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双重预防暨小微企业建设观摩会议专题
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全面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2023年度郑州市双预防建设工作
一、主要做法
一是全面安排部署。2023年根据省市双预防工作的要求,先后下发了:1、郑安委办〔2022〕6号《郑州市2023年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工作要点》;2、郑安委办〔2023〕22号《关于印发持续深化全市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通知》;3、《关于调度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推进情况的通知》,及时了解各县市区和相关安委会成员单位今年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推进情况;4.郑应急〔2022〕57号《转发河南省应急厅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效能评估的通知》,每月都及时督导全市危化、非煤、工贸规上企业的双预防体系建设运行评估情况;5. 按照《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建设技术专家申报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双重预防异地执法检查的通知》要求,积极上报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人员,力争进入河南省双预防体系建设人才库,随后11月13号-17号联合航空港区应急管理局带领两名双预防专家到信阳市5个县区10家涵盖危化、非煤、工贸的规上企业,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办理交办书并指令所检查县区依法依规就行处理。
二是加强调研指导和调度通报。积极落实省市双预防体系建设有关指示精神,先后到有关区县(市)、行业部门进行调研督导双预防体系建设推进情况,要求围绕“五有标准”,开展示范企业培育,发挥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和辐射覆盖效应;依托“一企一档一码”,开展小微企业风险线上申报,建立小微企业各行业分类培育库。通过对全市双预防建设开展情况进行调度统计,上半年统计全市企业(单位)和公共服务机构(单位)需进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企业(单位)总计1371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和公共服务机构(单位)5778家,规模以下小微企业和公共服务机构(单位)7940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778家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已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覆盖率100%,建成并有效运行的有5312家,完成率91.9%;规模以下小微企业(单位)正在开展的有7940家,已建成并有效运行的有4773家,完成率60.1%,力争年底前全市规模以下重点小微企业完成率90.0%以上。
10月31日前按照省厅《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的通知》要求 全市1566家危化品企业、非煤企业、工贸企业全部完成了双重预防建设的效能评估工作。
三、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全年郑州市着力推进全市双预防体系质量的精细化和具体化,广泛吸收示范企业经验做法,积极开展市县两级示范企业培育,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和辐射覆盖效应,增强双重预防体系先行先试、率先垂范的责任。依托“一企一档一码”,强化小微企业基础数据支撑,建立市县小微企业名录和工作平台,开展小微企业风险线上申报,建立小微企业分类培育库,按照“简便、实用、管用”原则,建设 “看得见、摸得着、说得清、做得到、管得住”的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首先是通过制定下发《郑州市2023年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要点的通知》(郑安委办〔2023〕6号),结合省、市要求对全市2023年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了2023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尤其是按照分类施策,积极推进达标扩面要求加快全市重点行业小微企业建设。小微企业双预防建设普遍要落实“一题一卡”、“一企一档一码”,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适时在线监管和线下的督导检查。其次是通过建立郑政钉群及时转发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 2292—2022),结合近两年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践和示范试点企业经验做法,对“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全面覆盖的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机制、责任明确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线上线下的智能化信息平台、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五个标准做出进一步细化,把重点行业的小微企业全部纳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 2292—2022)效能评估中。最后就是坚持月督导,季调度、半年一通报的工作机制,共督导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多次。截止到10月31号全市应急部门共检查企业2384家,其他的安委会重点成员单位也依据各自的行业监管职责检查督导覆盖了所有的规上企业和重点的小微企业。
四、强化培训,观摩交流。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组织的原则,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行业部门和各类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今年市安委办、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分批次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班58次,培训各类人员16000多人次。全市4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事业单位开展培训1万多次,累计培训各类人员60余万人次。同时组织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及相关关企业(单位)人员到河南庆安化工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烟黄金叶郑州制造中心、郑州雪花啤酒有限公司、会展中心等标杆企业召开学习观摩会32次,参加学习观摩人员12600人次。通过精准培训、观摩交流为全市推进双重防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进展不平衡。要求全市各行业领域各类规上企业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平台需与其行业主管部门联网并有效运行,最终构建起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的事故预防长效机制,确保重大风险动态受控,确保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没有完成。
二是部分企业开展不深入。有些企业开展双重预防体系不深入,推进过程中采取一刀切的办法,针对性不强,过于简单化。有的中小企业没有做到全员参与,将创建工作委托给中介机构,做个模板,挂在墙上,竖到车间门口,整个企业没有很深入细致的、系统全面的识别存在的风险,过于模板化、表面化。
三是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有些企业有信息系统,但动态化、智能化水平较低。有些企业还没有使用监管平台,未按时录入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信息监管系统。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信息化平台还没有建好,不能实现与企业信息互联互通,科学监管。
三、下一步工作意见
一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1.持续深化运行质量和效果。全部建成运行的企业(单位),实现由“有”向“好”的转变,切实解决“建用脱节”两张皮现象。2.完善小微企业运行模式。员工不多、技术力量不足完成建设的小型企业,要按照标准规范,强化全员培训,增强全体员工风险优先理念,确保员工能理解、会上手。
二是加强行业督促指导。1.重点行业开展“回头看”。建筑交通、文化旅游、卫生、教育、民政等重点行业,对已建成双重预防体系并有效运行的企业(单位),对照标准,全面组织开展“回头看”,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提升质量。2.其他行业开展自查抽查。其他行业由行业管理部门组织本系统企业(单位),对照标准开展自查和抽查,持续提升质量。
三是总结提升,形成长效。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市安委办行动方案明确的责任、范围、时间节点和标准,对本行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归纳提炼实践经验,形成常态长效。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工作交流材料
开封市应急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开封市应急管理局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始终把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为遏制事故发生、提升监管水平的治本之策,全方位推进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和运行。目前,我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均已达到《河南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评估标准(试行)》和《河南省企业(单位)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扩面提质阶段评估表》要求的标准。
一、建设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省、市关于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部署要求,先后制定下发了《开封市危化行业2020年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开封市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开封市深化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方案》、《开封市工贸行业2020年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开封市2020年全市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开封市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质升级工作实施方案》、《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的通知》,全面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巩固提升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质量和效果,并要求各县区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和目标,细化任务和措施,确保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二)精准分类实施。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及时转发《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局认真研究吃透精神,结合我市开展的规下工贸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项整治行动,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在4月4日制定下发《关于开展规模以下工贸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自4月起至7月初,在全市开展规模以下工贸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项整治行动,主要对辖区内规模以下工贸企业进行集中整治,重点关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双重预防风险防控机制、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建立、完善、落实情况。二是围绕应急管理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检查要点》20项重点检查内容和《河南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河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豫安委办〔2020〕60号)、《开封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长效运行工作方案》(汴安生委〔2022〕28号)要求,对规模以下工贸企业开展专项检查,督促企业照单落实主体责任。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企业190家,排查一般隐患755项,重大隐患26项,行政处罚49.4万元,责令停产停业2家。三是深入推进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工作,贯彻落实省应急厅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的工作部署,及时将《通知》转发给各县区局,督促县区局分批分类自上而下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和全体从业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要求各企业明确专人负责,切实加强宣传培训,提升企业员工和社会大众参与度,严格按照《评估规范》逐条逐项,实事求是全面开展专项评估、评定等级,针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整改责任人,制定详细整改方案,限时整改完善。要求各县区局加强评估全过程监管检查,确保评估工作质量。188家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工作已完成。
(三)强化示范引领。坚持把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防范遏制事故发生重要抓手,持续巩固提升小微企业建设成果,持续推进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质扩面。根据省厅“标杆引领、扩大示范”要求和开封实际制定工作目标,确定37家小微工贸企业作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高质量建设示范单位,其中,有色1家、建材6家、机械9家、轻工17家,纺织3家、商贸1家,全面带动全市小微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高质量建设与发展。
(四)注重统筹推进。开封市应急管理局积极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学习《河南省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引导企业准确理解把握双重预防机制提升要求。一是提前谋划部署。年初,下发提醒通知,要求各工贸企业结合上年风险管控实际,结合本单位双预防建设运行情况对安全风险再次进行辨识,对新增风险要组织岗位一线人员进行培训,较大以上风险报属地应急部门。二是对全市范围内所有接入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重大危险源企业推进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今年底前所有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实现数字化建设应用全面提升。三是指定技术专家对全市涉及重大危险源企业进行技术辅导,建立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工作“交流”机制,时时掌握创建效果,推动全面建设。四是开展全市工贸企业“主题安全日”活动。严格落实省厅部署要求,督促各县区加强对工贸企业“主题安全日”活动的指导,督促企业每月明确主体、制定方案并严格实施,督促企业学习、研判、警示、演练和抓好危险作业“一备三查”、一线从业人员事故假象,抽查企业活动记录和台账资料等,并结合实际召开座谈交流会和现场观摩会。按照要求各县区结合本地区实际,选择5家以上基础条件好的小微企业进行试点,积极探索适合本地企业的有益经验做法再全面推行。截至目前,共组织445家(次)企业开展“主题安全日”活动,开展活动520余次,参加人数11726人次。
为落实主体责任,我市组织召开全市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暨安全监管工作会议,要求各县区局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为企业主体责任重要内容,纳入到日常监管范围,督促指导企业扎实做好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汇总分析各县区企业建设情况,对县区反映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及时解决。组织以标杆企业牵头的检查组,对已建成双重预防体系并有效运行的企业,全面组织开展“回头看”,逐企业形成检查报告,督促整改落实,持续提升质量,确保建设一批、运行一批、收效一批。
(五)加大宣传力度。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为安全生产宣传的重要工作,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月”、“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一是举办了由各县区分管副职、县区应急管理局党政负责人、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班,为推进双重预防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二是通过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有关知识,让广大职工进一步了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三是聘请专家讲解双重预防体系知识,由县区局业务骨干分包乡镇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一线员工进行知识培训,并现场提问,重点参与风险数值测算,对企业一线员工风险辨析情况提问指导。6月15日,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进企业活动中,我局专门邀请省应急管理厅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李洪洋副处长为精细化工园区全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管人员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双重预防体系建社的有关知识。
(六)严格执法处罚。将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与行政执法紧密衔接,依照《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河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办法》(省政府令191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加大执法力度,将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为日常检查和执法的必查内容,做到逢查必查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通过监管手段推动工作落实。一方面,对工贸行业重点领域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专项执法检查,以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为重要抓手,对未依法履行主体责任、风险隐患管控排查不力、存在违法行为的,依法依规严厉处罚。另一方面,对发现创建质量与评估等级严重脱节等现象进行公开曝光,落实差异化管理等惩戒措施,倒逼企业增强创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严格执法检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双重预防机制规范化常态化运行。
二、存在问题
我市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在工作机制方面。一是企业主要负责人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二是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悬空,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企业主要领导负责制,或者是名义上负责,实际对工作不问不理,流于形式;三是不能组织全员开展培训,员工培训走过场,对员工培训重视度不够,不重视对风险岗位培训,忽视其他管理岗位和辅助岗位培训。
2.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体系方面。主要问题是风险辨识分析过程和分级管控措施实用性不强。部分企业将体系建设直接交给第三方服务机构大包大揽,企业全程不参与,当“甩手掌柜”,风险控制措施针对性差,模板化、形式化,不能同本单位实际相结合。有的企业做好后就束之高阁,应付检查,不能真正达到风险和隐患预防的效果。
3.在激励约束制度方面。有的企业还没有建立有效的考核奖惩制度;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考核奖惩办法,但是考核标准不明确、不全面,与风险隐患结合不密切;还有的企业存在考而不奖,只罚不奖、只奖不罚等情况。
三、下一步打算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开封市应急管理局将严格按照省厅部署要求,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认真做好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之所以出现形式主义,主要是由于企业对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认识不足,为此,下一步要加大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员工的宣传力度,督促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提高重视度,参与各项工作的实施。
2.强化工作措施,持续深化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督促各县区局明确专人分包,对企业评估全过程监督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企业自评中出现的问题。按照边评边控、立诊立改的要求,针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整改责任人,制定详细整改方案,限时整改完善。对所有自评为A级的企业进行全面细致复核,所有B级以下企业要自常见对标对表A级企业进行整改完善。
3.开展专项督导,加大监管力度。加大对各县区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督导力度,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督促各县区积极推进工贸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同时,加大对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检查力度,对开展不力的企业,严格按照相关处罚条款进行处罚。
典型培育 示范引领
全面构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机制
洛阳市应急管理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省应急厅通知要求和会议安排,我从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洛阳市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及小微企业推进情况,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洛阳市根据《河南省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常态长效运行工作方案》(豫安委〔2022〕23号)《关于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的通知》(豫应急办〔2023〕33号)等文件精神和省应急厅历次工作推进、座谈交流、现场观摩、标杆引领等举措,按照“示范引领、提质扩面、以用促建、联网增效”要求,突出理顺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深入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走深走实。其主要做法是:
(一)踔厉奋发,夯实培育基础。一是严格落实各方安全责任。全面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防范、监督、检查、奖惩措施的落实,细化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责任、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由市、县两级行业主管部门、所在地乡镇政府与企业建立对应关系,确保“谁家的孩子谁抱走”,解决监管盲区;各企业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组织全员参与,加强应知应会基础知识学习和掌握,及时整改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取得实效。二是完善企业各项信息数据。双重预防建设工作的重心在企业,只有解难点、治痛点、梳堵点,才能让双重预防体系真正在企业扎根。有鉴于此,我们带着问题深入企业,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形式,听企业所诉、问企业所需、解企业所困,逐企“把脉问诊”,因“企”制宜,建立“一企一策,一档一码”。三是加强风险隐患治理专题培训。以专题培训为抓手,以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意识,高标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解决企业“痛、难、堵”问题为目标,通过“一对一”“手把手”等各种形式的专题讲解、针对帮扶、宣传培训,实现企业主体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四是严格执法督促整改。将双重预防体系内容纳入到各级监管人员专项及日常执法检查之中,做到逢企必查、以查促改、以改促建,跟踪督办问题解决,实现“全链闭环”。建立问题收集交办机制、清零督查机制、测评通报机制及定期提醒机制,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代,问题有解决,工作有提升。
(二)聚焦一线,强化示范引领。一是强化服务指导。偃师区作为省级试点单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针对小微企业工作人员流动快问题,重点采取“大专家+小专家”的方式,层层负责,对各行业小微企业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从“一图三单、一题一卡、信息化”到落实“五有、三化”,逐项讲解企业双重预防建设如何建、建什么和如何用等问题,通俗易懂,便于操作运行。针对制鞋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且相对集中的实际,区应急局抽取业务骨干分片包干,每周两次到两个试点企业开展服务指导,有力推动了双重预防高质量建设。依托行业协会,定期组织各个行业协会负责人召开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交流经验,汇总小微企业在双重预防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并逐一进行解决。二是强化形式创新。伊滨区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上,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符合企业实际制定了“简便、易行、实用、管用”的双重预防运行模式,让双重预防工作走入车间、走入岗位、走入员工。同时,结合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综合运用“专家助安”和“约谈式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扭转企业“建而不用”的实际问题,通过专家解决“不会用的问题”,通过执法检查解决“不想用的问题”,全力推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真建、真用,逐步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内部工作机制。三是强化事故预防。针对小微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的特点,引导员工开展岗位级事故假想。结合易发事故,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播放事故警示片,现场分析事故原因,时刻提醒小微企业员工对易发生的危害因素做到有效全面辨识。结合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督促小微企业开展火灾、触电等应急演练,做到关口前移,提高突发状况下的准确、快速、正确的判断和应急处置能力。结合现场一线,开展事故假想,事故防范处置活动,制定管控措施和作业方案,使车间(班组)的管理机制更加健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沉着冷静、有效处置。
(三)提质扩面,强化机制构建。一是持续推进实施细则完善。坚持专项调研、论证评估、修改完善“三个到位”的原则,深入开展专项调研,系统总结企业双重预防建设的经验做法,组织编制、修订各行业双重预防建设实施细则,并聘请专家进行反复评估、论证,确保其科学、可行、适用。根据专家的综合论证意见,进一步整理、修改、完善,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可套用的企业双重预防建设实施细则。二扎实推进安全风险管控。通过企业绘制风险分布四色图、建立三个清单(风险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岗位安全责任清单),做到从车间到班组再到一线岗位员工,每人一张风险隐患及岗位安全责任清单,员工看得懂、能记住,同时在生产车间岗位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生产风险告知牌,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类型和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做到安全责任清、风险部位清、管控措施清。三是全面增强双预建设实效。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与安全生产各项重点工作统筹兼顾,相互融合,全面推进。与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相结合,督促引导企业对标对表《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将存在较大以上危险因素的场所、设备、设施和环节作为自查自改自报工作的重点,提高检查频次,严格落实排查治理责任,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与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相结合,督促企业结合实际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责任制,明确各自岗位风险和隐患,管控及治理责任,紧急情况处置措施和程序,精准到最小单元,到岗到人;与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相结合,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作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重点内容,对敷衍塞责,落实不力的,依法对企业及其负责人严厉问责、顶格处罚。
通过上述这些做法及不懈努力,取到了如下成效:
(一)企业安全基础得到全面提升。一是企业员工安全素质得到提升。通过双重预防体系的构建,企业大多数职工能够做到“手指口述”,能够熟练掌握本岗位各工序规范的操作规程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岗位技能得到提高,作业标准化水平得到提高。二是企业定置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人、物、场所,三者在时间、空间上的组合管理得到优化,契合企业生产活动实际需要,企业生产现场的定置摆放得到明显加强,杂物得到有效清除,基本实现了人和物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生产现场管理规范、有序、文明、科学,达到高效生产、优质生产、安全生产,并实现制度化管理。
(二)企业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企业能够组织动员一线职工开展岗位“事故假想”和危险作业“一备三查”,让每名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知道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认真学习知识技能和操作要领,认真检查工具设备设施,认真查看作业周边环境,坚决纠正和避免“三违”作业。
(三)企业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范。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培训、专家帮扶、检查指导,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明显强化,预判能力得到明显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明显加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工贸行业企业的双预建设虽已初具成效,但通过督导检查和对照上级要求,仍存在许多短板和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部分县区及企业负责人对双预防工作重要性认识有偏差,重视程度有差异,还存在被动应付心理,推一推,动一动,积极性不高,风险辨识不深入、隐患排查不全面,走过场、走形式做表面文章等现象比较突出。二是素质能力有欠缺。由于中小微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员工能力水平较低,对双预防中的风险辨识、分级方法理解不透,只是片面委托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工作,对体系文件不审核、不研究,没有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应付了事,好像找一个中介机构做一本资料,把牌子挂上,就是“双预防”,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三是安全投入有缺口。部分企业无论是资金还是精力均存在投入不到位现象,小微企业因规模小、人手不足、效益差等诸多因素影响,主要负责人没有全身心投入到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中去。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全面推进小微企业提质扩面。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认识,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认识,为全面推进小微企业提质扩面。加强典型培育,标杆引领,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并及时进行总结推广,全面提升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二)积极推进双预机制常态化运行。以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为抓手,定期开展风险分析研判,形成研判报告,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全面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及早做好防范准备。
