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六安”举措 创建安全西峡
近年来,西峡县应急管理工作聚焦防灾减灾救灾出智出力、聚焦防汛抗旱担当担责、聚焦安全生产精细精致、聚焦应急管理重实重效,全县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总体稳定。重点推进“六安”举措:
(一)责任促安,努力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相继下发了《关于调整西峡县安全生产委员会机构名称和组成人员的通知》《关于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通知》《西峡县安全生产职责清单》等文件,率先在全市将县政府安委会调整为县安委会,做到“党政同责”全覆盖、“一岗双责”全覆盖、“三个必须”全覆盖、“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安委会主任”全覆盖、“安全生产部门定期向本级纪检组织部门报送安全生产情况”全覆盖,目前,全县共建立安全生产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19个,三级网格299个,四级网格2849个。全县已初步形成安全生产处处有人看、事事有人管良好局面,有效确保了安全隐患动态清零,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二)科技兴安,努力构建安全科技支撑体系。为加快提高全社会对科技兴安重大意义的认知度,按照河南省应急厅应急指挥平台(硬件)建设相关要求,县应急管理局作为承办单位,多措并举,积极筹建,西峡县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完工并顺利投入使用,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通过企业端,企业可以在线实现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自纠、行政执法信息查询、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查询等功能。二是通过政府端,可以实现全县企业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监管等功能。三是通过移动端,应用软件逐步实现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由“人防”到“技防”等功能。应急指挥中心建成以后,西峡县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得到进一步提高,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有力推动了全县安全应急防控大格局的形成。
(三)治本强安,建立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一是建立“快速反应、演习救援”应急机制。扎实推进县级“1+4+3”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目前,19个乡镇(街道)均成立了应急服务站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委员会,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提升。二是建立“会议-协调-督办”工作机制。“会议”就是每月26日召开安全生产月例会,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先后召开月例会8次研究应急管理工作,共排查治理639项一般安全隐患。“协调”就是建立全县应急管理协调议事工作机制,从相关成员单位中抽调了7名正式在编人员,充实到县安委会工作,并购置了集中办公设备,切实提高了安委办统筹协调能力。“督办”就是县委县政府督查局和县安委会办公室联合对全县各级各部门应急管理工作实施督办。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督查局、应急管理局对全县应急管理工作开展了8次集中督查,共发送周通报、日通报累计58期,推动全县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建立“县-乡-村-企”四级联动机制。在县级层面,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县安委会主任,县委常委和各副县长担任安委会副主任,强化领导责任,树立工作权威。在乡镇(街道)层面:全县19个乡镇(街道)都成立了应急服务站,乡镇(街道)党委成员担任分管领导,配备3名专职工作人员和1名灾害信息员。在村级和企业层面:全县299个行政村(居委会)均配备了1名以上专兼职安全员和灾害信息员。实现了应急管理系统机构改革全方位理顺、职能交接无缝隙衔接,应急管理能力全面得到提升。
(四)依法治安,努力完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一是局队合一,增强执法力量。实行“局队合一”体制,以县应急管理局名义统一执法,成立三个执法中队,将全县划分为三个片区,实行扁平化执法,切实提高县级执法的质量和效能。二是加大投入,强化执法保障。在原有公务用车基础上,向县政府申请购置执法车4辆,用于日常执法工作。并配齐执法记录仪、电脑、便携式打印机、录音笔等执法设备,切实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三是全员培训,提升执法能力。邀请县司法局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开展县应急局全员执法培训,强化执法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升全体持证人员的业务素养和专业技能。四是强化监管,形成执法震慑。按照2023年执法计划,目前,已累计检查工贸、危化、矿山等企业437家,立案11家,行政处罚11家,均未出现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五)投入保安,确保应急物资有备无患。一是不断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将生活类救灾应急物资分为被服、安置、装具3大类,25个品种10000余件;采取实物储备与协议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采购、储备、轮换和日常管理。今年以来,争取到2022—2023年中央冬春救灾资金773万元,目前已全部发放到位,救助受灾群众57693人。二是不断提升基层应急能力。扎实有序做好全县2018年到2022年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采集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信息采集上报工作进行指导,共采集信息1900条。依照抗震设防工作要求,配合省市,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建筑物抽样调查工作,乡镇三办完成20个抽样数据。对重阳、桑坪、气象局三个地震预警台进行运营维护,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作的针对性。三是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一是加强队伍人数,提升应急处置。我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新增12名应急救援队员。二是丰富队伍层次,实现优势互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与县、市级专家队伍建设相结合,以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的层次性。三是鼓励合作共赢,筑牢救援基础。与各应急救援队采取服务合同的形式,进一步牢固救援基础。
(六)文化助安,努力提升全民安全意识。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了以“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和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全县共3万余名群众参加了现场活动,5000多人参加了安全生产知识竞赛,6000多人观看了安全文艺演出,张贴、悬挂安全生产标语600多条,4000多人参加了安全生产知识培训,2000多人观看了安全生产警示片,散发各种安全生产宣传资料20000余份。在活动期间,县应急管理局会同消防救援大队、教体局等单位同时组织开展了防灾减灾宣传“五进”活动。通过开展防灾减灾主题班会、防灾减灾应急演练、自救互救技能演练、灾害逃生体验、校园地震避险疏散演练、减灾知识竞答等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广泛营造“防灾减灾、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群众应对灾害的能力,增强了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行动起来,排查灾害风险隐患,开展防灾减灾活动,不断提升综合减灾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去年以来,西峡县先后荣获2022年度全省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应急救援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森林防灭火工作先进集体、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先进集体;并得到了国家矿山局的充分肯定,致信西峡县人民政府予以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