量,使置身火海的感觉更加逼真,晃动的地震画面也让人真的产生眩晕感。在这里,大家纷纷体验了沉浸式火灾、地震模拟空间,也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了解到遭遇高层起火一定要走步梯不坐电梯,地震时在阳台上躲避不是好选择,墙角是最好的避险之处等防灾知识。

  “是无人机,爸爸快来!”在“智慧应急 科学避险”互动展区,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喊爸爸看展区中央的两架无人飞机。这是一台CW-25长航时油电混合垂起固定翼无人机,翼展4米,载重6公斤,续航6小时,可同时挂载相机、双光吊舱、喊话器、应急通信保障等多种设备,续航时间长,覆盖范围广,非常适合应急大范围巡查救援工作,可以执行人员搜救、应急通信保障、应急区域影像获取、现场实时视频回传指挥中心等任务。

  “与这台无人机相呼应的,是一台工业级测绘无人机,还有两架无人机之间神似‘小黄人’的工业级危险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省应急管理技术中心张天赐介绍说,正是这些“黑科技”为应急救援搭建了“数据库”。(记者 卫 静)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