(三)全力推进安全生产在线执法。发挥线上线下巡查联动执法机制,智能化信息化监管平台作用,定期进行网上平台巡查,通过信息化和技术手段锁定案件线索证据,定点精准查处,有效解决传统执法检查方式问题线索少、证据固定难、精准度差、执法效能低等难题。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工作交流材料
平顶山市应急管理局
2023年在厅党委和平顶山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平顶山市应急管理局紧紧围绕主责主业,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始终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安全生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方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全市双重预防体系逐步实现从建设到运行的转变,持续深化、提质扩面,常态长效运行,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现将全市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平顶山市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
(一)全市安全生产现状
平顶山市作为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煤炭、化工、电力、钢铁、机械、纺织、建材、食品等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安全生产管控的难度大、问题多。特别是全市辖区内保留的30座煤矿中,大部分属高瓦斯矿井,且采深不断增加,地温不断升高,动压不断加大;41家非煤矿山企业共有生产系统67个,其中地下矿山系统就有21个,尾矿库15座;化工园区6个,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834家;冶金7家、有色6家、建材265家、机械314家、轻工342家、纺织51家、商贸78家;大型商业综合体、人员密集场所关系国计民生重要企业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813个,劳动密集型企业299家,“二合一、三合一、多合一”场所7.1万个等。
(二)全市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总体情况
我市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运行以企业(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为抓手,通过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的共同推进,以及示范、试点企业(单位)的引领,全市各行业领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煤矿、建设、交通运输、卫生、冶金、教育、商贸、民爆、文化、旅游等十个重点行业已基本全面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目标,完成了“三覆盖、两延伸、一不变”的建设任务;政府平台建设方面,宝丰县、高新区、新华区已建有信息化支撑平台,并将大部分企业(单位)风险隐患管控信息融入了线上信息管理平台,其他县(市、区)正着手筹划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支撑平台。经过多年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综合效果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市杜绝了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三)全市应急系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
一是市本级情况。全市应急系统1115家监管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已建成并有效运行,其中,(持有许可证的)非煤矿山企业28家、工贸企业1065家、危化生产企业22家(4家试生产)。二是县市区情况。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均已建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并有效运行,并向小微企业、新兴领域、各类园区等稳步推进。例如:宝丰县(全市试点县),金属非金属矿山:4家矿山企业(6座矿山)已全部完成双重预防体系线上线下建设,正在持续运行完善;危险化学品行业:43家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社会加油站38家,生产企业5家),已全部完成双重预防体系线上线下建设,并完成重新评估验收;冶金等工贸行业:正常生产经营的48家规上工贸企业,已全部完成双重预防体系线上线下建设。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凝聚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平顶山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思想认识到位,均能把双重预防体系作为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安全生产决策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召开会议,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深入推进建设和运行。平顶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市领导多次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安委会(扩大)会议、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进行安排部署;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宣传贯彻有力,工作扎实推进;企业(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建立常态长效运行机制,由安全职能机构具体负责实施,实现全员参与、共建共享。全市各级各单位压实责任、层层传导、有效推进,形成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的工作合力。
(二)聚焦提质扩面,多措并举推动。今年,我单位按要求先后印发、转发了《双重预防机制常态长效运行工作方案》《2023年双重预防工作要点》《关于加强安全研判精准防控风险的通知》《关于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的通知》《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的通知》等文件,有针对性对全市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运行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聚焦“提质、扩面、增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常态长效运行。一是构建安全风险定期综合研判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将安全风险研判作为安全生产前置性基础,建立综合研判制度机制,加强针对性排查整治,精准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更好地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二是持续深化全市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坚持把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防范遏制事故发生的重要抓手,强化“手指口述”,完善定置管理,开展岗位作业研判,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推进全市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质扩面”。三是开展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全市非煤、危化、工贸等行业规上企业对标开展自评,推动实现双重预防从体系建设到机制运行的转变,持续巩固提升高危企业和规上企业建设成果。四是及时召开全市双重预防联席工作会议。6月9日,平顶山市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市双重预防工作联席会,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分管领导以及各县市区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局)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会上,传达学习了双重预防机制常态长效运行工作方案、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等有关文件,部分县市区和市直单位进行交流发言,分享了各自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参会单位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固强补弱。五是举办全市应急系统业务培训班。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全面提升全市应急系统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8月8日至11日、9月5日至8日我市先后2次组织全市应急系统业务培训班,培训人员159人/次,其中,专门邀请兄弟地市专家对双重预防机制的执法工作要点进行讲解和授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六是召开单位内部工作推进会和专题培训会。5月17日,平我单位组织召开了内部的双重预防工作推进会暨专题培训会,会上赵彦阁支队长(双重预防工作专班副组长)传达了省厅关于双重预防建设技术专家申报等有关通知精神,领学解读双重预防机制常态长效运行工作方案,并宣读单位关于调整双重预防机制常态化运行工作专班组成人员的通知;梁水成副局长(双重预防工作专班组长)对双重预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讲话。工作推进会后,由执法支队业务骨干围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要点、“五有”标准、执法工作重点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参会人员进行了专题授课培训。七是积极组织申报全省双重预防技术专家。按照省厅的要求,经局党委研究,由单位双重预防建设工作专班负责组织全市范围内生产经营单位、企事业单位、第三方机构等人员申报“省级双重预防技术专家”事宜。经过层层推荐、审核、选拔、筛选和考试等环节,全省双重预防专家和评估员名单公布,平顶山地区专家9名、评估员34名,通过人数在全省18个地市中位居前列,得到省厅分管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八是扎实开展双重预防异地执法检查。按照省应急管理厅的工作安排,11月8日至10日平顶山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梁水成带队一行12人到南阳市开展双重预防异地执法检查,本次检查共抽查了管庄工区、内乡县、西峡县等5个县市区应急管理局以及10家规上企业,采取“执法+专家”的模式,按照进驻动员、分组检查、集中反馈三个阶段推进实施,坚持严格执法和指导服务“两结合”,做到执法与服务并重,让异地执法检查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三)创新方式方法,确保落实见效。针对平顶山市企业点多面广、主导产业煤矿、高危企业较多的情况,结合本地实际,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扎实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工作。一是探索制定了“1235”推进工作法。该工作法主要由宝丰县应急管理局创新并在全市推广实施,一点:选取试点,先行先试;两面:面向应急部门监管领域、面向重点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领域;三覆盖:非煤矿山企业全覆盖、危化行业企业全覆盖、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全覆盖;五步工作法:就是在建设过程中按照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分级、风险管控、排查整治的五项程序依次推进。二是积极构建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化系统。如高新区结合智能化示范园区项目,搭建了全区统一的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化系统,并采取“统一构建、行业指导、部门督促、企业录入”的方式,指导企业逐步完成电脑端和手机APP端信息填报。同时,该区组织开展了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化系统使用专题培训会,开展“一对一”上门指导服务,真正做到让企业人员“学懂、会用”,并逐步达到全员参与,进而实现企业对重大风险的动态管理和对各级责任人的及时预警,以及全天候动态和全员参与的隐患上报功能。三是大力推广“安全伙伴”管理模式。我市在全市工矿商贸企业关键岗位推广“安全伙伴”管理模式,即从班组职工“两两结对”开始,同一个部门、班组职工根据自由组合确立安全伙伴关系,签订协议订立共同安全愿景目标,明确结对双方责任,使企业每名员工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实行安全相互保护、联合保护,现场操作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切实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从而提高企业职工自保、互保、联保的意识,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同担,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变“被动”安全为“主动”安全。四是推行“等同管理+星级旁站”管理模式。把外来施工单位等同于自己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对外来队伍、外来人员与业主执行同一安全管理标准,在等同管理的基础上,执行更加严格的安全监管,根据作业安全风险程度由低至高,将作业面分为不同星级,安排相应旁站监督员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旁站监护。五是化工企业实行“以大帮小”制度。此项制度主要是解决我市中小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人才和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为切实发挥大型化工企业的示范和带领作用,由尼龙化工等9家大型化工企业与30家中小型化工企业结对,从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等7个方面予以帮扶。通过“以大帮小”,有效推动了全市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提高了重点部位和关键装置本质安全水平。六是以应急体系规范建设为双重预防机制增效赋能。一方面,依托指挥中心汇集十七个安委会重点行业部门近4万个各类数据,及时掌握各重点企业关键运行参数,不间断、无盲区实时管控,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全方位完善应急体系建设,从减县补乡基层应急人员的配备,到“五位一体”分级响应指挥体系的建设,再到“三查三签字”、“三书一制”等七项管理措施的创新,以体系的建设、人员的强化、措施的创新等,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赋能增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差距。少数企业对创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上热下冷、上紧下松”的现象,工作部署迟缓,主动性不强、被动应付,推动不力,完成质量不高,个别企业完全依靠中介机构“代包代办”,有的企业“照搬照抄”、不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致使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与实际工作脱节、体外循环。
(二)员工参与不充分。部分企业在建设和运行中只对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部分重点岗位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没有做到全员参与培训,不同程度存在培训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各级各类人员对岗位风险不了解,管控措施说不清的问题普遍存在,员工对相关工作一知半解,未实际参与到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制定防范措施工作当中,直接影响到建设和运行的效果。
(三)建用脱节较突出。部分企业把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作为“阶段性任务”来完成,没有真正在企业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有效运用创建成果,未能真正发挥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有效作用,导致创建工作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存在建用“两张皮”的现象。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和打算
(一)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始终把双重预防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基础性工作来抓。要切实提升政治站位、提高思想认识,把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作为防范遏制事故发生的重要抓手,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坚决扛稳扛牢安全生产政治责任,牢牢守住全市安全生产底线。
(二)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分级分类推进双重预防体系提质扩面增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着力解决双重预防机制认识不足、隐患排查与风险评估脱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不到位、管控措施不精准不实用等突出问题,确保“真建管用”,避免“一阵风”和“两张皮”现象。
(三)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协同配合形成双重预防齐抓共管工作合力。要压实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既要抓住企业法人、总经理等“关键少数”,也要抓住基层职工等“大多数”,以“关键少数”带动“大多数”;要压实各行业领域监管部门监管责任,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实现安全生产差异化分类分级监管,决不能让抓安全流于形式,让“小隐患”变成“大事故”;要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属地管理职责,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及时明确辖区内所有行业、领域的责任部门,确保安全监管“全覆盖、零死角、无禁区”。
(四)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多管齐下推动双重预防工作规范化建设落地见效。要构建安全风险研判精准防控机制,将安全风险研判作为安全生产前置性基础,定期开展综合研判和重大风险专题研判,切实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防控有效;要健全安全协调联动监管机制,组织各地各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检查、异地互检、交叉互检等,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要建立线下线上执法机制,加强双重预防信息平台和监测预警系统线上巡查,组织开展双重预防体系线下专项执法检查,利用“线上+线下”执法检查推动双重预防规范化、常态长效运行。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工作交流材料
安阳市应急管理局
2023年,安阳市应急管理局在省应急管理厅的正确指导下,全面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相关要求,坚决把安全生产风险隐患预防整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一手抓体系建设,一手抓隐患整治,形成了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就我市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概况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治本之策。今年以来,安阳市坚持“典型引领、专家指导、全员参与、政策支持、执法推动”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按照省厅统一安排,迅速下发了《关于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的通知》,在全市900余家小微企业中持续巩固提升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体系建设成果,坚持把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防范遏制事故发生重要抓手,明确管控措施,落实管控责任,持续推进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质扩面,建立起自下而上、全员参与、有效运行的双重预防体系长效机制,实现从建设到运行的转变,有效推动小微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二、突出重点,有序开展
安阳市紧紧围绕省厅部署要求抓落实,着力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按照省厅《关于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的通知》要求,安阳市、县两级多次召开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会,明确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目标,注重创建质量,严格按照“全员参与,明确责任”“因地制宜,建用相融”“重在实效,机制运行”原则,有序推进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质扩面,全面提升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的能力水平。
一是标杆引领,点面结合。为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的企业,安阳市应急管理局《关于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的通知》,确定了殷都区和汤阴县为小微企业双重预防建设示范县,在全市986家小微企业中选定61家企业作为试点企业,通过企业自建、专家指导等形式,针对不同行业类型的小微企业,结合企业特色,分行业作为本地和本行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试点企业重点培育,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在本地、本行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本辖区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高质量建设与发展。
二是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在深化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上,安阳市着重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教育,优化完善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方法和要求,指导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员工安全素质,建设符合企业实际的双重预防运行模式,强化“手指口述”,让职工熟练掌握本岗位各工序规范的操作规程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提高岗位技能,提高作业标准化水平。让企业从管理制度、员工培训、管控措施、隐患排查等方面探索符合实际的“简便、易行、实用、管用”的双重预防运行模式。
三是重在运行、深化应用。安阳市始终将质量效果作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基本标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重在运行、重在使用。始终将风险点逐一落实责任岗位和责任人,建立起闭环管理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做到全员、全过程、全岗位参与。安阳市出台了《安阳市安全生产月度考核办法》,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用纳入各县(市、区)月度考核项目,分值占比权重大,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提供根本保障,确保真使用、真运行。构建起了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的双重预防体系长效机制,确保重大风险动态受控,重大隐患动态清零。通过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运行,切实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成灾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是稳定运行、持续提升。在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过程中,全面落实《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的通知》要求,严格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对标对表,开展自评,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特别是针对企业生产工艺、设备、材料发生的变化,科学优化管控措施,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不断改善持续提升。全市对相关企业双重预防评估工作进行了抽查检查,检查企业157家,评估结果均为合格。
五是突出执法,严管重罚。建立健全双重预防执法机制,经常性组织开展隐患排查,严格执法监管,确保县区所属企业、中央及省属企业、园区企业和乡镇街道小微企业“四个全覆盖”;市直有关部门运用企业自查、专家诊查、行业抽查、区域互查、督导检查、执法检查等方式推进双重预防建设工作,不断提升运行质量,对建而不用,未能及时上传运行信息的单位实施处罚,责令整改。今年以来,安阳市双重预防执法检查立案8起,罚款11万元。
六是异地执法,推动落实。按照省厅《关于开展双重预防异地执法检查的通知》要求,安阳市高度重视,制定了异地执法实施方案,抽调五个县(市、区)相关执法人员,配备相关专家,按照要求和双重预防执法检查清单相关内容开展异地执法活动,针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及时整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小微企业规模小,人员少,变动快,不能形成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很多小微企业,整个企业总人数3至5人,并且员工流动性大,变动频繁,造成组织管理组织不健全。
二是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对企业行业标准了解不清,不能达到“手指口述”,对存在的风险不能有效识别,对隐患排查不能做到全覆盖。
三是企业员工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企业员工不能有效掌握本岗位风险、管控措施,不知如何排查隐患。
四、2024年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省厅统一安排部署,我市将强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树牢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将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为安全生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实施。
二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通过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压实小微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小微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全面负责,全面掌握本单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充分认识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的重要性,做到全员培训,全员参与,全员提高。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培训,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岗位员工知晓本岗位的风险、管控措施,学会如何排查隐患,如何解决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四是加大指导力度。各级应急部门将不定时对小微企业双重预防建设进行检查指导,分行业、分层次、分阶段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进行专题培训,切实将风险管理贯穿安全生产全过程。
五是以执法促创建。建立常态化的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执法机制,利用执法检查推动小微企业双重预防规范化常态化运行,督促企业不断完善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工作,确实做到问题能发现,发现能整改。
总之,我市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继续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推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逐步引向深入,有效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扬帆奋进正当时 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再起航
鹤壁市应急管理局
今年以来,鹤壁市按照省应急厅双重预防工作部署,持续强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坚持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进、示范引领与全面覆盖并进、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并进,实现了双重预防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日常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督导检查制度化、常态化。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市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高位推进,科学统筹促落实。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坚持高点谋划、高位推进,成立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召开4次市委常委会议、7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专题汇报,安排部署相关工作,确保全市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高标准起步、高质量落实。二是细化工作方案。制定年度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各级工作目标、实施步骤、时间节点、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并对方案落实进行全程监督。三是完善工作机制。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纳入安全生产年度考核,要求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按照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推进工作机制,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以科学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二、分类实施,创建成效可持续。一是规上企业全面达标。组织全市124家规上企业参加效能评估,对照《评估标准》和《评估规范》开展企业自评和抽查评估,持续巩固规上企业建设成果,推动企业双重预防真建真用,实现从体系建设到机制运行的转变。截至目前,评定A级企业48家,B级企业67家,C级企业9家。二是小微企业扩面提质。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进一步摸清小微企业底数,按照“简便、易行、实用、管用”原则,严格落实“一图三单、一题一卡、一企一档一码”管理制度,通过绘制风险分布图、建立三个清单(风险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岗位安全责任清单),确保机制运行“看得见、说得清、做得到、管得住”,切实提升小微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三是异地执法扎实开展。按照省应急厅要求,11月12日—15日赴济源示范区开展双重预防异地执法检查,采取“分管领导+执法人员+行业专家”模式,共检查企业10家(危化4家、工贸5家、非煤矿山1家),排查问题隐患77条。
三、示范引领,建设成果更显著。一是抓好企业培优升级。确定每个县区建设5家规上企业、10家小微企业作为示范企业,通过定期举办现场观摩会开展对标学习,力求取长补短,促进示范企业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信息化建设等重点环节提档增质。二是抓好试点县域建设。今年,我市淇县、浚县分别列入省级、市级小微企业双重预防高质量建设试点单位,按照“走出去取真经”“请进来学经验”方式,积极推进规上企业与小微企业“手拉手”进行帮扶,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建设目标。三是抓好专项业务培训。编发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手册,邀请专家举办双重预防建设专题讲座,安排示范企业分享建设经验,市县乡逐级开展业务培训,全力以赴为企业培养“明白人”,帮扶企业提升双重预防建设水平。同时,督促企业利用专题培训会、周例会、班前会、知识测试等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今年以来,共举办观摩会11次,培训会33场,培训人员1784人次。
四、科技赋能,数字监管再加码。一是推进危化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全面构建“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模式,推动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数字化应用场景从“建”向“用”转变、从“有”向“优”转变,重点突出数字化安全监管能用管用好用,实现隐患排查、隐患治理、责任落实闭环管理。目前,全市199家危化企业已全面建成双重预防数字化机制。二是推进化工园区数字化平台建设。我市宝山经开区、姬家山化工园区相继搭建园区智能化管控平台,重点囊括双重预防、应急指挥、物资储备、应急救援、高空瞭望、车辆管控等子系统,实现“一网”通管,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三是推进“数字化三端”有效融合。企业端使用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园区端实现动态掌握企业运行效果和异常情况预警,政府端开通数据链接,有效破解了过去数据孤岛、各自为政的不利局面,实现企业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切实做到有机融合到位、精准管控到位、动态优化到位。
