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经验交流

【打印】

【字体:

信阳市深化演练夯实基础 提升本质安全能力

时间:2024-01-29 来源:信阳市应急管理局 分享:

深化演练夯实基础 提升本质安全能力

  2023年,在省厅的精心指导下,信阳市应急管理系统坚持“六聚焦六提升”,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抓手,深化“全市安全日”应急演练,全市安全形势实现“三降三无”: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实现“三下降”,无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无重大消防火灾事故,无重大森林火灾事故。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完善体制机制,全面压实责任。构建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市安委会总体负责、17个行业专业委员会专班推进、43个市直部门专责履职和市安委会11个联合工作组包干督导考核的“1+17+43+11”安全生产监管组织指挥体系。快速完成6个市管开发区安全生产职责界定和社会管理职能划转工作,理顺开发区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明确室内冰雪场所、休闲渔业等新业态安全监管职责,避免责任真空和监管盲区。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重大隐患和自然灾害复盘警示、“三函一报告”及暗查暗访制度,会同市纪委监委联合督查,强化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安全防控。

  二、突出预防为主,全力防控风险。建立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五单三查两监督”机制,主动帮助企业排查隐患和指导整改12818家次,累计抽查检查企业82521家次,曝光、约谈、联合惩戒企业1944家,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418处。制定出台气象灾害“五停”工作指引、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会商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联合会商研判机制,发布风险监测预警提醒131期,重大安全风险形势分析报告13期,有序应对16轮强降雨过程和9起森林火灾。自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来,我市连续5年未发生因自然灾害导致的亡人事故。

  三、优化预案体系,强化实战演练。持续推进全市预案体系建设,修订完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各专项应急预案,抓实防汛“六个一”预案编制,市县乡村编制预案方案10703份。依托符合政府安置政策的退役士兵组建市县300余人的救援队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形成应急救援的拳头力量。以每月一次的“全市安全日”应急演练为抓手,全民参与安全共建,营造浓厚安全发展氛围。市应急局充分发挥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统筹作用,每月设立不同的演练主题,组织成立11个指导组深入一线督导考核并量化打分评比,在全市范围内通报,确保演练不走过场,取得实效。全市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市人大《关于加强安全行为规范的决定》,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截至目前,共组织各类应急演练3.4万余场次,参演549万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全民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素养。

  四、夯实基层基础,打通“最后一米”。我市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全市228个乡镇(街道)已有226个成立应急管理委员会,已全部设立应急办,组建乡级应急救援队伍227支,救援人员数量5884人;全市3390个行政村(社区),设立安全劝导站3064个,安全劝导员6531人、灾害信息员4212人,组建以民兵为主的应急救援队伍48917人,基本形成覆盖乡村的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7月份以来,依托大别山应急救援实训基地,以村(社区)安全劝导员为对象,培训26期4319人,有效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五、健全保障体系,弘扬安全文化。印发《全市应急救援队伍比武竞赛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救援队伍大练兵大比武。投资1.6亿元建设占地面积57亩的大别山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中心,于11月9日建成投用,国家消防救援局河南机动队伍同期进驻,打造集高效指挥、综合救援、培训演练、物资储备调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陕煤电力信阳公司安全教育培训中心、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和上天梯安全减灾主题公园等,构筑安全减灾文化宣传阵地。发挥“信阳应急管理”公众号“正能量”,发布信息500余条,近百万人次点击阅读。今年以来,省政府、应急部和厅领导多次到我市调研指导,对相关工作给予肯定。10月30日,《中国应急管理报》头版刊登文章《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信阳探索》,报道我市地方立法促安全行为规范、人人当好安全“主人翁”有关做法。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贯彻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精神,落实省厅各项工作部署,学习借鉴兄弟省辖市局好的经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固本强基、提质增效,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全省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和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贡献信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