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人大政协提案公开

索 引 号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2023年04月05日
标  题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310603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人大政协提案公开 豫应急字〔2023〕3号 发布时间 2023年08月28日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
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310603号提案的答复

人大政协提案公开 豫应急字〔2023〕3号

苏公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应急通信体系建设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省应急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根据省应急厅职能及应急通信体系现状,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自2018年11月挂牌成立以来,省应急厅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同时,持续推进应急能力提升,应急管理预案体系、指挥体系、救援体系、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建成“空、天、地”一体的应急通信体系。

  一、高度重视,全面夯实应急通信基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分管领导为负责人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把应急通信工作纳入《河南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2019-2022 )》《河南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明确牵头部门,细化工作时限,统筹规划厅本级及全省应急通信建设工作。二是积极争取支持。在省财政的支持下,我厅实施了应急管理指挥系统项目,建成省级指挥大厅、会商室、动中通中型指挥车1辆、静中通大型指挥车1辆。2020年4月,我厅接收原省政府应急办应急卫星地面关口站1套,接入国家应急卫星通信网,在全国率先建成二级网管站,郑州、洛阳、南阳等15部卫星远端站相继入网,按时参加点名测试。三是注重挖潜提质。基于10段专网的视频调度会议系统已实现省、市、县三级贯通,同时根据应急管理部要求,有序推进全省20段应急指挥专网建设,为全省应急管理部门视频调度指挥提供双网保障。四是着力布局全省。印发《河南省市、县应急指挥平台(硬件)建设方案》和《关于加快推进应急指挥平台(硬件)建设的通知》,指导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指挥通信网络建设。2022年汛期,以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名义下发《关于印发防汛物资储备品种及配备标准参考清单的通知》(豫防办〔2022〕58号)《关于做好天通卫星电话配备工作的通知》(豫防办〔2022〕91号),要求各级配备应急通信器材。五是加强横向通联。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通知》(豫政〔2022〕11号)要求,有序推进和消防、水利、自然资源等有关单位的视频会商直连,保障好省委、省政府领导在灾害应对和事故处置时的指挥调度。六是建设窄带专网。2020年,启动全省应急指挥窄带通信网建设调研,编写方案,2021年9月建成省级核心网。截至目前,商丘、周口、三门峡等14个地市级基站已通过省级核心网接入全国370MHz窄带通信网。

  二、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应急通信保障

  我省应急通信工作基础弱,底子薄,应急厅坚持边建设、边应急,圆满完成了各项应急通信保障。一是圆满完成固始县史灌河防汛通信任务。2020年7月,我省信阳市固始县汛情严重,省厅迅速组织应急指挥车、宽窄带自组网、卫星电话、无人机等应急通信设备,冒雨抵达史灌河蒋集水文站大堤,向指挥中心实时发送了洪水过境视频信息。省领导在指挥车上组织了视频会商研判,视频查看了部分水库水位和泄洪情况。二是全力保障“21·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指挥救援。2021年7月中下旬,河南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道路房屋毁损、通信电力中断、城市严重内涝,省厅迅速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调派发电车保障指挥中心机房供电,协调省通信管理局安排移动通信车到达省厅,确保公网覆盖。7月21日、22日,省厅向应急管理部紧急请求,调派翼龙无人机空中应急通信平台到巩义市米河镇、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为现场救援人员提供了“白名单”通信支持和视频监测,也为灾区人民向亲人报平安提供了帮助。此外,还通过天通卫星电话、系留式升空基站等装备为全省应急抢险提供了通信保障。三是大力配合演练拉练。2022年5月26日,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河南应对特大洪涝灾害综合演练在厅指挥中心举行,演练按照水利工程、城市内涝、尾矿库等7个场景分别在郑州、开封等地展开,演练期间,全省应急通信指挥畅通,现场音视频保障良好。此外,还保障了应急管理部在洛阳举办的尾矿库应急处置等演练。四是保障日常视频会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障应急管理部、省委、省政府及厅本级对下的视频会商、视频点名、370MHz窄带点名,仅2022年就完成保障810余次。其中,每天9时对各地市进行视频点名,每周连接应急部、省政府等点名,每月进行直连县区测试,以确保在突发险情的状况下,省厅直连县区进行会商调度、应急指挥。

  三、补弱固强,持续提升应急通信能力

  前期,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对标实战需求和省委、省政府要求,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正如您在提案中所指出:一是基础建设依然薄弱。受经济发展条件限制,各地对应急通信的投入不尽相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依然存在,通信装备数量不足,手段不够丰富。二是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应急管理系统起步晚,底子薄,既缺少应急通信高技术人才,也缺少基层运维支撑队伍,客观上影响了通信保障效能。三是各类资源统筹不够。我省应急通信体系按照应急管理部统一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受建设规划、开放权限、技术体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融合公安、消防、水利、社会力量等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应急管理部的安排部署,紧盯我省应急通信短板弱项,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稳步推进通信能力提升项目。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灾后重建项目“三年规划,两年完成”的总要求,今年应急通信装备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布局“1+6+N”应急指挥通信体系建设(即推动1个省级指挥中心、6个区域性综合救援保障基地和N个市级救援分中心),同时加大督促指导力度,要求市县完成配套建设,组织运维力量,年底前完成安装、试运行。二是完善全省应急通信保障机制。牢固树立“应急就是应战”理念,完善省厅通信保障机制,指导市、县各级建立通信值班值守、装备管理、点名拉练等制度,确保各类通信装备完好堪用,通信队伍保持战备状态。三是加强应急通信队伍建设。以遴选招录、外送学习、集中培训等方式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全系统通信专业素质;通过购买服务、内部转任兼任等方式,建立各级通信保障队伍;开展通信专业大练兵,练技能、练预案、练协作,做到人装协同,快速出动。四是统筹社会通信资源。加强和通信管理部门沟通,保障前、后方指挥部在“三断”情况下的公网通信;利用应急指挥专网建设契机,探索和公安、消防、水利等部门的通信贯通;依托无线电管理部门,了解我省私有无线电台底数和分布情况,研究纳入应急通信社会保障力量的可行性。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应急通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欢迎继续为我省应急通信和应急管理事业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单位:河南省应急管理厅科技和信息化处

  联 系 人:姚凤岭

  联系电话:0371-65919752

  邮政编码:450000

  2023年4月5日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