五、跟踪督导,确保创建取实效。一是工作小组统筹督导。市安委办成立5个工作督导组,将双重预防建设纳入安全生产督导范围,督促指导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二是台账清单精准督导。建立企业创建台账清单,明确创建时间节点,实行“建成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清单化管理,实现对企业创建精准把控。三是监管执法专项督导。坚持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安全生产大检查、重大隐患排查整治相结合,实行差异化监管,对未建立双重预防机制或机制运行质量差的企业,依法依规予以处罚,倒逼企业增强创建主动性和积极性。
虽然,我市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厅要求、先进地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部分小微企业全员参与度不高,过度依赖第三方,模板化、表面化、走形式现象依旧存在。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在运行双重预防机制过程中,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企业员工对岗位职责、岗位风险和应急处置措施掌握不扎实等情况。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尽快把本次现场会成果转化为后续工作的行动自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一要抓好整体提升。持续对标对表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加快小微企业试点县创建,以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企业建设双重预防机制。二要抓好培训指导。持续开展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的专题培训和观摩交流,着力提升企业安全意识,树牢企业底线思维,促进双重预防建设机制建设走深走实。三要抓好跟踪督导。持续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季推进制度,深入开展跟踪指导、约谈、执法检查等工作,用好督导检查“指挥棒”,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用,从源头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工作交流材料
新乡市应急管理局
按照《河南省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常态长效运行工作方案》要求,新乡市在前期工作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工作质量,切实发挥双重预防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现将新乡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进展情况
自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坚持政府引导、标杆示范、标准先行、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在深化推进中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危化企业、工贸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已全部完成创建工作,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
二、经验做法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坚持高位推动。新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坚持高位推动、示范先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始终把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作为抓好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治本之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栋先后3次组织召开专题研究会,听取双重预防工作汇报,深入一线指导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为进一步推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制订了《2023年新乡市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调整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加强对全市双重预防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
二是注重典型引领,坚持示范带动。坚持“典型引领、重点推进、分类指导、全面实施”,加强对试点企业的指导,市领导多次到省级示范企业视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市政府安委会先后5次在省级示范企业和市县级示范企业组织召开现场会,结合实际对《河南省企业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指导手册》进行再培训再学习,示范带动效果明显。
三是加强执法检查,坚持督导驱动。新乡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和市应急管理局,及时调整了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双重预防工作的督导检查、指导协调力度。按照《新乡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2023年新乡市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健全督查督办、定期汇报、执法惩处等工作机制,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14个综合督导组和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7个暗查暗访组,将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检查内容,定期向市政府安委会汇报督导检查情况,对工作被动应付、推进措施不力、工作进展缓慢的单位通报批评,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不落实、组织不得力、隐患排查治理不落实、督办隐患不整改等问题企业,实行重点管理。
四是明确任务分工,坚持目标拉动。新乡市制订出台了《2023年新乡市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重点任务分工和行业职责,明确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和年度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内容,以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权责、细致的规划有力促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持续稳步推进。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是思想认识需要进一步统一。行动上的不坚决,原于思想上的不认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全省性的系统工程,是防风险除隐患的根本举措,需要各级各部门思想统一通力合作,需要各个企业的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但实际工作中部分部门和个别企业思想上不重视,对省里的决策部署不能深刻理解,对构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工作进度迟缓,成效不明显,更有甚者为建而建、表面应付。新乡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推动力度,组织召开专题会、推进会,提高各级各部门的重视程度;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使各级各部门各企业真正认识到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在风险防控、事故防范方面的根本性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责任落实需要进一步加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责任制规定》,按照属地管理和“三管三必须”的要求,按照《新乡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2023年新乡市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的职责分工,加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组织领导;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强督导检查,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任务承诺等措施,压实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同时按照《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指导企业建立覆盖各个层级、各个岗位的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编写适合本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手册和隐患排查治理手册,确保人人参与,人人尽责。
三是人员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双重预防体系建议工作是一个系统性、专业性的工程,即需要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同时也需各级有各部门有一批素质过硬,技术精湛的业务人员作支撑。市安委会充分发挥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统筹领导作用,积极开展现场观摩学习、标杆企业评定、专家库完善等工作;各级监管部门作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指导性部门,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学习,增强对下级部门和试点企业的指导,让企业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让下级部门知道“指导什么、怎么指导”,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过程,变成培养人才、提升管理水平的过程。
焦作市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焦作市应急管理局
焦作市在省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高质量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焦作市应急管理系统共创建并长效运行双重预防机制企业达3326家,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筹推进,加快双重预防机制高质量建设
(一)抓好顶层设计
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成产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双重预防机制推进领导小组,将建设目标纳入政府“1+10+N”重点工作任务全过程监管,通过定期晒工作“成绩单”的方式,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加快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二)持续安排部署
焦作市应急局成立工作专班,形成强劲有力推进保障机制,焦作市应急科学产业研究院负责技术支撑,开发政府端双重预防智能监管平台。实行技术标准统一,市场开放,形成了政府统建平台,企业自主建设、专家服务团队辅助,建设一家,评估一家,互联互通一家,全面部署,分批分步推进。
(三)实现动态考核
制定《关于开展焦作市双重预防智能监管平台网上巡查抽查工作通知》,对接入平台的3326家企业,由专业技术人员24小时对平台运行情况实时监控,以县(市、区)为单位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定期巡查、考核和通报,保证县、乡两级领导及时准确掌握辖区企业安全管理情况。通过晒工作“成绩单”的方式,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加快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四)专家现场指导
实行“百名安全顾问下基层”长效运行,全市组织127名专家组成专家服务团和技术支援团,分包全市109个乡镇(办事处),每月至少到基层服务4次,对双重预防建设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面对面咨询;温县通过政府购买,成立乡镇技术专家服务团,实现每个乡镇常驻1-2名专家指导、检查,确保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用结合、有效运行。
二、齐抓共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一)政府层面
一是广筹资金,建设完善市级双重预防机制智能监管平台。依托焦作市应急科学产业研究院,利用社会资本建设完善了市级双重预防机制智能监管平台。通过平台建设,各级监管人员可实时掌握全市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状况,为安全管理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生产经营单位可形成“风险管控实时化、隐患排查信息化、隐患闭环处理流程化”的安全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安全管理从少数为主到全员参与、从被动排查到主动参与的转变。二是实行差异化监管。规模以上企业严格要求按“五有”标准建设,小微企业突出简单化、实用化,着重培养一线员工岗位风险“手指口述”、“事故假想”能力和危险作业“一备三查”规范要求,使员工能够了解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依据双重预防评估结果,将企业分成ABCD四级,对双重预防运行良好的免予检查或减少检查,对双重预防运行不实的增加检查频次或重点执法。三是开展效能评估。焦作市下发了《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对55家市级双重预防示范企业由市应急局组织专家评估,编写评估报告交由企业对照整改、提高,其他企业由县(市、区)应急局在安全顾问辅助下组织评估,并采取通报排名的方式,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保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达到实际效果。
(二)企业层面
一是求真务实,积极推动双重预防机制真建真用。第一,利用信息化手段为企业减负。免费给企业安装双重预防信息平台(或小微企APP端),为企业减负,避免企业陷于文件编写、记录台账等重复性工作,实现隐患台账在线上的闭合管理,不再让企业填写过多纸质台账。第二,强化双重预防机制与日常工作融合。引导企业作业活动与双重预防融合,在日常班组交接班、班组活动中进行“风险”交接;在安全操作规程中进行正常、异常、事故状态下的风险分析等;制定《焦作市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体化运行指南》,实现管理系统与双重预防融合。第三,注重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在企业端双重预防信息化平台统一开发培训模块,企业可自主更新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不拘泥于形式也不规定时长,以注重实效为主。
二是数字赋能,分类推进双预防数字化建设。焦作市所有34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全部开展数字化建设,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推进一般医药化工企业和重点工贸企业开展数字化建设,现已经有13家企业完成了数字化建设,通过人员定位、特殊作业票证、智能巡检等系统监管完成线上运行,真正发挥“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的功能。
三是先行探索,构建“焊安心”云平台,实现动火作业全流程监管。在全省率先推出“一芯一码一平台”,通过二维码实现线上一键预约、线下专人指导,确保动火作业全流程监管。目前已经接入双预防智能监管平台的“焊安心”数字焊机1350台,持证人员2485人,累计申报动火作业数8805次,真正提高动火作业的安全意识,切实强化动火作业的应急处置,真正做到作业前有预案、作业中有监护、应急有准备,确保动火作业安全。
三、存在问题
一是焦作市小微企业数量多。全市企业3300余家,其中3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2000余家,占比60%。这一类企业员工普遍年龄偏大,学历、能力水平较低,风险评别管控和隐患排查能力不足,信息化系统运用水平较差。
二是部分企业主动运行双重预防积极性不高,还存在运行质量不高、建用脱节等问题。
三是双重预防智能监管平台需要进一步扩展升级。政府端平台还缺少安全生产标准化、事故警示教育、特种设备管理等内容,安全培训模块内容不丰富,针对性差等。
四、下步打算
(一)建立长期双重预防机制专项检查机制
凡进企业检查时,必查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运行情况,以高压态势倒逼企业建好、用好双重预防机制。
(二)加强双重预防机制教育培训力度
进一步规范社会服务中介机构服务质量,同时加大政府购买力度,持续对企业员工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培训。
(三)加大双重预防智能监管平台网上巡查抽查力度
利用双重预防智能监管平台实时巡查抽查,对企业做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严加监管”,同时也可提高企业双预防运用频次,推进企业双重预防机制高效持续运行。
聚焦“五个坚持” 全力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高质量发展
——濮阳市应急管理局经验交流材料
今年以来,我市严格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厅工作部署,坚持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有效管控各类风险,及时排查治理隐患,不断夯实我市安全稳定发展基础。
一、坚持科学统筹,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一是高位驱动,压实责任。市委、市政府成立市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召开联席会议2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0余项,有力推动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高质量推进。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12次听取安全生产情况汇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16次带队专题调研,引领督促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二是高点谋划,系统部署。年初,市安委会制定印发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工作。市安委办结合实际印发工作要点,督促指导各县(区)、相关部门持续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积极推动安全治理模式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前移。三是高效推进,提高运行质量。督促各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参照各自行业标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落实具体措施,引导推动提高本行业双重预防建设运行质量。各县区对照要求,分别制定专项工作方案,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坚持示范引领,树立以点带面“导向标”。年初印发《关于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的通知》,在范县被确定为省级小微企业试点单位的基础上,选定华龙区为市级试点单位,确定3家小微企业示范试点,重点培育指导,其它县区分别确定1到3家小微企业进行培育帮扶指导。截至目前,全市选定培育小微企业试点10家,通过结对帮扶、示范带动等形式,推动小微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100余家,并初步达到“一备三查”“手指口述”要求,企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现场规范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三、坚持创新推动,唱好提质增效“重头戏”。一是创新建立督导帮扶机制。印发《关于建立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建设督导帮扶工作机制的通知》,由局领导班子带头、中层干部全部参与,组织专家深入25家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一对一督导帮扶。各县区对辖区内危化企业同步开展帮扶。今年,先后组织入企帮扶130余次,累计查改问题410余项,对从业人员开展知识测试2500余人次,组织被帮扶企业到先进企业参观学习30余次。二是创新推行“二七工作法”。在全市化工、医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有储存设施的企业中推行“二七工作法”,切实解决了部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思路不清、工作程序不明的问题,进一步厘清、规范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有效巩固提升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成果和质量。三是创新建立评估推动机制。按照省《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的通知》和《关于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的通知》要求,对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有关内容,组织各县区对220家企业进行评估,评估诊断出的各类问题,实行边评边控,立评立改。
四、坚持智能管理,打造智慧平台“新引擎”。市政府投资3000万元,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高标准建设“濮阳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智慧平台。全市394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一般化工医药企业、加油站等企业双重预防模块全部上线运行。同时,实行“每日微信提醒通报、周末电话预警通报、每周效果评估通报”,并定期开展线下抽查。今年,先后组织线上线下培训20余班次,参训人数5000余人次,指导企业科学合理编制“两张清单”。
五、坚持严格执法,用好机制建设“硬支撑”。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纳入日常执法检查,始终坚持“三必查”,即逢查必查双重预防机制运行、逢查必考有关人员双重预防机制知识掌握情况、逢查必讲双重预防机制相关知识,督促企业持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从源头管控风险,防范事故发生。今年以来共检查企业127家次,查改问题294条。
各位领导,我市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地市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制,优化方式方法,加快推进我市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现常态长效运行,全力推动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工作交流材料
许昌市应急管理局
2023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应急管理厅的关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始终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为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细落地落实的治本之策,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注重政府引导、真建真用、依法推动,持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扩面提质发展,巩固提升双重预防机制常态长效运行。全市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连续6年实现事故和死亡人数“双下降”,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总体情况
截至目前,确定的涵盖14个重点行业领域2730家重点企业(单位)已全部按“五有”标准建成双重预防体系并运行,完成率达100%;指导4000余家小微企业按照《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开展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并在全市范围内遴选确定了49家省级示范企业和252家市县级示范企业长期开展示范引领作用。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认真研究安排部署。年初,市应急局按照省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下发了《许昌市2023年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工作要点》、《关于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的通知》,确定今年为全面巩固提升年,重点围绕规上企业落实“效能评估”标准,小微企业“强化手指口述”、“完善定置管理”、“开展岗位作业研判”和“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开展工作,解决落实质量不高、建用“两张皮”的问题,通过示范带动、一线指导、严格执法等措施,进一步巩固已有成果,扩大覆盖范围。市局先后2次召开了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2-3月份市局到各县(市、区)进行双重预防工作督导,不断加强双重预防工作的实效性。
(二)落实常态长效运行工作方案和效能评估。收到省厅相关文件精神后,许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提出明确要求,认真组织贯彻落实,许昌市安委会也将工作方案和效能评估进行了转发,并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为扎实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常态长效运行,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交通、民政、冶金、粮食、水利、东站等已基本完成全覆盖建设的行业企业(单位),重点促进由“有”向“好”转变,按照“五有”标准制定整改提升方案。二是对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按照“效能评估”标准要求加大推进力度,开展自查自纠,及时补齐短板;对小微企业,按照省厅《关于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的通知》,把握工作重点,强化“手指口述”、完善“定置管理”、开展“岗位作业研判”、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做到“真建实用”。通过建立微信群、钉钉群,实现双重预防信息动态管理,实时传送。三是各主管部门强化执法检查,分级分行业开展以《安全生产法》《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河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办法》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执法,对照“效能评估”标准,逐一进行检查。对不按要求整改提升的,依照法律法规及规章有关规定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并酌情采取暂扣相关许可证或暂停办理有关建设手续等手段,倒逼企业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主体责任,确保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到位,运行良好、持续提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双重预防体系巩固深化工作取得了扎实效果,但对照省安办要求,还有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个别单位重视程度不够高。总体上看,市县两级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持续高度重视,能够按照要求深入推进,但也有个别部门存在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安排部署不够到位,面对面指导力度不大的问题。二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市县两级危化、煤矿、工贸、非煤矿山、教育、交通、文化旅游、住建、卫健、商贸等行业领域推进力度较大,落实标准较高,但其它行业领域措施不够实,推进相对缓慢。三是工作标准还不够高。主要是向小微企业延伸不够,覆盖面还不够大,个别企业在真建真用上离上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四、下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
全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预防体系建设巩固提升工作在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分级分类组织实施。一是规上企业和公共服务机构由市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按照职责分行业领域组织实施。二是各类园区由市、县(市、区)两级按管理权限组织实施。三是小微企业由县级安全生产委员会指导乡镇(街道)组织实施。四是新兴行业领域由县级以上政府及其安全生产委员会明确的行业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五是安全生产评价、检测检验、培训和涉及安全的规划编制、设计、施工、监理等技术服务单位的双重预防工作,由负责审批许可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二)常态化开展双重预防专项执法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双重预防建设工作质量,切实发挥双重预防在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的通知》,以本次全省组织的双预防异地执法为契机,许昌市应急管理局2024年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双重预防机制效能提升专项执法活动,严厉打击企业评估不认真、弄虚作假、问题整改不及时、建用“两张皮”等现象,同时按照省厅最新的指导文件,明确高危行业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和小微企业双预防建设的相同点和差异点,督促全市应急管理部门、各相关安委会成员单位分级管理,以实用为目的,推进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真建真用。
精心谋划 综合施策
强力推进双重预防建设
漯河市应急管理局
漯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双重预防建设作为新时代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治本之策,精心谋划、综合施策、高标推进,从细从紧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从严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扎牢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推动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连续6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性事故。
一、落实三个到位
一是组织机构到位。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应急管理局局长为副组长、市安委会主要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双重预防建设领导小组。各企业都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组织,建立健全制度,编制工作方案,细化分工,明确任务。
二是领导力量到位。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听取双重预防建设情况汇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30余次作出批示,并多次深入县区、部门、企业督导调研,确保了双重预防建设方向明、进度快、质量高。
三是安排部署到位。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历次安委会全体会议上都专门对双重预防建设进行总结点评,并就下步重点工作任务作出具体安排。同时,全市先后召开推进会和现场会13次,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坚持“三化推进”
一是清单化落实责任。建立健全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责任体系,明确了完成时限和相关要求,坚持实行清单化管理和月调度通报制度,并及时报送市委、市政府。
二是差异化推进工作。针对规模以上企业,严格按照“五有”标准建设。针对小微企业,在坚持全员参与的基础上,督促企业强化“手指口述”、完善定置管理、开展岗位作业研判、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大力推行“一卡、一单、一卷”(岗位风险告知卡、应急处置清单、岗位安全生产问卷),确保双重预防建设简单易行。
三是信息化运行管理。督促企业以微信二维码为依托,建立智能化、信息化基础平台。通过扫描“岗位明白卡”和“重大风险告知卡”二维码关注风险状态;通过“隐患上报”二维码上报隐患信息。
三、实行“四轮联动”
一是标杆引领带动。确定了33家省、市级示范企业开展先行先试,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采取“结对子”等方式,一方面组织企业向同行业、同类型标杆企业开展对标学习,另一方面组织标杆企业相关人员深入其他企业现场一对一贴近辅导,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
二是执法监察促动。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确定不同的执法检查内容和频次,实行差异化监管。对未建立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质量差以及存在违法等行为企业,立案82起,罚款170余万元。
三是督导督查推动。市、县区两级行业部门先后开展督促检查活动130余次,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有力促进了建设工作优质高效推进。同时,市安委会办公室每周梳理汇总全市隐患排查情况,对重大突出隐患和问题及时督办。
四是双向激励驱动。市、县区政府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健全督查督办、定期通报、警示约谈、执法惩处等工作机制。部分县区还出台激励政策,对通过评估验收和运行良好的标杆企业给予3000至5000元的财政奖励。
四、突出“四个环节”
一是广泛教育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市、县区两级共开展培训180余次,免费为企业、单位编印导则手册30000余本,培训业务骨干和各层次“明白人”21000多人。
二是注重全员参与。督促企业、单位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坚持自下而上,从岗位班组辨识排查,力求务实管用。公司层面建立平面风险四色图,车间班组张贴风险点公告栏,员工持有风险告知卡,实现全员参与,全程防范。
三是强化责任融岗。以岗位为单元,把风险隐患防控责任逐一明确到具体人员、责任领导、应对措施、完成标准和工作时限等,让每个岗位的每一位员工都知道自己的岗位安全责任,并推行手指口述。积极探索推行联岗联责活动,共同排查、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协同上报并消除化解岗位风险隐患,做到互帮、互学、互助、互查。
四是开展自评评估。在督促147家企业抓好自评基础上,市、县(区)应急管理部门及时归集企业评定情况,并进行随机抽查,明确企业等次,针对性监管执法。
