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节流共抗旱 多措并举保民生
南召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旱情
7月下旬以来,南召县持续高温少雨,各地发生不同程度干旱。目前,全县中小型水库蓄水量1670万立方米,可用水量1234万立方米。全县秋作物播种面积68万亩,受旱面积32万亩,其中玉米9万亩、花生19万亩、水稻0.5万亩,其它3.5万亩。严重干旱面积2万亩、中度干旱11万亩、轻度干旱19万亩。
为打赢这场抗旱硬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围绕“保水源、保能源、保灌溉、保人畜饮水、保苗木不死、保粮食不减产”的六保目标,分别下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做好当前抗旱保秋工作的通知》,组织农业、水利、应急等部门成立15个抗旱保秋督导工作组,指导各乡镇发动党员干部,多措并举,开源节流,坚决守好民生底线。
一是强化预警监测推送。气象部门密切监测天气发展变化,根据气象条件适时开展地面增雨作业,同时县防指利用微信短信等平台及时推送高温预警、局地强对流天气报告、抗旱保秋知识,增强群众防范自然灾害和节水意识。
二是守牢居民用水安全。水利部门科学制定水库、坑塘、拦河闸坝用水调度方案,严格用水制度,对水源不足地区进行错峰供水,在重点地区、重点部位规划落实备用水源,并提前进行水质化验,保障居民饮用水干净、安全、足量。
三是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农业部门及时收集旱情信息,积极应用滴灌、喷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调配洒水车、消防车组建抗旱保秋保障队伍。同时按期发布《病虫测报信息》,农科技术员走进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搞好技术指导服务,组织群众全力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确保秋粮产量和品质。
四是保证设施正常运转。电力部门大力推进农业灌溉用电工作,建立领导分包责任制,组织各乡镇对辖区内机井、泵站等农业通电设施进行排查治理,确保抗旱用电高效、便捷、安全。
截至目前,全县调度中小型水库40座,放水144万立方米,投入抗旱人数13450人次,机电井1500余眼,潜水泵3620余台,机动运水车辆500余辆,投入资金305万元,有效灌溉农作物面积19.8万亩次,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控20万亩次,举办培训班10场次,发送技术信息3000条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