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人大政协提案公开

【打印】

【字体: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
对省第十二届政协第五次会议
第1250144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2-12-29 来源:办公室 分享:

尊敬的潘伟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自然灾害预防与排除险情的提案》收悉,我厅高度重视,组织相关处室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正如您在提案中所指出的“极端严重的自然灾害,其后果十分严重,不仅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往往还会将十几年的基建成果清零,将我们多年的努力毁于一旦,群众的家庭、市政的公共设施、以及工农业生产都会受到重大影响,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地步。”省应急管理厅将根据您提案中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开展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落实灾害风险清单式管理;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升干群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强化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提升全灾种风险监测预测和预报预警能力;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提升灾害应对能力。

  一、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组织开展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面调查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主要灾种致灾自然因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等,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资源基础数据库,落实灾害风险清单式管理。制定全省主要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编制多尺度、多灾种风险评估与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强化自然灾害风险区划与各级各类规划有机融合,加强对普查成果的应用转化和普查数据的更新维护,实现普查成果的长期应用与管理,推动风险普查与常态防灾减灾工作相互衔接。

  二、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预报

  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卫星遥感、视频识别、人工智能、模拟仿真、5G等先进技术,完善重点地区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布局、加密监测站点。建立灾害事故预警信息上报和发布制度,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灾情报送体系。推动各地、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统一灾害事故预警数据标准,建设综合预警预报系统,大幅提高灾害事故准确感知、快速评估和精准预警能力。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省、市、县、乡、村五级上下贯通、综合覆盖、平战结合、安全可靠的应急广播系统,构建互通互联、信息共享的应急决策指挥机制,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的灾害事故预警信息实时发布。

  三、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推进安全宣传教育“五进”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充分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积极创新宣传方式,灵活运用活动载体,开展各类灾害风险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防灾减灾救救灾工作的社会氛围。利用乡村大喇叭和基层应急广播系统,完善应急信息发布渠道,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推进全民普惠性公益安全教育宣传,将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内容。编制居民应急自救手册和处置指南,鼓励配置家庭应急救灾包。围绕有效履行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分级分类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干部开展教育培训,不断强化应急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切实增强防范化解风险、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本领。

  四、发挥社会力量作用

  积极配合地方金融局开展“灾害民生综合(巨灾)保险”试行工作,探索建立“政府主导、财政投入、保险参与、部门协作”的巨灾保险机制,建立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建立财政支持下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组织实施社区综合防灾能力提升项目,选择20个县、300个社区由壹基金配备基本应急逃生装备,培训100个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并配备基本应急救援装备。依托应急部社会力量动态管理服务平台,推动社会救援力量申报登记,全面掌握社会应急救援队伍组织机构、专业技能、人员构成、救援能力、救援经历和经费保障等情况,实现队伍信息实时更新、动态管理,提高专业救援与社会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

  再次感谢您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欢迎继续关心应急管理、关注应急管理,为全省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紧密结合省情实际,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联系人: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处李朝霞

  联系方式:0371-65509258 15738358227

  2022年6月13日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