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人大政协提案公开

【打印】

【字体: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对省政协第十二届河南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第1250300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2-12-29 来源:办公室 分享:

民盟河南省委会:

  《关于加强农村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提案》收悉,我厅高度重视,会同省民政厅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省应急厅和省民政厅紧紧围绕加强农村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进农村,加强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不断完善村(社区)防灾减灾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指导村级制定应急预案,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正如在提案中指出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加强农村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意义重大、迫在眉睫。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加强农村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农村安全风险防范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综合减灾能力。

  一、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组织开展农村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全面获取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主要自然灾害的致灾信息,人口、房屋、基础设施、矿山和危化品企业、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孕灾环境、历史灾害信息,掌握自然灾害重点隐患情况,查明农村地区减灾能力。客观认识当前农村地区主要自然致灾危险水平、承灾体脆弱性水平、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水平,形成全省农村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资源基础数据库。

  二、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充分发挥省减灾委统筹协调作用,联合气象、水利、农业农村、地震、自然资源、林业等多部门对极端天气灾害风险进行会商,及时提示各地各有关部门强化农田渍涝干旱、低温冻害等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推动在农村多灾易灾地区加密山洪、地震、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监测站网,强化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建立灾害事故预警信息上报和发布制度,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灾情报送体系。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省、市、县、乡、村五级上下贯通、综合覆盖、平战结合、安全可靠的应急广播系统,构建互通互联、信息共享的应急决策指挥机制,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的灾害事故预警信息实时发布。

  三、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进农村

  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推进安全宣传教育“五进”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进农村。充分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民政法制宣传月”、“民政机构安全管理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积极创新宣传方式,灵活运用活动载体,开展各类灾害风险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防灾减灾救救灾工作的社会氛围。利用乡村大喇叭和基层应急广播系统,完善应急信息发布渠道,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在农村地区开展各类灾害风险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宣传教育,特别是加强极端灾害性天气的风险识别和预警响应等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群众主动避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

  四、加强农村应急管理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应急预案。结合农村实际,对照排查出的各类风险点,指导村委会编制应急预案,落实管控责任人和管控措施,明确组织机构、人员分工、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应急注意事项,落实应急经费,建立信息报告和预警、事件处置机制,确保预案有效管用。建立乡村应急值守制度,突出夏季防汛、冬春季山林防火、旅游旺季景区安全等特殊时节,加强应急值班备勤。

  二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乡镇(街道)要整合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职能,成立应急管理委员会,明确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行政村要设立安全劝导站,明确安全劝导员和灾害信息员。黄河滩区、旱涝灾害易发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林业重点区、生产经营单位集中区的行政村要统筹村(社区)干部、网格长(员)、民兵、村医(社区医生)等力量,组建村级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确保紧急情况下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三是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各村要定期组织开展火灾、交通意外、燃气泄漏、防汛、地震、泥石流等应急演练,同时督促村内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可操作性,锻炼应急队伍实战能力。建立或依托安全应急教育培训基地,开展社区性、综合性、体验性安全应急实训和警示教育。

  四是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在村居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防毒面具、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安全绳等应急救援器材,以及医疗救护药品和装备,并统一登记造册,便于周边紧急需求时随时调用。加强应急物资维护保养和更新,确保完好有效。蓄滞洪区、山区、低洼易涝地区,就近利用地势较高的学校、村委会、企业等场所设施规划建设撤离路线和避难场所,配备必需的应急设施,储备必要的帐篷、折叠床等生活物资。

  联系人:省应急管理厅监测减灾处李朝霞

  联系方式:0371-65509258,15738358227

  2022年6月9日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