五、把牢“三不原则”
一是工作推进不折腾企业。引导企业把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等好的经验做法,融入到双重预防建设之中,统筹推进、协调推进、一体推进,实现辨识有方、评价有据、排查有力,闭环有果,成果有效。
二是学习借鉴不复制粘贴。在标杆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本着“立足实际、科学采用、实用高效”的原则,不搞简单的模仿和照搬,注重在执行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上想办法、下工夫,将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成果。
三是因地制宜不搞形式主义。积极引导企业组织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和自下而上开展风险辨识、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防止只有少数人参与、照搬照抄等问题;引导企业信赖专家而不完全依靠专家,激发内在动力,防止专家包办后体系建设与企业实际脱节、“两张皮”现象;引导企业建立有效的监督运行、考核奖励等长效机制,防止出现体系初步建成后就万事大吉、束之高阁、为完成任务而建设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以全员全过程参与为核心,以“责任融岗”为重点,以提质增效为方向,以实现本质安全为目标,全力加快我市双重预防建设工作,实现安全风险辩识更为全面、隐患排查治理更具针对性、双重预防机制更稳定有效,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质的转变。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工作交流材料
三门峡市应急管理局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8〕68号)精神及我市《深化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综合实施方案》相关文件要求,市应急管理局将深化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抓手、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基础工作,明确分工负责,推动此项工作开展,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今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强化行业指导和部门协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任务保质保量按时顺利完成,市政府安委会研究建立了我市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定期分析调度全市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安排部署全市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阶段性工作,协调解决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并就重大问题向市政府提出工作建议。
(二)强化教育培训。市安委办多次召开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组织各县(市、区)、各重点行业和试点企业到先进企业现场观摩学习,直观了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什么、为何建”,“做什么、怎么做”,市应急管理局多次组织召开系统业务培训会,邀请专家讲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相关内容,促进全体监管人员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深刻理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建什么、怎么建”;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住建局等部门也组织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专家辅导、观摩学习,讲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导则》和《细则》,分层级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使示范试点企业掌握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辨什么、怎么查”。今年以来,我市共召开2次现场会,3次执法教育培训会议,印制并发放《三门峡市双重预防体系专项执法手册》120余本,通过教育学习,让执法人员明白双预防执法检查“查什么、怎么罚”。
(三)确定示范引领。2019年,我市选择10家具有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基础、安全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报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确定为省级示范企业,培育东方希望(三门峡)铝业有限公司、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积极参加全省首批标杆企业创建;2020年来,我市60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级双预防示范企业,在此之后,我市通过严格组织、行业推荐、专家评审等方式,确立了60家市级双预防标杆企业,以点带面,推动各行业领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四)完善信息建设。三门峡市各县(市、区)和重点行业主管部门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双重预防体系企业平台信息系统。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企业信息平台,使之具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及风险预警等主要功能,实现风险与隐患数据应用的无缝连接。经初步统计,截止目前,我市共有1200余家企业完成了双预防体系信息化平台线上建设,具有PC端和手机APP信息交互方式,实现全天候动态和全员参与隐患上报功能。
(五)推动常态长效运行。按照《河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南省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常态长效运行工作方案的通知》 (豫安委[2022]23号)要求,及时出台我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常态长效运行工作方案,并安排市局及各县(市、区)领导学习交流文件精神。各级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加快落实长效运行相关工作,积极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常态运行。
(六)开展双重预防企业等级评定。根据省厅《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的通知》(豫应急办[2023]49号)文件要求,市应急管理局高度重视,立即在全市工贸、危化、矿山行业开展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工作,通过集中学习、企业自评、部门抽查执法等环节,市级建立健全了规模以上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定台账。目前全市市属规模以上工贸企业12家,达到A类3家,B类9家。危化企业3家全部达到A类。矿山企业48家,A类18家,B23类家,C类2家,D类5家。
二、主要成效及工作亮点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双预防体系建设在豫西三门峡这块土壤中遍地开花结果,市应急管理局通过创新监管、分类施策、积极引导,我市双预防特色成果显著,总结起来就是四句话:全市重执法,小微看义马,示范区带动,渑池全域控。
(一)全市重执法。为深入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深化提升运行质量,解决建设与运行“两张皮”等突出问题,2022年3月15日,我市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工矿商贸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把执法检查作为今年双预防建设运行的主要抓手,市应急管理局于6—7月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工矿商贸领域双重预防体系运行专项执法检查活动,通过实地核查、查阅资料、座谈访谈和制作现场检查记录等方式方法,对8个县(市、区)应急部门落实《通知》要求及工作成效进行了督查;对29家工矿商贸企业(其中非煤矿山企业10家、危险化学品企业5家、工贸企业14家)的双预防建设运行情况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此次检查共发现问题(隐患)84条,制作现场检查记录28份,下达整改措施书11份,行政处罚20余万元。
(二)小微看义马。义马市小微企业众多,为进一步积极探索小微企业安全监管举措,创新了“线上+线下”安全监管模式:线下,义马市按照“简便、实用、管用”的原则,以各街道办事处为单位,将辖区内小微企业、重点商户、学校、社区作为风险点,通过全面摸底排查、风险辨识评估、建立创建企业底数台账。同时,采取集中培训指导,帮助企业理顺双体系建设思路,并组织专家深入企业现场,逐一帮扶指导,帮助企业完善岗位责任制、风险告知卡、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安全检查表等的措施。截至目前,辖区内7个街道办事处双重预防体系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243家小微企业和社区已纳入双重预防体管控体系;线上,强化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平台建设,统一由各街道办事处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线上微安全管理系统,辖区各小微企业通过APP分配账号统一接入,并由街道办事处明确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负责人和风险点巡检员,每月不定时开展安全巡查督查,监督督促小微企业及时上报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街道办事处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负责人进行线上验收,及时解决了小微企业在双重预防体系运行中遇到的问题,有效防范遏制小微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三)示范区带动。我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企业云集,多为规模以上工贸企业,企业基础好,是最先一批完成双预防体系建设运行的,多数为省级双预防示范企业,如中原黄金冶炼厂、宝武铝业等。2022年,示范区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在市应急管理局指导下,建立了“双预防体系建设品牌工作室”,工作室共有46名成员,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5人,专科以上学历16人,配置了“VR虚拟现实、火灾防控、隐患排查、触电体验、粉尘防爆、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事故类型的沉浸式体验设备,融合“风险辨识、隐患排查、培训教育、应急救援”四大类管理措施,同时打通线上APP与线下安全管理无缝衔接,进一步强调安全生产风险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全面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2022年7月,该品牌室由三门峡市应急管理局授牌成立,截止2023年全市建成“双预防体系建设品牌工作室”5家,计划明年在建成五家并逐步在全市进行推广。
(四)渑池全域控。为推动双预防机制建设与信息化建设、与防灾救灾工作相融合,我市渑池县及早部署安排建设,现已建成全域风险辨识信息化系统:渑池县组织各领域专家采用风险矩阵法(LS)和格雷厄姆风险评价法(LEC)相结合,对辖区12个乡镇、236个行政村内的所有学校、医院、敬老院、林地、地质灾害、水库、河道、企业等所有风险进行全面辨识(如:林地和荒坡的面积2000亩以上、河道的面积100km²以上、医院的医疗废物处置点、地质灾害点等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点),重点部位进行分级管控,建成了渑池县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化平台。截止目前,渑池县共录入风险点60998个(其中重大风险4363个,较大风险10832个,一般风险17047个,低风险28756个),排查隐患5451条,(其中企业共了排查隐患数量3391条,行政村排查908条,乡镇学校、卫生院、敬老院等共排查244条),现已全部整改完成。渑池县的全域风险辨识管控有利于实现安全风险事中控制到事前预防的转变,有利于实现区域定点检测到全域全面检测的转变,极大限度减少了安全风险监管的漏洞,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三、存在问题
在此次我市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企业双预防“建”“用”脱节问题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双预防专项教育培训不够深入致使“不会用”。由于企业职工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信息化使用培训工作开展难度较大,有的还习惯于传统排查隐患的管理模式,对双重预防体系“线上”操作不能熟练运用,有的企业因自身力量不足,双重预防建设过于依赖中介机构代劳,员工参与度低。制约了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提升。
(二)信息化系统软件维护、更新不及时致使“不能用”。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资金短缺等原因以及自身生产规模、盈利能力等因素的制约,部分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安全管理人才的配置和资金投入方面存在很多不足,造成人员变动频繁、信息化软件更新不及时等现象,限制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奖惩机制不严格落实致使“不想用”。在我们执法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没有把奖惩制度严格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有的只有惩戒没有奖励,有的半年只奖惩1次,有的压根没有落实这项制度,致使员工参与双预防各项辨识评估工作积极性不够、参与隐患排查主动性不强,阻碍了企业安全条件的改进提升。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强化执法检查。一是加大执法力度,每次检查时必须检查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风险隐患自主可控;二是加大惩处力度,对应建未建、建而不用,未依法管控风险隐患治理的,依法予以严惩;三是与评先评优挂钩,对存在问题突出的项目和企业,在评先评优过程中给予一票否决。
(二)进一步强化培训教育。组织开展现场实操式培训,全面提升双重预防体系相关人员业务素质和建设能力。督促企业做好全员、分层次、分阶段建设培训,特别是一线作业人员的岗位培训,使一线工人熟悉岗位风险,掌握隐患排查方法和应急处置技能技巧,有效防控风险,杜绝事故发生。
(三)进一步强化信息管理。建设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实时监控感知的一体化网络信息平台,实行数字化风险辨识隐患排查,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工作交流材料
南阳市应急管理局
我市加强和规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打好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坚持“示范引领、提质扩面、以用促建、创新监管”的原则,突出理顺预防建设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提高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意识;突出高危及规模以上企业为监管重点,摸清全市危化、矿山及工贸监管企业底数;突出运用“互联网+”手段,记录报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突出建立“行业有标准、企业有清单、车间有表册、岗位有卡片”的隐患排查治理模式,依标准清单卡片自查自改自报隐患;突出绩效考核评估,提升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水平;突出安全监管方式创新,实施差异化监管;突出宣贯培训和典型示范引领,推进我市双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深入开展。西峡县应急局将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工作得到应急部和省厅的肯定。社旗县应急局利用“微信群”管理、实行“月报告”制度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经验在应急部网站刊发。方城县应急局针对企业双预防体系建设中存在建而不用、用而不全等建用分离“两张皮”现象,综合运用行政审批、执法检查、项目申报、表彰奖励审核、“两代表一委员”资格审查等机会,严格把关,联审联批,动员企业法人代表“上线”,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解决了“建”与“用”脱节问题并在全市推广。
一、近年来,我市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突出“三位一体”,整体统筹推进。市政府安委会立足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突出区域属地、监管部门、企业“三位一体”,整体统筹13个县(市、区)、5个功能区、19个市直相关行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制定并下发了《南阳市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巩固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全面推动各类企业按照安全生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明确管控措施,尽快建立健全双重预防机制。
(二)加强分类分级,理顺各方责任。按照省厅双预防建设要求,结合南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特点和“一岗双责”进行类别划分,将全市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分非煤矿山、危险物品、冶金工贸、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19大类,每一大类又根据实际情况分成若干小类,每一小类对应其市、县两级行业主管部门,每一家企业根据企业属地管理原则对应其所在的乡镇(街道、园区),解决监管盲区。
(三)摸清企业底数,注册入网管理。采用循序渐近,分批纳入的方法将全市企业纳入“一企一档一码”平台。首先将全市涉及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以及规模以上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纳入信息管理平台监管对象,基本能够每月按时完成自查自报自改工作;目前正在进一步摸清企业底数,并做好基础信息采集工作,隐患自查自报自改工作正逐步推进中。
(四)开展交流学习,加强宣贯培训。通过培训研讨和座谈交流,积极开展县与县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学习,近两年全市共举办交流学习活动9场次;2020年7月,组织各县区应急局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及30余家企业负责人学习汉冶特钢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经验。专门制定宣传教育培训方案,采用视频等培训方式,组织各级监管部门和企业有关负责人开展业务培训,截止目前,已开展多次全覆盖培训工作。
(五)落实企业责任,照单排查隐患。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结合实际,建立企业(部门)、车间(班组)、岗位三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明确责任人、责任范围和自查频率,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实名制”,据统计,已有3260家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了三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组织机构;市安办指导各企业结合实际,制定本企业的《隐患自查清单》、《车间隐患自查表册》、《岗位隐患自查卡片》,目前已有3260家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了隐患排查清单;岗位、车间、企业依照清单开展三级上报,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
(六)把握“三个环节”,推进体系建设。紧紧把握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措施策划和公告警示等“三个环节”,引导企业采用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把自身内部最危险、最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岗位、设备、场所找出来,逐一采取可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运用“一图一册一报告三公告”(一图: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生产风险空间分布图;一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点名册;一报告: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报告;三公告:企业实施安全生产风险“三级”公告警示,企业制作一套公司级公告栏、一套车间级告示牌、一套岗位级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告知卡),逐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七)明确创建标准,强化示范引领。在摸索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标杆企业创建及考评验收标准,主要包括责任制建立、规章制度建立、宣传教育培训、清单编制、真查实报、信息采集、经验总结等7大方面;全市共确定72家标杆企业进行重点培养,重点帮扶;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通过在标杆企业召开现场会等方式进行现场培训,发挥标杆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把标杆企业的标准、制度、管理方法复制、推广到同类企业中,以点带面,提升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总体质量。
(八)突出绩效考核评估,提升建设水平。为推动双预防工作,将体系建设纳入全市安全生产绩效考评范围。各县(市)区推进情况每半年通报一次。对此项工作推动有力的表彰、加分,对工作排名靠后的约谈、扣分并取消当年单位评先资格。
(九)强化“三个结合”,增强建设实效。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通过强化“三个结合”,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与安全生产各项重点工作统筹兼顾,相互融合,全面推进。一是与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相结合。督促企业结合实际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责任制,将责任逐一分解、层层落实到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员工,逐一登记、建档、造册,实施有效防范措施,定期进行检查排查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日常管控。二是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相结合。督促引导企业找准、盯紧较大以上危险因素,将存在较大以上危险因素的场所、部位和环节作为自查自改自报工作的重点,实施风险等级管控,提高检查频次,严格落实排查治理责任,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三是与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相结合。将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列入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重点内容,加强对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及其落实情况的执法检查,对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不落实的,依法对企业及其负责人严厉问责、顶格处罚。2021年至今,已对33家企业未按要求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罚款28.9万元。
(十)积极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常态运行。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预防体系建设成果,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常态长效运行,发挥双重预防机制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并与信息化、标准化、执法监管、防灾减灾救灾有机融合,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预防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以南阳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名义印发《南阳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常态长效运行工作方案》(豫安委办〔2022〕44号)。一是建立健全企业联网运行机制。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各类园区要按照《工作方案》部署,加快推进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双重预防信息化平台与行业监管部门、园区信息平台联网。改造升级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信息平台,鼓励小微企业直接注册使用省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平台。2022年底前,各行业领域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平台联网并有效运行。二是建立健全风险动态研判机制。各级政府及其安全生产委员会、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各企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风险“一定期五重大”研判制度,即每月定期组织一次安全风险综合研判,针对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重大危险作业,或者企业出现停产整顿、复工复产、工艺改造、集中检维修等非正常生产重大变化,或者同行业领域发生重大事故,要及时组织开展安全风险专项研判,根据研判进行针对性部署安排和检查整治。2022年9月底前,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护航二十大”,开展一次安全生产风险专题研判和针对性检查整治。三是建立健全岗位作业研判机制。组织动员各级各类岗位特别是一线职工常态化开展岗位“事故假想”、“手指口述”和危险作业现场“一备三查”,切实让每名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知道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树立工作准备的良好习惯,在危险作业和重大复杂作业操作前认真检查知识技能和操作要领,认真检查工具装备、设备设施,认真检查作业周边环境,坚决纠正和避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四是建立健全在线监测预警机制。积极利用现有视频监控系统和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加强企业重点场所、重点设备、重点工艺、重大危险源和生产作业现场智能巡查检查,通过违章判断模型及时向企业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发出提示性预警,督促相关责任人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及时消除违规违章行为。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在线监测预警系统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查处监控存在异常、长期未消警、无故离线等行为。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我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初步成效:
(一)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企业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意识,改变了企业以往不排查或应付式排查的观念,做到每月至少上报1次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二)隐患排查治理全员化。通过推行“行业有标准、企业有清单、车间有表册、岗位有卡片”的“四有体系”建设,解决了企业和员工不知道“查什么、怎么查”等难题,提高企业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覆盖到每个车间、每个班组和每个岗位。
(三)安全生产责任网格化。进一步明确了属地、行业和企业的三大责任,逐级、逐层建立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机制,搭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体系,逐步做到双重预防的全覆盖。
(四)安全监管精准化。借助信息化系统,对监管的企业数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情况比较清楚,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按照危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可以把有限的执法力量投入到最需要的企业中去,大大提高了企业抓好隐患排查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企业底数不清,虽然经过了多轮的排查摸底,但还是未能全部摸清全市应纳入的生产经营单位底数,存在“漏网之鱼”,个别符合应纳入对象却没有纳入,监管覆盖率未能达到100%;二是未能做到真查实报,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隐患自查自报主动性不足,担心害怕监管部门掌握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因此填报质量不高,避重就轻,与实际纸质台账不相符合,排查多,填报少。三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相关标准制定不齐全、质量不高。由于涉及的行业多、领域广,每个行业(领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较大,专业技术力量又难以保证目前的需要,因此各个行业在制定标准时,参考依据较少,制定的标准不够齐全,质量也不高;同时,企业制定的“清单、表册、卡片”质量也不高。四是企业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有差距。有的企业还没有建立信息平台和双重预防体系信息系统,不具备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及风险预警功能:有的企业建有信息系统,但是线上是静态的,不能满足线下互动的要求,与动态化、智能化要求差距较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排查摸底。持续开展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摸底工作,重点排查摸底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领域企业,确保符合纳入要求的生产经营单位全部达到“五有”建设标准。
(二)加快“智慧应急”建设,完善信息平台。把辨识出较大以上风险点,作为日常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增加排查频率,通过隐患排查治理,降低风险;同时将隐患类别分为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两大类,增加隐患类别统计分析功能,从隐患类别统计分析中,查找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有效预防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加快网格化监管工作。按照《南阳市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将网格化监管工作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对基层小微企业、小商铺、小作坊、小娱乐场所、家庭户,以乡镇(街道)、村(社区)日常检查为主,实行网格化监管,其余企业单位全部纳入信息管理平台监管,从而实现全覆盖管理。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工作交流材料
商丘市应急管理局
今年以来,按照省应急厅(省安委办)年度工作部署要求,商丘市双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围绕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常态长效、形成特色的建设目标,加快推进行业部门建设进度,紧盯规上企业评估和小微企业创建,巩固拓展提升双预防体系运行质量和效果,对事故防范的作用开始逐步显现,全面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
一、主要做法
(一)提高站位谋划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印发《商丘市安全生产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明确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和建设要求,规范建设内容,将双预防体系建设完成情况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重要考核内容。市委专门成立双预防工作调研组,深入10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选择工矿企业、养老机构、医院、学校、建筑施工等5个调研点,选取17个具有管理职能的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4家国有通信企业和具有双预防体系建设评审资质民营企业,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摸清了现状,找出了问题难点,提出了破解建设瓶颈的对策建议,根据市委领导同志在调研报告上批示要求,市安委会印发《商丘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质增效和常态长效运行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区)、各行业领域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措施,压实工作责任。市安委会办公室设立了双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专班,统筹调度全市工作推进,协调工作中难点问题,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2次印发提醒函督促各地各单位加快双预防体系建设。落实安全风险“一定期五重大”研判制度,截至目前,市安委会通过综合研判、专题研判等方式,针对重大节假日、重大气候变化、重大活动等,组织安全生产风险研判11次,根据研判结果进行针对性部署安排和检查整治。
