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公文公告 > 豫应急办

【打印】

【字体:

索 引 号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2024年07月24日
标  题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尾矿库智能化建设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
发文字号 豫应急办 〔2024〕76号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31日
有效性 现行有效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
关于印发尾矿库智能化建设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

〔2024〕76号

各相关省辖市应急管理局:

  按照全省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总体规划,现将《尾矿库智能化建设工作指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指导属地尾矿库结合企业实际和生产现状,因地制宜探索推进智能化建设,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2024年7月24日

尾矿库智能化建设工作指引(试行)

  为进一步探索尾矿库智能化建设技术路线和方法路径,不断提升尾矿库自动化排尾、规范化筑坝、智能化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现制定《尾矿库智能化建设工作指引(试行)》如下。

  一、基本原则

  尾矿库智能化建设要遵循以下工作原则:

  一是前瞻性原则。应采用先进工艺、先进装备、先进信息技术,满足尾矿库智能化建设和安全高效发展需要。

  二是统筹性原则。应依据尾矿库特点和配套条件,合理规划建设目标和预期效果,分阶段开展智能化建设。

  三是可靠性原则。系统设计应考虑完善的冗余和应急方案,并能保证数据级、设备级、模块级和链路级可靠运行。

  四是开放性原则。应能提供各种层次的不同类型接口,实现硬件与硬件、硬件与软件、软件与软件、服务程序与客户端程序的底层数据调用。

  五是可维护性原则。应选择统一的管控软件和数据交互平台,实现功能的柔性配置和子系统的即插即用,并保证可运营维护、系统升级。

  二、技术标准

  GB/T 6107-2000 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

  GB/T 28181-2016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 22239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36323 信息安全技术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GB/T 21671-2018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LAN)系统验收测试方法

  CH/T 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规范

  BD 420009—2015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测量型接收机通用规范

  GB 501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39496-2020《尾矿库安全规程》

  GB51108《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863《尾矿设施设计规范》

  GB 50864《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

  AQ2030《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三、建设内容

  (一)智能生产辅助

  1.智能排尾。具备泵站本地、远程自动化控制功能,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显示泵站设备运行相关工作参数;能够实时监控泵站运行状态并智能报警,通过联锁装置实现输浆泵自动开停机功能,控制浓密池矿浆存量。

  2.智能筑坝。能够基于库子坝设计方案、现状数据及场区环境,构建新建子坝数值模型,精准展示子坝堆筑关键参数。通过采用单人便携式RTK测量仪,进行测量放线,控制子坝堆筑坡比,实现精准筑坝。

  3.智能回水。能够实时监测、动态感知、智能分析排水井进水口、排洪隧洞出口、初期坝下游、库内放矿口、干滩区水位变化等重要部位水位变化,能够实现重点时段水位变化动态分析,并与气象信息互联互通,智能预测水位变化趋势,超过警戒水位时能够发出声光报警。

  4.智能围栏。针对高陡边坡、封闭空间等危险点位,设置电子围栏,避免外来人员非法闯入。

  5.3D建模。能够基于上升速率动态更新尾矿库及周边环境三维模型,实现库区动态三维可视化、数字化管理和动态管理,直观反映尾矿库的三维空间分布规律。能够基于防洪高度、库水位、干滩长度、坡度日常监测数据,进行调洪演算计算或水工模型试验、坝体稳定性分析计算,对汛期尾矿库调洪、排洪、泄洪能力和坝体稳定性预测预报预警。

  (二)数据感知联网

  1.智能监控。具备AI安全行为实时监测功能,对库尾水上作业未规范穿戴救生衣、安全帽等违规行为进行监测,联动现场广播进行通报。探索沉积滩冲沟拉槽、冰下放矿、尾砂溢出等异常情况智能识别预警。

  2.智能监测。能够实时监测坝体位移、库水位、浸润线、干滩长度、降水量、排水井等,并基于监测分析结果进行预测、预警。

  3.无人机巡航。通过无人机定期对尾矿库库区坝面、排水系统、周边边坡、放矿滩面等情况进行巡回检查。

  (三)安全风险管控

  1.电子档案系统。构建尾矿库电子档案数据库,完整准确、安全高效保存和记录尾矿库建设、生产、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历史记录,包括但不限于资质证件资料、项目审批档案、建设运行图纸、安全评价文本、施工监理记录、地质勘察资料等。

  2.风险管控平台。与现有双重预防体系平台有效融合,支持安全风险动态评估、监测,实时显示风险分布及变化,实现隐患排查动态监测、闭环管理、统计查询等功能。

  3.综合管控平台。构建“1+3+N”的尾矿库智能管理平台体系,将尾矿库物理实体与数字孪生体之间进行虚实映射、实时交互,实现堆坝过程可跟踪、关键参数可获取、仿真结果可验证、风险警情可预测的尾矿库坝体安全智能管理目标。“1”指建立地理信息实时实景数字孪生库区综合态势一张3D模型图;“3”指聚焦物理实体(含勘探)、数字孪生体、仿真计算模型三大核心对象;“N”指搭载基础信息管理、调洪管理、坝体稳定管理、放矿作业管理模块(含排尾计划)、安全检查和隐患管理、安全风险管理、安全监测与预警、事故事件管理、应急管理、设备管理、培训管理、环境监测、职业危害等“N”个专项模块。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