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地方应急

【打印】

【字体:

新义煤矿实行“五个紧盯” 促进矿井安全管理再提升

时间:2022-09-13 来源:新安县应急管理局 分享:

  近期,新安县辖区新义煤矿结合井下现场实际情况,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针对生产过程中人、机、环、管等安全要素,提出了“五个紧盯”工作要求,全力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态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是紧盯规范作业, 拧紧“安全阀”。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为抓好安全生产现场人员管理,该矿各区队跟班队长结合当前安全管理“红线”及安全管理重点内容进行现场巡查,紧盯现场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确保职工不使用不安全设备,不处于不安全位置,不违章冒险作业。制定《五个紧盯工作落实表》作为一项交接班检查内容,不断规范施工流程,细化考核内容,提升检查标准。该矿还通过班前会、安全会、学习会、线上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理论考试、实操竞技达900余人次,进一步强化职工红线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切实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知度,促进形成职工自律的管理模式。

  二是紧盯设施保障 强化“支撑柱”。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是安全生产的有力支撑。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该矿坚持以防为主,紧盯各种保护、设施的可靠性,定期组织设备管理、运行、检修和故障判断的学习交流会和实操考试,使职工从“要我管好设备,做好设备维护保养”思想,向“我要管好、维护保养好设备”思想转变。同时,根据井下现场实际,细化设备管理措施,明确责任分工,重点落实皮带保护装置、设备设施、锚索涨拉仪、扭矩扳手、压力表等器具完好性,克服“设备不坏只管转”思想和“步子不大年年走”的低标准要求,坚持常态化对设备隐患,缺陷等问题进行“查、摆、找”活动。

  三是紧盯措施落实,念好“紧箍咒”。“安检科到掘进三队、综掘队、运输队、机电二队等参加四点班进班会,抽查职工安全管理‘红线’和安全管理重点掌握情况,并现场抽查提问,要求人人会背、人人过关。”为抓好安全措施落实,9月份以来,该矿强化部署、细化安排,聚焦安全生产防控重点,压实责任,落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制定了《安检员现场安全监管“五个紧盯”台账》,通过查现场安全措施、查资料、人员抽问等形式,紧盯现场规程措施、细则要求,重点落实作业地点施工工序、规程、细则及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情况,严格按照“一工程一措施”要求施工。

  四是紧盯隐患整改, 优化“布阵图”。该矿紧盯问题隐患的整改复查,重点落实一般隐患是否做到现场即时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是否被搁置,重大隐患是否有人跟踪落实,是否存在整改不彻底、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不但对风险隐患进行摸排、建档,组织全员排查危险环节、关键岗位和重要设备,还建立了《井下重点头面风险隐患研判清单》,结合现场实际对主要问题逐条进行责任分析,逐个清理,查明原因,明确对策措施,督促整改到位,坚决杜绝重复反弹隐患,并做好长期跟踪,确保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作出成效。今年8月份以来,该公司深入摸排风险隐患11次,排查隐患问题200余条,开展问题整改跟踪督办4次,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五是紧盯异常信息处置 ,织密“防护网”。该矿紧盯异常信息的收集、研判、管控、处置,不仅关注水害风险、顶板风险、运输风险,还重点关注瓦斯地质方面的风险。制定下发了《新义矿业灾害异常信息管理制度》,对异常信息汇报实施分级、分专业管理;每天定时召开异常信息会,对当日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分析,切实做好对异常信息的监测,做到高速、高效处置;同时,加强对主动预防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的学习,按照平台管理模块分系统、分科室明确责任分工,并使用动态抽查,对各责任单位进行考核,保证矿井主动预防型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有效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矿井安全管理向“简单、便捷、高效”转变,推进主动预防和自主管理,构建矿井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