(二)行业部门有序推进。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作为,有序推进监管领域的双预防体系建设。市应急管理局全面深入推进危化、工贸行业领域双预防体系建设,全市703家危化企业和199家规上工贸企业已全部完成建设。市住建局对照“五有”标准完成了对全市二级及以上房屋建筑总承包施工企业的双预防建设考核,召开双预防体系建设提质增效工作推进现场会,完善了行业双预防体系标准规范,将双预防智能监管系统融入智慧住建监管服务平台,对建筑施工企业和1亿元建筑施工项目双预防体系评估工作正在进行。26家规模交通运输企业已全部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全市煤矿企业、通信企业均已建立并运行双预防体系,“五有”标准的达标率达到100%。市卫健委持续巩固提升卫生系统双预防体系建设成果,二级及以上医院双预防全覆盖。15家规模以上市政公用企业的双预防体系建设已经全部建成,并正常运行。市直学校全部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市农业农村局认真组织实施涉农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大多数规上涉农企业已将双预防体系建设融入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了企业事故防范和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三)推进小微企业创建和规上企业评估。按照应急系统走在前的要求,印发《商丘市加强危化、工贸领域小微企业双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双预防机制效能评估的通知》,提出有关工作要求。先后组织召开3次工作推进会,听取各县(市、区)应急局今年以来小微企业建设和规模以上企业运行评估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对小微企业建设及规模以上企业运行评估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督促各县(市、区)查漏补缺。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全面建设基础上,确定睢县、夏邑县为全市小微企业双预防建设试点县,确定试点企业6家,规范建设标准,开展示范观摩2次,重点建立了手指口述、定置管理、岗位作业研判等务实管理的风险管控措施,规范风险辨识和动态分析研判,落实“一备三查”,规范作业现场管理。严密开展企业双预防运行评估,组织认真学习标准规范,督促企业对标开展自评整改并进行抽查检查,全市227家规上危化和工贸企业完成评估验收,其中达到A级25家、B级142家、C级58家、D级2家。
二、存在问题
(一)线下运行情况有待提升。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双预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认识不足,全员参与建设的要求落实不好,对风险分级的方法理解不准确,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缺乏关联性。
(二)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化平台建设与“五有”标准要求差距较大,平台接口不统一,未实现免费接入,风险和隐患清单没有全部导入信息化系统,线上和线下没有实现完全对接。
(三)小微企业建设难度大。企业生存压力大,员工不具备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的基本能力,不能结合自身实际,灵活掌握应用相关标准规范,存在建用“两张皮”现象。
(四)建设市场收费混乱。第三方机构将营利作为首要目的,忽视建设质量,形成了利益链条,收费标准不统一,缺少监管手段。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发力健全机制。坚持把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防范遏制事故发生重要抓手,对标对表开展企业自评和抽查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合理确定风险管控层级和措施,对重大风险实施多级联合管控,持续巩固提升高危企业和规上企业建设成果,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实现双预防从体系建设到机制运行的转变。
(二)全员参与夯实基础。持续巩固提升小微企业建设成果,实现小微企业全覆盖,实现从建设到运行的转变,确保企业每名员工掌握安全风险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企业员工安全素质和现场规范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的能力水平全面提升。
(三)严格把关确保实效。将企业双预防体系建设作为督导检查、执法检查、安全巡查和年度考核的必查内容,重点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全员培训、评估质量等情况,对发现创建质量与评估等级严重脱节等现象公开曝光,实施差异化执法,并严肃查处,倒逼企业增强创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依据标准规范市场。根据省双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制定行业标准,规范第三方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标准及收费标准,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严肃查处虚高服务价格、依托人情关系取得服务资格的服务机构,杜绝双预防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利益输送。
信阳市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信阳市应急管理局
按照省厅双预防相关工作部署,现将我市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信阳市按照“求实、求效”工作要求,实行目标管理,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督导调度,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部署,扎实推进相关工作;通过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22个行业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民爆器材、城镇燃气等高危行业领域所有企业,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冶金工贸、教育卫生、文化旅游、造船、民政、商贸等行业领域和风电光电运营管理单位、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领域11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均已完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小微企业(单位)正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小微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通知》(信安委办[2021]19号),本着“简便、易行、实用、管用、愿用”原则,按照市安委办组织专家制定的创建模板,稳步开展创建工作。
目前全市各行业领域正按照《信阳市2023年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工作要点》《信阳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常态长效运行工作方案》中的方法、步骤、措施,逐步实现巩固提升和常态长效运行。
一、主要做法
(一)健全机制,凝聚合力。
我市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保障。及时召开联席会议。坚持定期调度各部门创建情况,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共性问题,对落实不力、工作缓慢的通报督办。加强督导。市双重预防机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定期对分包县区进行督导,组织专家进行辅导,提升试点示范企业创建质量。完善监督机制。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健全督查督办、执法惩处等工作机制,对未落实双重预防机制而发生责任事故的严肃追责、顶格处罚。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制定推进方案。2019年至2023年,按照政府统筹、行业指导、县区推进、企业落实的工作原则,每年均以市安委办文件形式,印发《信阳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年度工作方案(或要点)》。
2022年3月10日,市应急管理局印发《关于在全市工矿商贸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制定专门的《执法手册》,要求每个县区至少对6家工矿商贸行业企业开展专项执法,市级抽查。对未依法履行主体责任、不建设或不运行双重预防机制的企业,依法依规予以处罚;通过严格的执法倒逼企业提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质量。通过县区之间交叉专项执法、市级抽查等方式,共执法检查企业70家,发现问题隐患226处,下达执法文书56份,立案查处8起;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在执法中普法,通过行政指导、批评教育、责令整改、行政处罚等执法手段,进一步推动了全市化工医药、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贸等行业领域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提质增效、“真建真用”。
自2023年开始,市安委办指导协调其他行业领域启动双重预防机制专项执法;市级层面组织专家,对双重预防机制专项执法给与专业指导,确保全市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双重预防机制真建实用。
试点示范带动。在2019年确定106家试点示范企业基础上,2020年又在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文化旅游、教育卫生、民爆、商贸、民政、公用事业等行业领域对照标准精心挑选133家管理基础好、创建起步早的企业(单位)和光山县官渡河、明港2个产业集聚区作为省市级试点示范企业(单位),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同时探索小微企业和产业集聚区双重预防机制创建行之有效的路子。
强化培训交流。2019年8月27-28日,提请市政府召开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进会。各县区、各行业、120家市县示范试点企业负责人共210人参加了会议。现场观摩学习3家试点企业建设情况,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新会做了重要讲话。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开展。同时,还专门组织专家编制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导学习资料,为全市企业(单位)创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走出去、请进来”。2020年9月份,市安委办专门组织各县区到舞阳市观摩学习小微企业创建工作经验,与舞阳市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拓宽了工作思路,取得了“真经”。2021年4月份,组织市县两级参加省市重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专题培训会,学习建设质量控制标准相关内容。各县区、各行业领域也举办现场推进观摩交流会等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共3200余人次。
大力宣传引导。从不同行业领域选择6家省市级试点示范企业(单位),制作了6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示范企业创建工作过程、经验和成效电视宣传片,在信阳电视台《特别关注》栏目反复播放,强化全社会宣传效应,发挥试点示范企业(单位)带动作用和辐射覆盖效应。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我市各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普遍缺乏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人才。为确保到2021年年底工作目标顺利实现,市安委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通知》(信安委办[2021]18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小微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通知(信安委办[2021]19号)》,针对我市当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提出了“示范引领,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大力开展培训指导”、“规模以上企业(单位)细化实化“五有”标准,小微企业实行“简便、易行、实用、管用”原则”、“开展专家免费帮扶”、“实行创建“包保责任制””、“以强化执法倒逼创建工作”、“搞好统筹协调、督促指导”等七项有针对性的具体举措,并督促落实。我市小微企业(单位)占比大,技术力量不足、基本没有安全管理,创建双重预防机制面临诸多困难,是工作中的难点。市安委办专门组织专家制定了信阳市小微企业双预防创建模板,要求各县区各行业各企业(单位)根据实际参照执行。
建好信息平台,为长期有效运行提供支撑。
积极推进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情况上监管信息平台,逐步实现企业与监管部门的信息畅通、有效对接,力求建立可考核、可智控、可追溯的新型监管机制。目前全市约80%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手机端移动APP服务,可以对风险隐患进行动态监测监控,对各级责任人和管理人员即时预警,实现了线上线下动态运行,信息化支撑保障作用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
(三)着力构建常态长效运行工作机制。
2022年11月份,以市安委会文件印发《信阳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机制常态长效运行工作方案》。要求持续推进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小微企业(单位)、各类园区、新兴行业领域和公共事业管理单位、技术服务单位双重预防机制机制建设提质扩面。加快企业(单位)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平台与监管部门互联互通,并积极将双重预防机制理念运用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快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实现从机制建设向机制运行、从静态辨识到动态研判、从企业单位建用向政府企业共建共用的转变。
2023年4月13日,以市安委办名义召开市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联席会议,听取各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汇报,对下一步工作做出具体细致安排;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机制效能评估规范》(DB41/T2292-2022)进行解读,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督导企业对照规范开展自评,不断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中的短板和不足。要求各成员单位8月底之前做到“三个一”,即在本行业领域“开展一次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常态长效运行培训教育活动、召开一次行业领域观摩推进会、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专项执法检查”。会后市安委办分别对交通运输、文旅、水利、民政、林业等行业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
2023年4月,转发《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通知》(豫应急办[2023]33号)、《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的通知》(豫应急办[2023]49号),结合我市实际要求各县区应急管理部门搞好学习宣贯,采取专题培训等方式,确保企业切实掌握理解相关评估标准和规范,精准开展自评诊断。及时掌握评估进度和结果,组织专业力量按一定比例随机抽查,确保企业自评质量。分类施策做好指导,促进评定等级较低企业整改提升。归集企业评定情况,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监管档案。开展双重预防机制效能专项执法,依法打击企业评估不认真、弄虚作假、问题整改不及时,建用“两张皮”等现象,以执法推进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真建真用、常态长效。
市住建局等成员单位也都结合各自行业领域实际,按照年度工作要点安排,稳步推进本行业领域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常态长效运行。8月23日,省住建厅在信阳召开全省市政公用行业双重预防机制业务培训暨现场观摩会,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市政公用行业双重预防机制工作质量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层面
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县区缺乏主动预防意识,平时不重视,出了事故推卸、埋怨、责怪。深入研究不到位。个别县区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不够,没有明确的导向,没有形成共识,没有激励机制。套方案、套文件、拍脑袋,脱离实际,闭门造车,会议一开了之,文件一发了之。
(二)部门监管层面
精神把握不到位。个别行业主管部门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缺乏系统全面了解,业务研究不精、不深、不透,满足于一知半解。岗位履职不到位。个别新调整监管人员没能迅速进入角色,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还没有充分发挥。推进措施不到位。个别行业主管部门工作方法简单,在推动落实上不敢担当作为,办法不多,不能直面问题,工作缺乏质量。
(三)企业层面
责任落实不到位。约20%私营企业(单位)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能自觉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的第一责任,“等、靠、要”的观望思想严重。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车间负责人、班组负责人、岗位负责人等五类人员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形式上“大家管”,实际上“都不管”。监管部门推推就动动,不推就不动,被动应付。岗位实践不到位。约30%私营企业(单位)就创建而创建,注重理论上的形式、不注重实践上的成效,风险分级管控不清、隐患排查不细,没有达到清单化管理的要求,资料整理厚厚一摞,真正落实不知所措,理论与实践缺乏统一结合。内外结合不到位。约60%企业(单位)委托第三方力量创建,越俎代庖,自己置身事外,“走形式、搞过场”;对内没有落实全员参与的基本要求,没有形成企业的行动自觉,没有达到岗位“手指口述”的标准,格式化、模板化、形式化、“两张皮”;没有从根本上获得建设和运行双重的能力,将建设成果束之高阁,失去外部技术服务后就不会运行,更谈不上持续改进。约50%第三方力量不注重服务质量,技术服务不到位,服务工作缺乏专业性、针对性、科学性。保障投入不到位。凭经验、想当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智能化功能不够完善。目前全市只有40%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建立了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手机端移动APP服务,只有10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全部实现了与政府监管平台的互联互通,安全生产信息化、智能化支撑作用发挥还不够。创建和运行质量不高。约30%企业(单位)文件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风险辨识不全面,管控措施不具体,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隐患排查不精准;简单树几块标语、展几块牌子,网络下载、模板套用,针对性不强,标准不高。
三、下步工作打算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改进的工作,也是创新性工作,涉及面广,在推进过程中不可能一蹴而就,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需要各行业主管部门、各企业协同发力,形成共同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的强大合力。
(一)加强领导,全面推进。
进一步提升站位。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各生产经营单位法人代表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亲自学习、亲自部署、亲自安排,杜绝“不想干”、“不愿干”问题。 全程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县区要针对本行业本县区难点和突出问题,组织专家全过程指导,提出对策建议。加强调度。按照年度工作方案确定的时间节点及时督导调度各行业各县区工作情况,表扬先进、鞭策落后。
(二)多措并举,提升实效。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培训教育力度。信阳钢铁公司、五谷春酒业公司、同合车轮公司等3家省级标杆企业持续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总结创建经验做法,发挥标杆引领作用,推广自身经验,放大标杆示范效果。县区和行业主管部门要运用好标杆示范企业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分级分行业分批次组织现场观摩培训,督促本地本部门企业学习借鉴示范标杆企业经验做法,避免走弯路。要通过有效的培训教育,使每家企业(含小微企业)至少要有1名或多名对双重预防机制机制建设运行“说得清、道得明”的人员,确保双重预防机制机制建设“真建真用”、长期有效运行。与执法检查相结合。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纳入执法检查和事故调查内容,对未依法管控风险治理隐患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水平高的企业要适当减少执法检查的频次,对应建未建、进展缓慢的企业要纳入执法检查重点。认真总结全市应急管理系统专项执法工作经验,指导协调其他行业领域全面启动双重预防机制专项执法。市级层面组织专家,对双重预防机制专项执法给予专业指导,确保双重预防机制“真建真用”、“常态长效”。与诚信建设相结合。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水平高的企业,纳入安全生产守信行为联合激励,在许可证换发、政策性奖励、工伤保险费缴纳、安全生产评选评优等方面给予激励。
(三)加强指导,压实责任。
加大扶持力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聘请专家或服务机构对技术管理力量薄弱的小微企业给予帮扶指导,帮助小微企业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逐步实现企业与监管部门信息畅通、有效对接,建立可考核、可智控、可追溯的新型监管机制。通过监管信息平台,实现手机便捷管控,系统动态上报、即时预警,以信息化助推双重预防机制落地生根、常态长效。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重点解决“不会干”、“不会用”问题。压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实现从“抓一把手”到“一把手抓”的转变。根据职级、岗位有针对性分层次开展精准培训,自下而上、以点带面,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一线岗位员工充分参与,确保每一个员工能理解、会上手、有任务;逐步提升企业全员辨风险、除隐患的积极性和能力水平。切实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企业一线岗位员工、落实到最小生产经营活动单元,让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成果真正发挥应有效果和作用,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
突出执法推动 强化真建真用
全面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周口市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交流材料
在省安委办和省应急管理厅的指导下,周口市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连续四年列入应急系统年度重点工作来推动,列入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考核专项来推动,列入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和执法检查重点内容来推动。率先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企业和重点工贸企业数字化高质量建设,实现“可视化、痕迹化、数据化”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平台管理应用;按照“简便、易行、实用、管用”原则,积极探索小微企业试点县示范带动;突出专家指导和标杆企业帮扶,不断提升企业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和隐患排查整改质量。企业本质安全水平、职工行为安全能力和部门监管效能明显提升,应急部门分管行业连续四年没有发生亡人生产安全事故,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突出高位推进,取得扎实成效
目前,全市危化行业对统计建档的794家企业全部开展双重预防效能评估,其中,A级33家、B级509家、C级252家。工贸行业统计建档企业2175家(其中,规上249家、规下企业1926),对规上249家企业全部开展双重预防效能评估,其中,A级46家、B级136家、C级的67家。
一是责任主体躬身入局做到“六个必须”。为切实提高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增强体系建设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坚持源头管控、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市安委会提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切实做到“六个必须”工作要求,即企业必须建、必须用、必须上线,部门必须验收、必须执法、必须考核。市安委办通过月度、季度调度会和专家组实地督导,促进各地以问题为导向,找准差距,破解难题,改进工作,落实属地部门监管、企业主体责任实化细化,强化责任链条压茬推进。
二是抓实抓细“建、用、好、精”四个标准。市安委办精心部署,周密安排,提出抓好“建、用、好、精”四个层面工作标准:真“建”,以“五有”为标准,建成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全周期、全领域、全要素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真“用”,把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措施转化为可操作流程和具体标准,消除安全管理难点和盲区,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破解建用脱节难题;用“好”,双重预防管理模式让员工会用手指口述表达应知应会,理解系统建设操作流程、步骤和措施,并作为案头手册,熟悉流程、熟悉要求,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抓之有效;用“精”,以信息化支撑双重预防体系,推行“可视化、痕迹化、数据化”管理应用,实行数字化风险辨识隐患排查,把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生产班组、一线岗位,以企业自建信息系统、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为数据感知采集终端,建成与行业部门和园区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实时监控感知的一体化网络信息平台。
三是高度重视,全面部署安排。按照年初工作要点和《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的通知》《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开展双重预防异地执法检查的通知》要求,转发文件提出工作要求,指导各县(市、区)开展效能评估工作。各县(市、区)迅速组织辖区企业召开专题会议、培训会议等,解读效能评估规范,指导企业自评、打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危化、工贸企业基础信息摸底统计工作,完善数据动态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机制,完善规上和规下工贸企业基础信息台账,全面掌握我市工贸行业企业数量、分布和安全状况。
四是专家帮扶,提高检查质效。郸城等县出台帮扶政策、制订帮扶方案、明确帮扶人员,免费培训、免费首次专家指导、免费搭建信息平台的“三帮三免”服务模式,各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建立“专家打提前量”“领导+专家”“执法+专家”工作新模式,根据实际需要,聘请专家深入企业开展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制度、开展业务培训和双重预防效能评估,定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引导企业提升自身安全生产保障水平等,着力解决专业技术力量不足、隐患排查治理不深入等问题。
二、突出执法推动,强化服务引领
一是严格执法检查推动创建工作落地生根。结合执法计划和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应急系统采取专项检查、联合执法、交叉互查等方式,逢查必查双重预防,积极推动企业创建主体责任落实。对创建不力、应建未建或建而不用的企业,采取加大执法频次、严格处罚、纳入安全生产领域“黑名单”管理、进行曝光等方式,督促其依法依规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据统计,今年1-10月份,全市应急系统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798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634人次,下达各类执法文书2044份、立案172起、行政处罚319.3万元。市应急局组织10个县(市、区)局开展异地互查,共检查企业202家,整改问题和隐患1122条,建议立案61起,已立案35起、罚款71.6万元。
二是重点服务一批骨干企业推进双重预防数字化。印发《周口市应急管理局关于推进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数字化建设的通知》,派出专家指导5家重大危险源企业企业按照数字化建设工作指南要求完成线上平台企业端与政府端(省应急厅)互联互通。成立业务专班服务周口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储备粮周口直属库和沈丘直属库、周口烟草公司等中央驻周及工贸规上骨干企业,积极推进与省应急综合监管平台、市应急指挥平台互联互通搭建工作。当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有“微安全”“鑫安云”“双重预防信息化平台”“EHS云平台”等多种系统在线运行。
三是大力推行宣传教育和专家重点讲评服务。市安委办编制了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质量标准》《工作指南》《建设工作手册》等读本,发送到各地及企业学习参考。充分利用报纸、政府网站、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模式,特别是市应急局在《周口日报》开辟应急管理周刊,定期报道专家讲评标杆企业探索出的创新成果和经验做法,曝光执法检查中企业存在的事故隐患,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三、高质量开展异地执法检查工作
一是高质量谋划。根据省厅《关于开展双重预防异地执法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局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研究,由二级调研员施新生带队,抽调市局危化科、工贸科、执法支队和县局业务骨干6人,并配备2名专家,组成执法检查工作组,分为危化组和工贸组同时高效高质量开展工作。二是严格执法。我局检查组一行9人于11月14日至17日赴开封开展双重预防执法检查,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等方式,抽查了开封市禹王台区、祥符区、顺河区、杞县等地11家工贸、危化企业,发现问题隐患80余处,并现场进行了交办。三是总结运用。我局将以此次双重预防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开封市及其他兄弟市的好做法、好经验,运用好双重预防异地执法检查的成果,高质量推动我市的双重预防建设工作。
四、存在突出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根据日常工作、督导检查、执法检查和统计信息上报等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企业主体责任悬空。上热下冷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负责人以麻烦为借口,不重视,风险意识不强,全员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不带头查隐患,整治不到位。二是建用“两张皮”等突出问题突出。一些企业未有效发挥数字化运行的监测预警作用,双重预防效能评估走过场、打折扣。三是部门检查力量薄弱。存在人少质弱的情况,业务能力不足,执法监督不够严格,不敢动真碰硬。四是已建成运行的大部分规下企业,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缓慢。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此次会议的明确要求,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解决问题,补齐短板。一是发挥园区规范化管理相对独立区域优势,推进园区双重预防体系系统化一体化。二是扎实开展示范企业评估验收,要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示范带动、坚持行业特色、坚持先易后难、坚持破解难题、坚持部门主导。三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持续加强工作督促指导,加强暗访暗查,及时发现、协调处理实际工作中的困难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建议,提升工作质效。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工作交流材料
驻马店市应急管理局
今年以来,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深化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工作机制建设,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有效防范和遏制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始终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巩固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抓手。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今年专题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安排部署重点工作9次,全市召开各类安委会扩大会、安全稳定会、调度汇报会23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深入县区、企业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30余次。在历次会议与调研工作中,市领导都反复强调抓紧抓实抓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有效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
