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个极限 守牢安全底线
方城县开创应急管理新发展格局
编者按:“四敢精神”,即2022年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四个极限”,即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于2023年2月8日在邓州市调研时提出的,“以极限思维,做极限努力,尽极限责任,创极限奇迹”。2023年3月2日,南阳市召开“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要求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弘扬“四敢”精神,践行“四个极限”,大转观念、大提效能、大促发展,坚决完成“保8争9”年度目标任务,奋力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全国百强城市中不断争先进位。
方城县大力弘扬“四敢精神”,践行“四个极限”,解放思想、加压奋进,真抓实干、快抓快做,以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为抓手,全力提升安全生产管控能力,加快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方城建设现代化市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应急力量和应急智慧。近年来,方城县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和因灾亡人事件,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弘扬“四敢”精神,用极限思维“闯”
方城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常议常抓。一是逢会必讲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工作,及时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工作决策部署。今年以来,县委常委会3次、县政府常务会8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内重大事故灾害教训,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召开全县安全生产专题会议19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安排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安全生产工作,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组织事故灾害风险会商研判会议23次,研究部署安全生产、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低温雨雪冰冻等防范应对工作。二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纳入2023年度全县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通过系统深入学习,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树牢忧患意识、底线思维,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实现本质安全。三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眼睛睁得大大的警觉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书记、县长现场办公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查,“双节”“两会”“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亲自带队对重点领域、关键部位进行明查暗访。今年以来,书记、县长共督导安全生产工作11次,各副县长每月不少于1次对分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查。四是充分利用全县重点工作周调度会,及时通报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进度,县委县政府督查局对安委会成员单位和19个乡镇(街道)进行月考评排名,并纳入年终考核成绩,倒逼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见效。
提升“四敢”能力,以极限努力“为”
方城县坚持重点工作干出彩、日常工作运转好、底线工作不出事、目标任务争一流,创造性、系统性、高效化、具体化、高质量落地落实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面筑牢安全生产屏障。以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为抓手,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河南省50条和南阳市60条具体措施,强化安全监管,全面守牢安全生产红线底线。一是持续加大隐患排查整治。聚焦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城镇燃气、经营性自建房、特种设备、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实行“领导+专家+专班”方式,采取“专家查隐患、部门严执法、政府履责任”监管模式,督促推动企业落实落细安全生产工作措施。今年5月份以来,全县共排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250余家,排查出一般问题隐患2890余处、重大事故隐患41处,建立了重大事故隐患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时限,实现了问题隐患闭环管理、动态清零。二是坚持跟踪问效抓落实。成立由应急、消防、交通、住建等部门组成的6个督查组,采取“领导+专家”的督导检查形式,每月对19个乡镇(街道)和24个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一次全面督查,精准查找症结,对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交办、督办、通报等方式,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坚持重患必停。三是落实安全生产隐患举报奖励机制。在全县非煤矿山、危化品、工贸等高危企业竖立“12350”安全生产举报标志200余块,持续拓宽举报宣传渠道,鼓励社会公众通过市民热线、部门举报热线和网站、来信来访等多种方式,对安全风险隐患、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建立健全吹哨人制度,激发社会各界关注安全生产,切实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四是推进双重预防体系提质扩面。坚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的安全生产源头治理模式,按照“政府引导、部门推动、企业落实”和“示范引领、全面推动”的工作思路,坚持“简便、易行、实用、管用”原则,全力推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目前,全县160家高危行业和重点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已实现“全覆盖”,正在向小微企业推进,极大提升了企业自身排查隐患、预防风险的能力。五是优化安全生产网格化建设。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印发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通知》,利用网格压紧压实压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充分发挥网格化社会治理作用,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将四级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融入全县“多网融合、一网统揽”的“全科”网格中,优化网格设置,调整网格结构,建强网格队伍,持续推动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划小、关口前移、力量下沉、重心下移,共设置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45个,三级网格1204个,四级网格8198个。坚持定期检查制度,按照一级网格每月、二级网格每旬、三级网格每周、四级网格每天的频次,对网格内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今年以来,通过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处、一般隐患1350余处,全面做到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践行“四敢”担当,靠极限尽责“干”
方城县始终把争一流、争第一、创唯一体现在安全生产年度目标完成上,体现在重点工作突破出彩上,体现在企业和群众满意度提升上,体现在实现全年全域安全上。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加快构建“大应急、全灾种”自然灾害防治体制机制,不断夯实筑牢韧性城市基础,为市域副中心建设提供坚实安全保障。先后印发《中共方城县委办公室 方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通知》和《方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全县应急管理体系的通知》,持续优化县级“1+4+3”、乡镇“1+5+3”、村级“1+2+2”应急管理体系,完善了全县应急管理体系“1+14”专项应急指挥部;修订了《方城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12个县级预案,完善了“1+N+X”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县级应急救援队伍4支324人,矿山救援专业队伍1支31人,乡镇级应急救援队伍19支1120人,村级应急响应队569支11380人,社会救援队伍(蓝天救援队)60人,形成了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专业和社会救援力量为协同、群众性应急力量为辅助和基础”的覆盖城乡的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各种类型应急演练150余次,参与人员18000余人,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锻炼队伍的“应战”能力。储备了包括卫星电话、对讲机、大功率发电机、大型移动照明设备、冲锋舟、橡皮艇、无人机等应急抢险物资,完善了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立589人的县乡村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强化了灾害救助体系。以县级行政区划图为母版,绘制防汛重点部位(风险隐患)分布图,竖立了方城县2023年防汛抗灾倒计时警示牌,严格按照“123”“321”防汛工作要求,成功应对14轮强降雨过程,无因灾亡人事件发生,灾害经济损失2.17亿元,已通过全国自然灾害信息系统上报。
突出“四敢”导向,尽极限奇迹“创”
方城县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三管三必须”要求,厘清全县安全生产职责清单,扬优势、固底板、锻长板、成高原,锚定目标争一流,敢为善为求突破,不断创新探索实施科学有效的新工作模式,强力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一是县委、县政府“两办”联合下发《县处级领导联系指导非煤地下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试行)》《县处级领导联系指导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试行)》和《方城县政府领导干部2022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清单》等高规格文件,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推动全县露天、地下非煤矿山以及基层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等责任落实,为建设南阳市域副中心城市、郑宛门户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二是采用以会代训、观摩学习、警醒谈话等方式,督促企业负责人自觉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抓好企业自查自纠,建立从法人到一线员工的全员安全责任清单,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三是以南阳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为引领,以南阳市级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创建为载体,以深入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划转县卫健委、市场监管局30个编制,充实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队伍,设立单独办公区域,补充各类安全执法装备,完成了南阳市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县各项任务,成功创建了作为全县唯一一个县直部门的南阳市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通过厘清安全生产审批、监管、执法三方责任,探索创新了“审监执无缝闭环”监管执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委统筹、三责分立、信息共享、良性互动、执法规范、科学运行的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新路子,实现了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零投诉、零举报、零复议、零诉讼”,使得企业“服管、服改、服罚、服理、服气”。“审监执”经验模式先后在2023年河南省应急管理信息第9期(省辖市专刊第3期)推广学习、在2023年4月26日第1481期中国应急管理报上推广。2023年8月15日,“审监执无缝闭环”新模式在国家应急管理部政策研究第7期刊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