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地方应急

【打印】

【字体:

商丘:防范应对台风“杜苏芮”有力有序有效

时间:2023-07-31 来源:商丘市应急管理局 分享:

  7月28日至30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商丘市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商丘市全力以赴做好防范应对各项工作,没有出现险情,没有发生群众伤亡,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落到实处。

  商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台风“杜苏芮”的防范应对工作,市委书记李国胜、市长摆向阳分别做出批示,本着“大汛小汛按照大汛防范,大灾小灾按照大灾应对”的原则,提前进行安排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应对,严格落实“123”“321”防汛工作机制,强化统一指挥,加密监测预警,抓好重点防范,及时转移避险,牢牢守住防汛“金标准”,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指挥体系到位。7月28日,市县两级全部启动了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同时全面启动市县乡三级调度应急指挥体系。7月29日至30日,强降雨期间,市长摆向阳驻守市防汛指挥中心,坐镇指挥,统一调度。7月26日至29日,市长摆向阳、常务副市长薛凤林、副市长潘峰轮流主持召开防范应对台风专题视频会,安排部署防御工作;副市长高大立在市防汛指挥中心现场随机调度防洪工程,检验指挥机制和应对能力。全市自28日零时起市县均有一名政府领导24小时驻守本级防指,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各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在岗在位。市县乡三级239名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86名重点防洪工程防汛行政责任人,坚守岗位,履行职责。

  预警预报到位。气象部门密切关注这次台风降雨过程,加强递进式、滚动式气象预报,连续发布预警信号和天气信息24期,适时更新台风最新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预警。应急管理部门及时将预警信息向社会进行公布,并通过全市12559名灾害信息员直达基层,进行安全性提醒。

  重点措施到位。全力做好城市内涝应对。中心城区对20处易积水点进行改造,清掏雨水收集井4000座,对15座泵站和120座沿河闸门进行设备调试,清淤疏浚管网143公里。全市80个在建工地、33个建筑深基坑、340多个地下空间进行排查,落实地下空间挡水沙袋、挡水板等应急措施。387名城镇下穿式立交涵洞、易积水点责任人24小时值守,视积水情况适时封控。强化水利工程调度防守。全市水利工程提前进行预泄,为迎洪腾出空间。185名水库、水闸“行政、技术、管理”责任人,384名小型水利工程责任人,4905名县乡村三级“河长”,全部坚守岗位,巡库巡闸巡堤。加强农田渍涝防御。组织农业农村部门对田间沟渠进行排查治理,对低洼易涝地块乡村落实排涝设备,及时抽排。消除高空坠物隐患。台风影响期间,全市塔吊、高支模等建筑作业全部停止,涉山涉水旅游景区关停,户外广告牌进行加固。抓牢安全生产。对重点高温高压化工企业,提前发出提示函,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避险安置到位。防汛紧急避险点进行安全检查环境整治,落实紧急避险的人员物资设施准备,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行动不便的病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逐户对接责任落实,一对一转移避险措施。全市7个县(市、区)75个乡镇(街道)提前避险转移群众1505户、2443人,均妥善安置。

  预置力量到位。全市预置专业救援队伍136支6374人,同时,乡级应急救援队和村级民兵应急救援队,备勤待命。预置应急发电车、排涝车、水陆两栖车、橡皮艇、挖掘机、铲车等装备设备,遇有突发险情灾情,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值班值守到位。严格执行24小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和雨水情信息,落实预警“叫应”机制,各县(市、区)和市防指成员单位保持与市防指的信息畅通,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和降雨实况,用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台风影响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