(二)加强综合协调,科学谋划。一方面,强化全市综合推进。研究制定了《驻马店市安全生产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驻马店市2023年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工作要点》,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为年度重点任务统筹推进,持续推动规上企业“五有”标准建设和小微企业高质量建设。市政府组织县区政府(管委会)、市安委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向市政府递交了《驻马店市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等重点任务作出郑重承诺,并纳入全市年度安全生产综合考核项目。另一方面,应急系统先行先试。根据省应急厅工作部署,市应急局结合我市实际,下发了《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的通知》、《关于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的通知》,对全市危化品、非煤矿山、工贸行业规上企业双重预防效能评估进行全面安排部署,选定泌阳县作为小微企业试点县区重点培育、其他县区兼顾推进,分别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点、标准要求、考核评价等,压紧压实岗位责任,全面推进规上企业和小微企业齐头并进、提质增效,确保常态长效运行。市应急管理局多次组织召开应急系统双重预防建设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规上企业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工作和小微企业常态长效运行工作。
(三)多措并举推进,抓实抓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市应急管理局双重预防机制常态化运行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专班推进会议,集中学习《河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等政策法规,听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进情况,推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全市13个县区应急部门全部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彻底解决了县区双重预防建设工作没人干、责任压不实、任务乱推诿的问题。二是强化能力提升。市级组织开展专家授课,从双重预防的含义、机制创建有关要求、如何开展好双重预防、《评估标准》《评估规范》解读等方面进行授课讲解,系统而生动地讲解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事故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及现场应急处置等方面内容,形象地阐述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方法,共计400余人次参与了此次双预防建设培训。各县区在全市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本县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培训,加大了培训力度,扩大了培训范围,将双重预防建设作为推动企业安全风险关口前移的有力举措,切实做到了学规范、懂规范、用规范。三是摸排监管底数。根据要求,全市应急系统全面摸清了监管企业底数,创建了基础档案。矿山企业:非煤矿山取证企业13家(露天矿山11家、井采矿山1家、尾矿库1家),在建矿山9家,主要集中在确山县、泌阳县和驿城区3个县区。危化品企业:现有危化品及一般化工医药企业865家(含危化生产企业8家,危化使用企业3家,储存构成重大危险源(油库,LNG库)4家,气体经营不构成重大危险源7家,一般化工医药企业20家,加油站727家,无仓储经营企业96家。工贸企业:微型以上共651家(市直企业6家),其中中型及以上217家,小微型434家;粉尘涉爆企业共87家,其中单班涉粉10人以上11家;涉及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共147家。四是强化执法检查。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年度执法计划有机结合,实行差异化执法、奖惩性监管机制,落实针对性监管措施,提升科学化、精准化监管水平。以全市重大事故隐患县区异地交叉检查为依托,将双重预防检查纳入检查内容,各县区、各行业监管部门抽调骨干人员组成异地交叉检查小组,采取“领导+专家”,“四不两直、异地检查、属地办案”等方式开展异地检查。根据省厅安排,与漯河市对接开展规上企业效能评估异地交叉检查,组成由市局领导带队、危化科、行业科和综合执法支队参加的工作组,并配备危化、工贸专家2名。工作组先后到郾城区、召陵区、源汇区和舞阳县,随机选取了10家企业(危化、工贸各5家),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检查,重点检查了各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机制建立、线上运行情况、人员奖惩措施、风险评价和风险分级管控等内容,发现并交办问题65条。五是疏导建设难题。市局先后多次赴泌阳县友可为电子有限公司、河南星光照明电子有限公司、科一诺电子有限公司、金鼎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大地石材、润养石材等小微企业,实地查看企业现场风险分析、管控措施的落实及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资料,对小微企业双预防体系建设有了全面了解,对双重预防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存当场进行了反馈,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双体系运行质量进行了详细指导面对面指导。聘请了专家,积极引导小微企业组织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和自下而上开展风险辨识、风险管控和风险清单问题;引导企业信赖专家而不是完全依靠专家,激发内生动力,防治专家包办后体系建设与企业实际脱节、“两张皮”、走过场;引导企业建立有效的监督运行、考核奖励机制,形成双重预防长效落实机制,防止出现体系建成后万事大吉、束之高阁、为完成任务而建设的问题。六是创新监管方式。积极推行安全生产责任牌悬挂制度,作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在全市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包括沿街门店、家庭作坊等近13万家单位集中悬挂了统一样式、规格、内容的安全生产责任牌,明确生产经营单位责任人和部门、属地监管责任人以及相应的安全职责,与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形成互补互促,促进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提升。
(四)强化标杆引领,精准建设。全市危化品规上企业21家、工贸行业规上企业132家、非煤矿山规上企业13家全部完成效能评估,其中A级30家、B级95家、C级41家。工贸行业领域,全市132家规上企业双重预防体质全部按标准建设完成,带动331家小微型企业扩点扩面建设。按照“科学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全面覆盖的风险辨识分级管控体系、责任明确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线上线下的智能化信息平台、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制度”标准,制定整改提升方案,开展自查自检,完善标准规范,做到安全风险辨识到位、风险四色图立体标示,管控措施在信息系统内实现动态管控、安全风险隐患信息线上报送率100%、企业隐患查改率100%,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熟练使用双重预防体系信息系统开展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进行风险隐患巡查检查。对照验收评估标准,重点在真建真用、真奖真罚、在线监测上提升质量和效果,重点在促进双重预防体系与本单位现有管理机制深度融合上取得成效。危化品领域。全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全部完成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数据对接,各重大危险源企业将涉及重大危险源和危险化工工艺的罐、库、装置、气体检测点等数据全部接入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并与省应急厅双重预防系统完成数据对接。从风险分析、隐患排查任务制定实施、隐患整改等方面线上监控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运行效果。矿山领域。全市持证矿山企业将双重预防体系与安全标准化相融合,以标准化为载体,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以双重预防体系为牵引,助力标准化运行质量提高。紧紧抓住”两单一卡”搞创建,确保员工好理解、会操作、易上手、真管用。在双预防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实现了矿区不留死角、中控多路显示、人人手持终端。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责任分解落实,组织全员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教育培训,开展全员、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风险辨识,落实风险管控措施,真正做到全员参与、人人有责。
二、存在问题
企业自身因素。受历史因素影响,驻马店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工业基础还相对薄弱,企业普遍体量小,安全生产底子薄、基础差,标准化程度不够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待加强。人员素质因素。部分企业的领导和职工安全意识和风险辨识能力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一线职工,对自己岗位的安全风险重视度不够,对生产加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警惕意识不强,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待提升。经济发展因素,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性工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受当前经济形势影响,一些企业存在畏难发愁情绪,习惯性采用花钱购买服务的方式,企业自身对双重预防的建设和参与度有待提升。
三、下步打算
(一)进一步推广企业建设成效。依托泌阳县小微企业建设示范县,通过组织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推动其他县区小微企业高质量建设双重预防。举一反三,推动其他行业领域小微企业进一步提高建设成果。
(二)进一步强化目标引领建设。紧紧围绕小微企业双重预防高质量创建这一目标,将小微企业双重预防工作质量提升作为安全生产基础性工作来抓,树立标杆企业持续深化推进。
(三)进一步推动主体责任落实。通过严格执法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掌握本单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充分认识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的重要性,做到全员培训、全员参与、全员提高。
(四)进一步强化帮扶指导作用。加大对企业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结合行业技术专家力量,帮助企业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各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五)进一步固化有效经验成果。在规上企业效能评估和小微企业高质量建设的基础上,对前期的优秀做法、先进经验形成制度机制,推动企业做到真学、真建、真管、真用、真行,推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质扩面。
多措并举 同频发力
推动企业双重预防建设落地见效
济源示范区应急管理局
企业双重预防建设是国家为了预防事故、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战略,也是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的重要抓手。济源示范区高度重视,严格落实上级要求,多措并举 同频发力,持续深化细化相关措施,扎实开展规上企业双重预防评估和小微企业提质扩面工作,强力推动企业双重预防建设落地见效。
一、基本情况
2023年,济源示范区共有煤炭企业1家,所属煤矿3座,危化生产企业23家,一般化工企业25家,危化经营企业261家(含加油站104家),有非煤矿山企业3家。干堆磷石膏库2座。工贸企业680家,其中冶金1家,有色31家,建材178家,机械237家,轻工199家,纺织14家,商贸20家,规上企业172家。截至目前,济源示范区3家煤矿企业、3家非煤矿山企业、23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72家工贸规上企业全部完成评估。516家小微企业、136家交通运输企业、26家建筑施工企业已全部建成并常态化运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单位及其他行业领域小微企业延伸面达到95%。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了由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任副组长,安全监管、工信、交通、住建、财政等26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牵头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考核通报和跟踪督办等工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今年以来,示范区党工委常委会、管委会常务会先后4次听取汇报,专题研究此项工作。
二是坚持目标拉动。根据《《河南省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常态长效运行工作方案》《河南省2023年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工作要点》《河南省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常态长效运行工作方案》《河南省应急厅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的通知》等要求,济源示范区细化重点任务分工和行业职责分工,分类施策,积极推进达标扩面,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严格按照《评估标准》、《评估规范》要求和时间节点要求,及时督促指导企业开展双重预防建设评估,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完善,持续提升。聚焦执法检查、督导抽查、异地互查发现和反馈的问题,狠抓整改整治,促进双重预防机制常态长效。
三是坚持示范带动。按照“典型引领、重点突破、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思路,对试点企业加强指导,重点培育,先后组织相关人员到洛阳、濮阳、山东等省内外有关企业参观学习4次,邀请国家安监总局法律顾问詹瑜璞、国家风险管控专家潘建军、国家企业安全文化专家曹小云、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教授宋成盈、河南理工大学教授申霞及省局领导等做专题辅导报告8场次,分行业开展企业双体系建设培训班6期、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座谈交流会、培训推进会7次,达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效果。
四是坚持督导驱动。将双重预防建设与重大事故整治行动相结合,健全督查督办、跟踪督办、汇报点评、定期通报、警示约谈、执法惩处等工作机制,坚持每周一督导、每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对工作成效明显的通报表扬,对工作被动应付、推进措施不力、工作进展缓慢的单位通报批评和约谈,对企业的双重预防建设作为执法检查重要内容,对双重预防建设不落实、组织不得力、隐患排查治理不落实、重大隐患不上报、督办隐患久拖未改等问题的企业,实行黄牌警告、重点管理。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不深入、不彻底,发生生产安全生产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依规从严追究责任。将双重预防建设工作与诚信体系建设、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有机结合,使各行业、领域双重预防建设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五是坚持宣传促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以及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媒体平台和6月“安全生产月”活动,采取发放实施指南、集中培训、辅导讲座、上门指导、咨询热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双重预防建设的重大意义、标准体系及标杆企业的典型经验,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监管执法人员和企业经营者及广大员工的安全风险意识,并掌握相关的风险管控知识。并将双重预防建设作为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的重要内容。先后在济源日报(晨报)刊发安全生产专版28期,济源电视台播放专题片64期,济源安全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信息296期1390条。提升了全民思想认识,为双重预防建设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济源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在省应急管理厅的精准指导和大力帮助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兄弟市县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还存在标杆企业引领作用不够突出,个别企业的风险辨识还不全面,信息化和智能化还比较弱,各行业双重预防建设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下一步,济源示范区将严格按照省厅要求,持续推进示范企业培优、不断强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深入开展执法检查,深入推进双重预防建设常态化运行。
一是按照省厅2024年要点,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和目标,细化任务和措施,确保双重预防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把岗前培训、事故假象、警示教育、一备三查、手指口述等有效手段,作为提升企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长效机制,抓实抓好。三是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微博、融媒体等,广泛宣传双重预防建设工作内容,形成浓厚工作氛围。四是压实责任,协调推进,强化企业、单位主体责任,建立调度、报告制度,完善风险隐患信息系统,常态化开展风险研判,定期开展督导,确保双重预防提质增效。五是强化执法,严格处罚,把双重预防体系内容纳入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加大执法力度,特别是抓好高危行业专项执法和重点行业“回头看”工作,以高压态势倒逼企业、单位推进双重预防建设。六是及时评估,严格考核,强化阶段评估问效,把双重预防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对发现的问题,适时进行通报、约谈,并集中整治。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关于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交流发言提纲
一、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航空港区共有工贸企业182家,其中规上企业68家,已于2022年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完成率100%,规下及小微企业114家,已完成建设82家,完成率71.9%;共有危化企业47家,已于2022年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高位推动,提升双重预防工作的认知
一是统一思想。通过党工委、管委会会议统一思想认识,着力全区强化对双重预防建设重要性的认知;同时积极通过《安全生产法》宣讲、安全生产“五进”等活动,加大双重预防工作宣讲力度,推动企业解放思想、拓宽思路、转变理念,从根源上解决企业不想建、不愿建的误区,催生企业自主抓建的内生动力。二是强化学习。今年全区共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培训2次,均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培训内容,明确管控措施,落实管控责任,持续巩固提升规上企业建设成果,持续推进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升所属企业自身安全生产风险防范能力。三是落实责任。区应急管理局先后组织召开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会5次,讲解法规政策、传达通知要求,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事故追责警示等方式,宣讲安全生产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性、必要性、强制性;结合安全生产宣传月等时机,发放举报奖励牌1000余块,多措并举推动提高中小微企业负责人的主责意识。年初以来,区应急管理局对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而不用、使用造假等重点现象进行检查,先后组织约谈企业8家,下达执法文书22份,进一步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二)以点带面,提高双重预防建设能力
一线员工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直接参与者,也是风险识别的主力军。针对一线员工不愿用、不会用的实际情况,我区着眼实际,注重强基固本、标本兼治,多措并举提升工作成效。一是强化宣传引领。我区先后结合“安全生产宣传月”、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等工作,发放各类宣传页5.5万余份、发送各类公益短信50余万条,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收集整理鲜活事故案例,组织企业员工学习观看,着力强化安全生产主责意识,推动一线员工主动参与双重预防体系运用,培育企业主动抓建、员工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从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角度解决该谁建的责任问题,引导企业从“要我建”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我要建”的主动作为。二是强化点面结合。针对小微企业存在安全基础弱、生存压力大、安全投入少等特点,我区结合此次试点工作,选取11家工贸企业作为双重预防建设小微示范单位,综合采用部门指导、专家服务、员工参与等方式,最大限度压缩试点企业经费投入,提升试点工作力度;先后组织交流座谈会2次,指导试点单位之间互学互助、共同提升,防止建设过程走偏变样,实现企业和部门之间的双向奔赴,进一步拉近政企关系、提升试点成效。三是强化培训指导。区应急管理局先后组织双重预防培训会4次,针对企业双重预防工作如何在日常实践中开展、在具体岗位中生效进行讲解,有效解决了部分企业员工想用不会用的实际问题;结合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先后聘请专家230余人深入企业,帮助企业查找隐患问题,指导企业进一步细分风险等级、细化防范措施,提升企业双重预防体系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贴近实际,推进双重预防常态运行
安全生产工作瞬息万变,双重预防体系也必然不是一成不变,确保双重预防体系常用常新、与时俱进是保证双重预防体系长效运行的关键所在。一是贴近企业,立足服务强化监管。面对后疫情时代中小微企业运营困难的实际情况,我区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划拨专项资金500余万元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一张图”建设工作,按照政府主建、企业参与的思路,为中小微企业构建一套免费使用的政府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并配套开发微信小程序等移动端APP,减少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提升双重预防工作覆盖面和参与度,目前该平台已经完成项目立项、专家评审等工作,预计明年4月份能完成建设。二是指导帮建,依托试点夯实基础。构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治本之策;而科学有效全面的风险识别,是建设双重预防体系的前提条件。我区在落实试点工作上,突出风险识别评估这个基础环节,先后聘请省、市专家129人次,深入150余家工贸企业、40余家危化企业指导帮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完善风险管控清单和隐患治理清单,为后续接入区级平台构建统一架构。三是统筹结合,着眼长效提升效能。8月上旬以来,我区结合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以“部门精准执法”为发力点,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六查”工作,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列为行业巡查、执法协查、安委会督查的重要内容,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无死角、全覆盖的摸底检查,创新建立企业分类管理台账,减少对双重预防建设运行和记录良好企业的线下检查频次,树立双重预防体系建、用导向,提升企业自主抓安全、保安全的积极性,从政府监管角度推动企业双重预防体系长效运转。
三、下步工作打算
我区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结合此次会议要求和观摩交流收获,持续强化属地安全管理责任,不断加大双重预防体系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力度,提升安全生产线上巡查、智慧监管、分层管控等能力水平,深入探索推广试点工作成效,不断扩展预防体系覆盖广度和深度,着力构建双重预防体系常态运行和长效运转工作机制,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监管执法相融合、与信息化建设相融合、与标准化建设相融合、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相融合,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发展。
全面统筹 多路并进
推动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做实做细
洛阳市偃师区应急管理局
我区按照省、洛阳市关于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推进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点、线、面”有机结合、“区、镇”无缝对接、标准化和信息化共同支撑的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做到了“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监管”,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态势。目前,我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已全部建成;工贸行业中140家规模以上企业、535家小微企业、住建领域44家建筑施工企业、交通领域客运、货运、维修、出租、驾培等104家相关企业、文旅行业所辖35家网吧、KTV等场所(单位)已建成;教体领域规模以上15所学校线上部分、203所(农村教学点、小学)学校线下部分已建成。
一、主要做法
(一)明确工作思路,坚持“两个层面统筹”
我区按照“先试点、后条块、再综合”的工作思路,印发了《偃师区开展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统筹确定3个镇(街道)和10家企事业单位作为试点单位。先由试点单位完成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而后以试点成果为基础,各镇(街道)和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区域和行业(领域)的特点,推进区域、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形成区域和行业(领域)风险评估报告,最后,综合各镇(街道)区域和行业(领域)风险评估报告形成全区的“一区一册”风险分级评估报告,建立全区安全生产风险数据库、分布图,制定相应管控措施。
(二)落实建设方法,坚持“三种形式并用”
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观摩和广泛宣传等形式,有序推进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一是集中培训。我区多次组织13个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及企业相关人员召开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动员部署会和培训会,深入培训怎么开展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及具体工作方法,使监管部门知道“管什么、怎么管”;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明晰“做什么、怎么做”。二是现场观摩。我区先后多次组织13个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及企业相关人员现场观摩10家标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情况,并就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典型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三是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板报、微信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目的和意义,引导企业认识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实施试点突破,坚持“四个轮子驱动”
充分发挥试点引领作用,以“全面排查风险点、合理确定风险等级、落实管控措施、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四个轮子为驱动,督促指导企业完成了“一图一册一报告三公告”(一图: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生产风险空间分布图;一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点名册;一报告: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报告;三公告:企业实施安全生产风险“三级”公告警示,企业制作一套公司级公告栏、一套车间级告示牌、一套岗位级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告知卡),逐步规范全区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有效地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四)层层落实责任,坚持“五个主体齐动”
坚持“政府、部门、企业”三个主体,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坚持政府领导主体深入发动。我区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多次研究部署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层层压实责任,明确任务和时间节点。各行业主管部门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小组,结合本行业特点,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举行本行业企业工作部署会和培训会,推进本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二是以执法检查为手段,倒逼双重预防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我区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将小微企业双重预防建设运行情况列为重点检查内容,重点围绕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隐患排查治理是否到位,安全教育培训,应急处置能力的掌握等,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并适时针对建材、摩配、制鞋、针织等行业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处罚力度。2023年以来,已对81家小微企业立案处罚,罚款135万元。同时,区应急局在各行业领域选取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不够规范的企业,召集同行业领域相关企业观摩执法及指导纠错全过程,开展“围观式”执法,让他们清楚安全资料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哪些是违法行为,如何整改才能合规合法,有效提高了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和构建双重预防体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坚持企业责任主体积极行动。引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或者聘请安全生产技术专家按照本企业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场所、单元等进行辨识,并逐步细化到设施、设备、部位、岗位和作业行为,主动进行本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艺、设备、设施、物品、场所和岗位,建立分级管控制度,制定落实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四是发挥协会平台作用。偃师区鞋业、摩配、针织、电缆等行业协会建有企业微信群8个、微信公众号4个、抖音号4个,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平台,今年以来宣传相关生产安全事故案例14个,典型执法案例120个,法律法规、新的安全发展动态334篇,新媒体视频宣传84条,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助推企业双重预防建设。五是发挥专家团队技术支持优势。偃师区应急局邀请专业技术团队对双重预防建设示范企业进行宣传。2023年,以行业产销会议为契机,对参加产销会的813余家企业,派出专业人员23人次对双重预防建设示范企业进行宣传16次。把“职责、风险因素、管控措施、事故、应急处置”内容制作胸卡,自我培训,自我提升,能熟练回答五个问题,做到“心想、眼看、手指、口讲”,达到全员参与,人人争当企业明白人。
二、存在问题
我区安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对安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开展培训不深入,工作开展不到位。二是中介服务跟不上。部分企业过度依赖第三方中介机构的辅导服务,第三方中介机构在服务价格上竞争激烈,更多体现为“拼价格、拼速度、拼个数”,而不是“拼质量、拼示范、拼成效”。三是业务支撑较为薄弱。我区企业大部分为民营小微企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多身兼数职,安全生产知识掌握较少,管理水平不高,自主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的能力较弱。
三、下阶段工作计划
(一)深入培训,有效指导企业管控体系建设。继续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观摩和交流答疑等方式,深入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专题业务培训,提高部门监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专业能力。
(二)加快进度,核查确认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点。督促未完成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快工作进度,对企业上报的风险点及管控措施开展核查,确保信息客观、准确、真实、管用。
(三)分级分类,落实针对性安全生产管控措施。对不同等级的安全生产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实行差异化管理;对高风险等级区域,实施重点监控,加强监督检查;对重大工程、重大活动,开展专项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四)综合完善,实施全区安全生产风险源管控。综合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完善全区安全生产风险数据库,绘制全区“红、橙、黄、蓝”四色安全生产风险空间分布图。
(五)强化督导,有效推进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为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被动应付、体系建设落后的视情节轻重采取通报批评、取消安全生产评先评优资格;对没有及时排查隐患及落实风险分级管控措施而引发事故的企业和监管部门,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锚定目标 强化举措
安阳市殷都区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很荣幸省厅能够给予这次向先进市县学习的机会,现就殷都区深化小微企业双预防工作和今年工作完成情况作简要汇报,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殷都区基本情况
殷都区位于安阳市区西北部,现辖10个乡镇、9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6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71.5万人,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是魏武王曹操高陵的发现地,是安阳市的工业区、文化旅游区、金融区、商贸物流区。现有非煤矿山露采企业5家,危化生产、经营、储存企业141家,工贸企业633家,安全监管任务重、压力大。
二、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一)瞄准任务目标,坚持规范、实用、可持续“三管齐下”总体原则
殷都区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多次召开部署推进会,要求务必结合殷都区实际,锚定规范、实用、可持续的总体定位。一是严格按照“一企一码一档”的标准,如实、准确、完整、规范建立各单位风险点。二是强化“手指口述”,严格开展岗前培训和入职考核等相关程序,切实保证企业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各自岗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涉及危险作业的,按照现场风险“一备三查”进行辨识后才能作业。三是让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长效化运转,不能为建而建,杜绝“建用两张皮”。
(二)坚持稳扎稳打,强化学习先进、示范引领、交流培训、提醒督导“四位一体”推动措施
殷都区严格落实省厅安排部署和区委区政府要求,一是寻求指导,学习先进。邀请省厅评定的殷都区5名双重预防专家发挥技术专业特长,协助我区为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提供技术人员指导帮扶等工作。同时,组织重点乡镇、街道,行业部门和企业赴鹤壁市学习兄弟县区推广落实先进经验。二是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由各乡办选定10%共43家小微企业作为试点,提质扩面,建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全员参与的推广机制。截止目前,43家小微企业已完成试点建设任务。三是组织交流,加强培训。组织相关行业部门、乡办采取座谈、交流会的形式组织企业开展经验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同时,聘请安全生产专家对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养业务骨干,培养企业“明白人”,摒弃第三方“保姆式”、“书本式”双体系建设,注重简便、实用、管用。四是督导推动,紧抓落实。区安委会成立了5个综合督导组,分片分行业开展专项督导。应急局成立了双预防督导检查小组,对辖区企业每月开展定期督导检查。同时,每月对各乡办小微企业双重预防建设工作发函提醒。
(三)创新工作思路,融合三全管理“双向发力”放大运行成效
一方面,在推进小微企业双重预防建设的同时,同步推广安阳市“事前预防”夯基工程“三全管理”机制:即推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公示公开、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全员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做到“双重预防”与“三全管理”融汇贯通。另一方面,创新工作方式,组织专家、乡镇(街道),行业部门每周轮流现场观摩,实地验收双重预防、三全管理建设情况,起到“交流借鉴、指导完善、传导压力、真建真用”四项效果。
三、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落实责任,严格执法,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实施安全生产“事前预防”夯基工程、开展严厉打击焊接作业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等,坚决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其中,安全生产事前预防发夯基工程目标任务共计90小项,有明确时限要求的共31项,目前已全部完成,其他59项需要长期坚持和常态化推进的正在有序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行动,共抽查检查企业3273家次,帮扶指导重点企业647家次,行政处罚268.17万,共排查整改重大隐患21条,其中企业自查发现重大隐患14条,部门检查发现重大隐患7条;焊接违法违规专项整治行动,3月17日以来,全区检查涉焊企业及个人 5671 家次,发现正在从事焊接作业 2205 起,其中合规作业2122 起,违规作业83起(其中轻微违规行为77起,无证作业6 起),累计立案6起,罚款4.9万元。二是整合执法职责,明确执法权限,理顺职能配置,挂牌成立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编制由原来的44个扩大到51个,级别由副科级升为正科级,配备1正2副共3名领导职位,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应急管理执法队伍。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面向社会招聘各类专业人员12名,目前已到岗,增加应急车辆4辆,弥补了安全监管人员和应急救援力量不足的现状。
(二)扎实开展工贸、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一是开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专项执法检查。二是组织专家对纺织、针织、服装(制衣)等人员密集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三是配合做好国务院安委办危化品重点县两轮专家帮扶指导服务。四是科学编制年度执法计划,完善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提升执法检查效果,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企业实施立案处罚,今年以来,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256家,行政处罚立案56起,结案47起,处罚金额176.3898万元。五是扎实推进安全生产责任险,目前,3家煤矿企业,5家非煤矿山企业,141家危化企业,202家交通运输企业,4家建筑施工企业,10家冶金行业全部投保了安责险,6家纺织企业推广投保了安责险。
(三)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一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组织利用广播、宣传条幅、电子屏滚动播放等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开展企业负责人专题讲安全、应急演练周暨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等活动。二是开展安全生产“五进”活动。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三是加强干部学法教育。将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列入干部年度学法计划,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的方式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执法人员“三个规范”。
(四)扎实开展效能评估
组织辖区规上企业,聘请专家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进行了解读和培训。按照企业自评、抽查检查、评估总结“三步走”,截止目前,已全部评估完毕。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殷都区在深化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和尝试,推动了监管模式由“事后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型,促进了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但与省厅要求相比、与先进县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和马厅长的讲话要求,以此次观摩交流为动力,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在双重预防扩标提质上下硬功,在真建、真用、有效上再发力,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水平,持续推动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营效果,为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良好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规定动作不走样 自选动作务实效
——淇县应急管理局扎实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为严格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工作要求,着力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抓实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在省、市应急管理部门的大力指导下,淇县应急管理局按照“重点示范、梯次推进、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
一、坚持“三个先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高位推动
(一)坚持领导重视先行,夯实工作基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书记县长多次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和全县安全生产会上安排部署,要求扎实有效加快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安委会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落实,形成了各级、各部门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合力。
(二)坚持宣传发动先行,营造深厚氛围。大力宣传应急重点工作中涌现出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传播应急声音,讲好应急故事,做好党和群众的“传声筒”。一是坚持传统与新型宣传方式互补发展,持续巩固拓宽应急宣教主阵地,建立“应急管理周报”、“‘三高’教育简报”、“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开通“抖音号”和“微信视频号”新媒体平台,总播放量达到7330万次,点赞达到15.7万,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二是印发《河南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导手册》《淇县安全生产手册》《主要负责人职责》等资料供企业学习,多次召开企业推进会、培训会,组织各单位及企业140多家,近300余名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双预防专题培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三是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深刻汲取典型事故教训,深挖问题根源,查找风险漏洞,突出整改问题,推动各类企业认真履职尽责,加快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三)坚持防范理念先行,筑牢安全屏障。“讲理念明晰体系构建途径”,安全管理强调由事中事后向事前预防转变,由临时措施向长效机转变。为切实做好防范在先的安全理念,县应急局总结了安全生产323理念即:“三个挺在前面”、把责任挺在风险管控前面;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排查治理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应急救援前面。“两道屏障”扎实构筑风险管控屏障;扎实构筑隐患排查治理屏障。 “三道防线”在隐患前面筑牢风险管控防线;在事故前面筑牢隐患排查治理防线;在生命前面筑牢应急救援防线。将防范理念作为落实全员责任制的明确要求,全面筑牢安全屏障。
二、突出“三个重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高效推动
(一)突出“机制导向”,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做实做细。一是建立“周调度,月总结,季点评”工作机制,及时掌握企业建设进度,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排名通报机制,及时晾晒“成绩单”,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加快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任务落地见效。二是建立应急干部职工“安全管家”1对1企业服务制度。印发《淇县应急管理局“万人助万企”工作方案》和《淇县应急管理局“安全管家”分包企业清单》,建立应急干部职工“安全管家”1对1企业服务制度,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全员责任,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三是“制定一企一策”,采取重点帮扶、专人分包、专家辅导,使企业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中明确方向,提高认识,掌握方法,确保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能够建用结合、有效运行。同时着重培养一线员工岗位风险“手指口述”、“事故假想”能力和危险作业“一备三查”规范要求,使员工能够了解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二)突出“学习导向”,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做大做新。一是组织有关部门及企业负责人到试点企业开展交流,相互学习,掌握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措施与方法,切实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进一步推动全县企业更好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观摩和借鉴其他县区做法,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先后到漯河市、洛阳伊川县等10余家企业,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学习先进地市在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亮点、好经验、好做法,查找我县企业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点,促进我县双重预防建设工作更加完善。
(三)突出“引领导向”,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做深做透。积极开展示范企业创建,选树一批标杆企业,是我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中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工矿商贸、交通、医疗等不同行业领域选树了首批试点先行企业,着力打造道乐石油、永达食品、大用食品、新纯服装厂等4家企业应急隐患监管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以点带面、典型激励”作用,确保我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深入推进、确保实效。
三、紧盯“三个聚焦”,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高质推动
(一)聚焦责任落实,答好“政治题”。一是县安委办先后印发《关于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通知》(淇安委办〔2023〕20号)、《关于开展全县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工作落实情况督查的通知》等文件,压实部门监管责任;二是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纳入对乡镇(街道办事处)、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每月进行考核排名,全县通报,压实属地责任。三是将小微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内容纳入集中执法检查和日常执法检查,建立“企业自查、专家排查、部门抽查、政府督查、责任追查”隐患排查模式和跨行业、跨部门安全生产联合执法行动模式,通过对应建未建、进展缓慢的增加执法频次,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二)聚焦措施落实,答好“应用题”。一是牢固树立“绳断细处,险出无知”的思想,坚持“简便、易行、科学、实用、管用”的原则,帮助企业落实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一页纸清单”手指口述、“事故假象”台账,一企一档一码”建设,确保实现“三有、五化”,(企业有台帐、厂区有公告、岗位有规程;员工参与全员化、规章制度实用化、岗位操作标准化、隐患治理闭环化、警示标志醒目化)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做到“看得见、摸得着、说得清、做得到、管得住”。二是开展“六问六查”,严格落实全员责任制。一问主要负责人法定职责,查履职情况;二问企业存在的最大风险点是什么,查知悉情况;三问事故发生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查警示情况;四问发现隐患后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查治理情况;五问发生事故后应急措施是什么,查应急反映情况;六问是否知晓全县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活动,查参与情况。通过“六问六查”活动,着力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完善应急处理措施,补强短板和漏洞,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坚决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三是抓住隐患排查的要害。隐患排查不能靠安全部长,更不能靠老板,关键要靠一线作业员工和班组长,所有的工作中心必须放在如何让一线作业员工履行隐患排查和自我安全管理上。从人、机(物)、环、管四个立面下手,全面提升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三)聚焦结果成效,答好“压轴题”。一是紧紧抓住企业负责人等“关键少数”,持续强化标杆带动、培训驱动、执法推动、督查促动“四动”措施,确保企业真应用、真排查、真运行。二是坚持常态执法检查,强制创建运行。结合正在开展的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和“五个一批”百日攻坚工作,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执法检查重点,将创建运行情况纳入重要检查内容,通过严格执法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力推进创建工作。目前,全县46家危化生产经营企业和87家工贸企业已全面完成并正常运行;教育、交通、医疗、旅游、城管等行业部门企业已完成53家,还有36家正在有序推进,全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没有形成合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涉及部门多、企业多、行业多,部门之间缺乏有效配合,推进力度较慢。二是企业参与度有待提高。由于大部分企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专业人才,多数企业均承包给第三方中介公司全权负责双预防机制建设,企业参与度有待提高。三是个别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果不佳。
五、下步工作计划
我们将着力在隐患排查治理中完善风险管控措施,细化风险分级管控,扎实做好落实岗位职责、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现场管理等工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实现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隐患能力水平全面提升。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工作交流材料
温县应急管理局
为进一步提升全县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工作质量,切实发挥双重预防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结合《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的通知》(豫应急办 〔2023〕33号)文件精神,温县作为2023年全省双重预防体系建设10个试点县之一,我县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多措并举,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高质量建设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双重预防体系高质量建设任务
(一)思想高度重视。为确保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局党委多次召开班子会进行研究部署,制定方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小微企业双预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在组织保障、经费使用上给予全力支持与配合。
(二)统筹安排部署。组织11个乡镇(街道)以及200家重点小微企业召开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动员会,对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整体安排部署,量化目标任务,责任层层分解。会上,市应科院专家就如何创建双重预防机制进行专题培训,对双重预防机制进行详细的讲解,为全面完成小微企业双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三)建立通报机制。制定《温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任务表》,明确属地责任以及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对各乡镇(街道)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任务进行了具体划分,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双预防建设情况进行排名通报,能够让县、乡两级领导及时准确掌握工作进展情况,通过晒工作“成绩单”,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加快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四)现场答疑解惑。组织11个乡镇(街道)分管领导、邀请市应科院专家召开双重预防信息化建设座谈会,围绕双重预防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了面对面咨询,着力探讨破解问题,持续推动小微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确保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能够建用结合、有效运行。在整个推进过程中,我们还根据企业规模大小、生产工艺特点等因素,本着“简便、易行、实用、管用”的原则,因厂施策,不拘泥于形式,让双重预防工作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有机融合,比如平时在监督检查时了解到我县2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大都规模较小,多为家庭作坊式构成模式,人员较少,且员工整体年龄偏大,学历、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对电子网络设备不会操作,因此要求这些企业双预防只需要做好线下管理,注重实效,做好隐患排查整治就行,而不必生搬硬套必须连接线上信息化平台。
(五)标杆示范带动。在摸索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县积极总结提炼出《标杆企业创建及考评验收标准》,选择20家基础好、管理规范的小微企业作为第一批“标杆示范企业”,县应急管理局进行重点培养,重点帮扶;同时在标杆企业多次开展现场培训,把标杆企业的标准、制度、经验、管理方法复制、推广到其他企业中。
(六)服务执法并重。一是5-10月为工贸企业双预防集中推进时间,在此阶段主要以服务指导企业建设运用双预防系统为重点,加快推进工贸企业双预防建设步伐,形成“应建尽建、建用结合”的工作模式;二是加大专家技术帮扶力度。县应急管理局联合焦作市应科院成立帮扶小队,深入企业对一线员工开展专题教育培训,着重培养一线员工岗位风险“手指口述”、“事故假想”能力和危险作业“一备三查”规范要求,使员工能够了解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三是从11月份开始,开展双预防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查处一批不建双预防或仅仅为了完成任务“建而不用”的企业,在全县工贸企业中通报一批典型案例,大力开展警示教育,促进企业以案促改,以执法手段提升企业双预防运用实际效果。
二、齐抓共管,加快推进双重预防体系高质量建设任务
(一)政府层面。一是结合《温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温安委办[2019]7号)、《关于印发温县2020年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温安委办[2020]14号)文件、《关于印发温县2021年持续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温安委办[2021]12号)等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双预防示范县创建相关工作。二是按照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将全县所有小微企业分轻工、机械、食品、建材、纺织、制鞋、皮革、家具、纸制品、高风险、危化等11个大类,分类建立工作群,分行业类别依次召开推进会,每一家企业根据企业属地管理原则对应其所在的乡镇(街道),确保“谁家的孩子谁抱走”,解决监管盲区,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开展。三是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结合实际,建立企业(部门)、车间(班组)、岗位三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明确责任人、责任范围和自查频率,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实名制”。截至目前,已有480余家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组织机构。四是采取执法检查的形式加强对企业层面的双重预防机制宣传教育,对两家未建立或运用双重预防体系的企业进行了立案处罚,罚款金额2.9万元,以案警示,严格执法,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效果宣传教育到企业,从思想认识上引起企业负责人的重视。
(二)企业层面。一是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工作中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亲自安排部署。二是建立优化本单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责任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小组成员主要由相关职能部门和一线工作负责人担任。明确领导小组每个成员的工作责任,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相关资源。三是按照“逐级负责,专业负责,岗位负责,分工负责”的原则,对各个部门、车间以及班组的风险管控责任进行科学的界定,分解落实到具体的企业员工上,提高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三、工作成效
(一)通过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运行,企业在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中,做到了风险隐患“看得见、说得清、管得住”,通过绘制风险分布图、建立两个清单、一个告知(风险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岗位风险告知卡),做到从车间到班组再到一线岗位员工,每人一张风险隐患及岗位安全责任清单,员工看得懂、能记住,车间责任清、能管控。
(二)县应急管理局通过焦作市双重预防智能监管平台实现了对企业风险隐患数量和状态精准动态管控,对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开展、应急演练,风险隐患动态管控等情况实现系统跟踪,减少了工作任务量。
(三)企业结合手机APP信息交换方式,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管理形势,使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一个新的水平。
(四)通过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运行、对员工的专题教育培训和岗位风险告知卡的张贴,使岗位一线员工达到“手指口述”、危险作业“一备三查”要求,具备岗位“事故假想”的能力,能熟练回答本岗位职责、指出所在岗位危险因素、易导致哪种事故发生、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发生事故时如何处置。
通过以上措施,目前我县小微企业双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县856家工贸企业中已建成双重预防体系并与市应科院双重预防平台进行互联互通的企业达到了816家,互联互通率达到95.33%。62家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圆满完成了双重预防机制创建工作,并全部实现了双重预防体系线上、线下运行工作,其中4家危化品生产企业完成了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任务。
四、存在问题
(一)我县小微企业数量多,全县856家工贸企业中3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共480家,占比56%。这一类企业员工普遍年龄偏大,学历、能力水平较低,对网络、电子等设备不会操作,信息化系统运用水平较差,对于双重预防机制不能很好运用。
(二)部分企业认为双重预防机制是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的行为,并非企业自身需要,从而造成双重预防不能有效线上运行,存在运行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等问题。下一步需要加强引导,督促企业高效运行。
五、下步打算及工作建议
(一)将双重预防体系专项检查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凡进企业检查时,必查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进行严厉处罚,以高压态势倒逼企业建好、用好双重预防体系。
(二)加强双重预防体系教育培训力度。以焦作市应急管理局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平台为依托,宣传并帮扶企业连接市局系统,提升双重预防体系运行信息化水平,邀请焦作市应科院专家,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双重预防体系专项培训。
(三)开展双重预防智能监管平台网上巡查抽查工作。为推进企业双重预防机制高效持续运行,结合全市开展的双重预防智能监管平台网上巡查抽查工作,对企业智能监管平台应用和安全风险管控情况进行抽查,根据巡查抽查情况,及时将抽查情况反馈给企业,督促监督企业问题整改,完善双预防线上资料,提高企业双预防运用频次。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工作交流材料
范县应急管理局
2023年以来,在省厅、市局的正确指导下,范县应急管理局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贯彻落实省市文件精神,扎实推进省级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高质量建设试点单位工作,及时开展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和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活动,确保了我县工贸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一、双重预防工作
成立了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李国报任组长的范县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办)分管副职任成员。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范县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建设实施方案》。县安委办加强统筹,主管部门精心指导,县乡两级政府整体推进,各乡镇同步成立领导小组,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创建基础档案,积极推动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工贸行业选定了以小微企业数量多的濮城镇、张庄镇为试点先行乡镇,同步推进其他乡镇有序进行。
1、宣传发动营造深厚氛围。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李国报先后组织召开各乡镇分管副职、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小微企业双重预防建设部署会、推进会。各乡镇建立小微企业双重预防建设微信群,大力宣传双重预防建设中涌现出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提高了员工参与双重预防建设的主动性和安全意识。
2、压实乡镇属地管理责任。各乡镇聘请专家对小微企业双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服务,指导企业落实“一图三单、一题一卡、一企一档一码”建设,确保实现“三有、五化”,使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做到“看得见、摸得着、说得清、做得到、管得住”,确保指导达到预期效果。截止目前,全县工贸领域78家企业中规上企业双预防评估10家B级,3家c级。13家规模以上企业、10家规下企业已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选定试点,以点带面推动企业高质量抓好双重预防建设,建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企业,带动全县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上一个新的台阶。
3、聚焦措施落实。对重点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在前期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基础上,督促企业对照标准, 认真查找问题和不足,持续提升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质量。县安委办组织2个试点乡镇开展了小微企业双重预防建设观摩会,通过开展现场观摩,加强双重预防体系培训,为每家企业至少培养一个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明白人”。标杆引领,点面结合,先后组织开展全县双重预防建设观摩会2次,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建设氛围。通过组织实地观摩、座谈讨论等方式,对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标准和要求进行现场解说,对当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通过观摩学习、取长补短,调动了企业主动承担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责任的积极性。
4、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将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内容纳入集中执法检查和日常督导检查,建立“企业自查、专家排查、政府督查、责任追查”隐患排查模式。对应建未建、进展缓慢的企业增加执法频次,倒逼企业加快建设速度。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到日常督导检查中,坚持逢查必问岗位人员所在岗位的风险及处置措施,确保企业从基层岗位人员到企业最高管理者全员参与,让每一名管理者、每一名员工都掌握风险管控的关键措施,熟悉安全检查内容,掌握应急措施,达到真建真用发挥作用。
二、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根据省市专项排查整治要求,制定了《范县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5月16日召开了全县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切实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督促指导企业按照文件精神开展自查,深入分析在责任制制定、落实等方面的短板和弱项,边查边改。通过企业自查,共查出隐患160条,重大隐患13条,企业及时整改完成。
县应急管理局在专项治理行动中共检查企业61家,查出一般隐患542条,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61份,《复查意见书》61份,在整改期内全部整改完毕。
三、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工作
为了做好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工作,根据市局《关于开展 2023 年重点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企业实际情况,对有限空间专家指导服务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及时聘请专家对企业人员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知识培训,指导企业开展自查,对厂区内各类设施设备、作业场所逐一辨识,并建立有限空间台账,确保了有限空间作业治理工作扎实有效。
6月份县应急管理局聘请2名专家对工贸行业领域存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指导服务。对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通风设备、安全绳、检测报警仪等进行检查,确保各项设备设施正常使用。仔细查阅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台账,从业人员培训记录等资料,详细了解企业相关人员有限空间作业情况,并与企业负责人就有限空间作业情况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针对检查中提出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共检查涉及企业17家,查出隐患205条,县应急局及时下达限期整改文书,现已全部完成整改。
通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和双重预防建设,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实化、有形化。企业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安全风险管控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自主落实转变,隐患排查治理由政府部门行政执法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变,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效化解了重大安全风险,从源头上预防了事故隐患,确保了企业生产安全。
四、存在问题
企业隐患排查机制已经形成进展较好,但是风险辨识、管控的工作机制存在个别贯彻执行不到位现象。个别职工安全意识淡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不能真正辨识、防控风险隐患。
五、下一步工作
在今后工作中将继续深入推进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压实各层级安全责任,引导企业员工参与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的工作中来,抓风险防控,抓隐患排查治理。严格按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开展执法检查,及时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有效防范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范县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政府主导促落实、全面创建重实效
西峡县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构建双重预防体系,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发表“坚定不移保障安全发展,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重要讲话时提出要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西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全县工业企业多、监管行业多等特点,近年来把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执法作为重要抓手,把全面推进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强大引擎,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政府统筹、精心组织
企业生产安全是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根本保障,这是县委县政府形成的共同认识。自西峡县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5.17”事故以来,县委、县政府深刻吸取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工作目标,以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为抓手,全力提升安全生产整体水平。一是统一部署,明确目标。西峡县是一个山区大县,辖区企业依靠地方资源及老牌企业布局,逐步形成以冶金、汽车配件、保护材料、菇类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布局。县委、县政府结合地方工业企业特点,按照树立标杆、以点带面、各行业均有参考的创建标准,采取企业分批、分类、分规模的阶梯推进模式,组织辖区工业企业全面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先后组织召开全县工业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动员会和多次推进会,印发了《关于开展工业企业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通知》、《关于深入推进全县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西峡县产聚区小微工业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大、中、小、微型企业创建时间、目标任务、创建标准。二是广泛宣传、示范引领。在全县应急工作会议上,安排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率先完成并运行的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为各乡镇(街道)、安委会成员单位、100余家工业企业参会人员进行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报告,现场汇报风险辨识与隐患清单化管理排查情况,展示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化管理方法;组织全县县处级领导,各乡镇(街道)一把手、分管安全生产工作副职,各乡镇(街道)所属工业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人等1000余人,进行《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知识讲座,切实消除了企业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认识不深、动力不足、相互观望思想。三是突出重点,标杆带动。通过深入调研,选定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西峡龙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飞龙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西峡县众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西峡县内燃机进排气管有限责任公司、西峡县西泵特种铸造有限公司、河南省西保冶材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通宇冶材集团有限公司、西峡龙成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河南瑞发水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仲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规模较大,生产工艺相对复杂企业作为全县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首批创建企业,在冶金、有色、机械、建材、轻工行业中起标杆带动作用。同时将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纳入地方企业监管信息,作为企业税收减免、荣誉获得、政策扶持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四是扩大影响、全面铺开。通过宣传培训,现场观摩等方法,组织产聚办、工信局、应急局及各乡镇(街道)分管负责人、安全专干,100余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召开全县产聚区小微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双预防体系建设推进会。印发了《关于印发西峡县产聚区小微工业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形成辖区政府宣传、主管部门推进、应急管理局督导的创建模式,共同推进中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创建工作。
二、部门联动、合力推进
按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均制定了本部门创建方案,明确了专人负责,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通过乡镇(街道)属地管理、宣传发动,产聚办、工信局行业监管、指导推进,应急管理局综合监管、从严执法,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双重预防建设局面。一是持续推进、培养专干。定期由应急局组织召开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会,及时掌握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先后邀请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鸿延传感信息有限公司,江苏中安联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洛阳宜安通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为创建企业进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专题培训5次,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时代背景、建设目的、开展方法、重点任务、创建流程等方面进行讲解,确保为每个企业都培养一个双重预防体系创建明白人。二是服务指导、规范创建。应急、工信、产聚办等部门多次深入企业,向企业负责人讲解双重预防体系的先进管理模式、运行方法、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增强了企业负责人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认识;向企业发放600本《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指导手册》、《河南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河南省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导则》(试行)等文件,对标创建。三是互检互学、提高质量。为有效推进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进度,促进辖区企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今年以来多次组织产聚办、工信局、应急管理局及100余家企业相关人员,对先期创建的企业进行互检观摩。通过听、查、看、谈等方式,对企业基础管理、现场管理、风险辨识分级、风险隐患清单、管控措施等双预防体系建设内容进行观摩。通过观摩+讲评模式,达到考评一家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提升了企业双重预防创建的质量和效率。四是实时监管、在线监测。抓住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契机,先后申请款项320余万元,县应急局建立了智慧安监部门监管信息平台,成功将辖区工业企业双重预防信息化数据接入,实现了企业风险分级在线查看、隐患排查实时监管,通过大数据为县委、县政府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提供重要依据。
三、企业落实、全员参与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自我约束、自我纠正、自我提高,切实解决想不到、管不到、治理不到,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通过县委、县政府及各部门的宣传、培训,使企业负责人深刻认识到企业是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主动加强领导、细化任务、开展创建。一是企业重视、组织有力。企业总经理直接管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在创建过程中给予人、财、物全面保障。在创建工作中,抽调有安全生产知识基础的精干力量,组建双重预防体系创建专班,专职从事创建工作,在双重预防体系创建工作中,给予资金支持。例如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创建以来,共抽调28人专职从事双重预防体系创建工作,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制作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岗位风险告知卡、厂区、车间四色图等版面1300余块,制作应急处置卡3000余个,达到人手一份。二是专家指导、全员参与。在风险辨识工作中,提出了“每位员工都是安全责任人”的管理理念。邀请专家培训辨识方法,由车间班长组织,由下而上进行风险排查,通过反复辨识、研讨、多次甄别,慎重确定风险点,制作隐患排查治理清单。例如飞龙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全员排查,共排查作业活动22类233项风险,设备30类216项风险,有效避免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三是落实奖罚、速建速用。形成总经理统一领导、单位全面负责、员工广泛参与的信息化监管共同责任网络。组织班组长以上各级员工,开展双重预防体系专项知识培训,信息化监管平台操作培训。利用双重预防体系奖惩制度,督促员工熟练使用手机端APP排查上报安全隐患。例如西峡县众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目前已下载手机端APP员工150余人,每月每人设置50元手机端APP使用情况奖惩,督促信息化管理平台有效运行。
自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开展以来,西峡县已初步实现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三个覆盖、两个延伸、一个不变”。目前,全县高危企业全覆盖,规模(100人以上)企业全覆盖,11家非煤矿山(4座尾矿库)、86家危险化学品企业(84家加油站,1家生产企业,1家经营企业)全覆盖。
汇报完毕。
示范引领 真建真用
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柘城县应急管理局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柘城县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近年以来,柘城县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认真落实《河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进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豫安委办〔2020〕60号)和《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通知》(豫应急办〔2023〕33号)要求,以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有效管控各类风险,闭环整改问题隐患,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2023年,柘城县被河南省应急管理厅确定为省级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高质量建设试点单位。
一、领导重视,积极推进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柘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听取专题汇报,先后到各行业领域企业开展调研并现场办公,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建立工作机制。每月召开调度会,及时动态掌握企业建设进度,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建设工作。
三是明确目标任务。年初,县安委办印发了《关于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通知》,对工作目标任务、建设范围、工作重点以及工作要求进行了明确。
二、超前谋划,科学布局
一是构建信息化监管平台。县应急管理局在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上积极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对接,多次就建设方案、功能等方面开展研究讨论。全县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化监管平台已基本上实现了集安全生产一张图、执法检查、隐患排查、风险管控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监管平台。县应急管理局指定工作人员每天对医药化工、劳动密集型等重点企业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网上巡查,发现问题立即联系企业负责人进行处理。
二是开展集中约谈。县安委办联合县纪委监委先后2次组织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集中约谈,要求第三方服务机构力戒形式主义,结合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实际,加强风险分析研判的指导服务,科学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建设过程中要采用简便直观的方式,组织全员参与,加强企业员工应知应会基础知识学习和掌握,达到明确各自岗位风险和隐患的管控及治理责任,紧急情况处置措施和程序,精准到最小单元,到岗到人。
三是部门协同推进。积极协调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召开推进会、现场会,共同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教体、民政、住建、城镇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分别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化平台,最终实现与县双重预防信息化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三、示范引领,提质扩面
一是明确责任。2018年3月,县应急管理局成立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科室具体负责。县安委办牵头建立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制定解决方法。
二是试点先行。在危化和工贸行业选定了以双鹤药业、力量钻石、宁丰木业等公司做为试点先行企业,随后在全县各行业领域推进。2021年选定施诺德钻石为小微企业试点单位,随后在县高新区推广试点经验;2023年选定慈圣镇、远襄镇、双河街道为小微企业双预防试点乡镇,同时,县应急管理局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督导检查,督促指导小微企业立足自建,建设中坚持“简便、易行、科学、实用、管用”原则,按照“一图三单、一题一卡”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实现“三有、五化”,使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做到“看得见、摸得着、说得清、做得到、管得住”。
三是提质扩面。安委办加强统筹,主管部门精心指导,县乡两级政府整体推进,企业真抓实干。目前,已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双重体系建设全覆盖,建成企业基本实现了“五有”标准并完成了效能评估;民政系统所有敬老院、医疗卫生系统所有二级以上医院、所有城镇燃气企业、所有在建工地和水利项目均已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并正常运行;166家小微企业按照简便实用原则完成建设。
四、压实责任,严格考核
一是加强督导。充分发挥县安委办综合协调作用,先后向交通运输、住建、商务、民政、教体、市政等10余个部门下达督办函,工作专班对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建设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对于进度缓慢的行业部门,由县安委办组织约谈。
二是加强考核。将构建双重预防体系纳入对乡镇(街道办事处)、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每月进行考核排名,全县通报。
三是严格执法。将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内容纳入集中执法检查和日常执法检查,建立“企业自查、专家排查、部门抽查、政府督查、责任追查”隐患排查模式和跨行业、跨部门安全生产联合执法行动模式,倒逼企业加快建设速度。对未依法履行主体责任、风险隐患管控排查不力、存在违法行为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罚。如,腾飞皮革,因风险辨识不精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不规范、建用脱节,被县应急管理局责令整改并罚款2万元。
各位领导,同志们,构建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部署,是新形势下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治本之策。柘城县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市要求和其他县市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切实做到关口前移,把风险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挺在事故前面,把风险当隐患来抓,把隐患当事故来抓,进一步细化完善工作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定“路线图”、“时间表”,坚决筑牢安全生产两道“防火墙”。综合运用现场检查、人员询问、应知应会考核、现场演示等多种方法,重点检查体系运行情况,风险排查、辨识和管控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和考核奖惩等关键环节落实情况,通过责令整改、行政处罚等执法手段,确保查到症结、罚到痛处、倒逼企业加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工作交流材料
郸城县应急管理局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安委会的精心指导下,郸城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积极探索“便捷高效、规范运行、智能信息、常态长效”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紧紧围绕“五个突出”、做到“五个结合”,强力推动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取得一些效果。
我们的主要做法概况起来就是“五个突出”和“五个结合”:
一、五个突出:聚合力、促提升、强氛围、助落实、成长效
(一)突出政府引导,凝聚强大合力。郸城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坚定不移地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把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为标本兼治的重要抓手,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的双预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办法、奖惩措施、联席会议制度、建设管理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分管副县长分包重点行业领域职责,并制定各行业部门工作规范、实施细则,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为有序规范推进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示范引领,全面推动提升。郸城县采取“典型引路、重点突破”的方法,在重点企业先行试点,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抽调精干力量“1对1”进行指导帮扶,通过座谈交流、上门培训、专家点评、现场模拟等方式,让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迅速进入角色,尽快熟悉“双体系”建设的内涵,把握“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让企业少走弯路,加快了推进步伐。依托示范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总结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经验,为全面推广趟出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三)突出广泛宣传,形成浓厚氛围。郸城县利用电视专栏、电子显示屏、社区宣传栏等多种方式,普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理念,先后举办了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安全生产监管干部综合素质提升班、安全生产双预防建设业务能力提升班,重点对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进行详细解读,引导广大生产经营单位、一线员工积极投身创建。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指导企业开展全员培训,让一线职工熟练掌握本职岗位风险及应对措施,熟练掌握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基本方法,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推动、社会支持、企业全员参与的浓厚创建氛围。今年以来,组织召开培训会、座谈会等30余场次,组织岗位测试120余次,发现岗位缺陷、能力不足、处置不妥等问题1600余项。
(四)突出执法跟进,强力推动落实。郸城县坚持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纳入对企业执法检查的必查内容,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对该建不建、推动不力的企业,依法处理。去年以来,曝光、约谈、联合惩戒企业18家,责令停产15家,立案69起,公布典型执法案例4个,罚款31.22万元,有力推动了双重预防工作的开展。在检查中,按照“逢查必考”的原则,执法人员采取分批次随机抽样的方法,围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有关知识,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进行现场测试,进一步强化了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业务知识水平。
(五)突出机制创新,确保常态长效。郸城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九个规范性文件,通过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双预防建设,制定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奖励办法》,县财政设立200万元专项奖励基金,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对工作成效显著、创建任务完成质量高的企业进行奖励。将企业体系建设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工作开展不力的纳入失信行为“黑名单”管理,在其新增项目的核准、土地使用,减免财税政策扶持等方面落实惩戒措施。同时,加强示范企业日常考评和监管,严防“过关搁浅”现象发生,对工作不能持续、不能深化的企业,及时退出示范企业行列。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激励和约谈警示,促进全县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扎实开展。
二、五个结合:学先进、助实践、强监管、促融合、抓实效
(一)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在具体工作中,郸城县为开拓思路,避免闭门造车,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各行业部门和有关企业负责人多次到洛阳、焦作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吸取先进工作经验,为全面推进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同时,聘请专家和中介机构参与,发挥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撑作用,引导企业规范化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二)坚持安全理论与岗位实践相结合。郸城县指导企业把安全生产理论付诸于安全生产全过程实践,把深奥复杂的理论演变成岗位上的务实操作。郸城县金丹乳酸公司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双预防管理团队,引进专家技术支撑,全面分析、排查、研判各类风险点,落实四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风险管控责任体系,形成了动态化的管控制度,解决了企业员工不会做、不知道怎么做的问题,避免发生“格式化、模板化、形式化”和“两张皮”的现象。
(三)坚持安全管控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郸城县建立企业双预防信息系统,搭建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政府监管平台,依托手机APP,实现使用信息系统动态管控。并设立专门模块,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拍有奖活动,鼓励员工参与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监管部门通过智慧平台对隐患整改进行跟踪验证,实时监控隐患整改情况,搭建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政府监管平台,实现了安全生监管全覆盖、无死角。今年以来,全县企业员工参加排查隐患82000余人次,随手拍查出隐患32100处,真正把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双重预防”与标准化建设相结合。郸城县将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与企业标准化建设统筹布局,作为标准化企业申请认证的前置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对没有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并有效运行的企业,不得申请标准化达标等级认证。目前,全县标准化企业已经全部开展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现了“双重预防”与“标准化”建设的深度融合。
(五)坚持统筹推进与及时纠偏纠错相结合。郸城县坚持把“实际效果”作为检验建设成败的唯一标准,不断完善、不断纠偏、不断创新,真正体现出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在推进过程中,不盲目、不冒进、不搞一刀切,成熟一家、验收一家,不求数量,严把质量。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认识不到位、理解有偏差、落实有差距的企业,注重加强指导,筑牢思想基础,提高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实效性。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 按照“五有”要求,推进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企业要做到“五有”,即要有企业(单位)主要领导负责、专业安全机构支撑、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要有横向到边的全覆盖的风险辨识分级管控体系,要有责任明确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要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化平台,要有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做到“五个坚持”,扎实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要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示范带动,坚持专业特色,坚持先易后难,坚持破解难题,坚持政府主导,确保全县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三)持续推行信息化系统建设。着力加快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化系统建设,要求企业通过信息化系统将所有风险信息直接纳入隐患排查中,解决隐患排查无依据、盲点、盲时、盲区等问题,做到隐患排查全覆盖、隐患治理零容忍。
(四)加强执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在执法检查中,将不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或体系不正常运行作为执法检查内容,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对不重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企业加大执法力度,增加检查频次。
郸城县将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措施,积极探索建立风险隐患管控、排查、处置工作常态化机制,从源头上提高防范事故能力,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全省全市和谐稳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