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安委会下派9支专项检查组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为企业复工复产加把“安全锁”
“安全帽的作用你知道吗?”“你会用灭火器吗?”“你知道新员工培训多长时间才能上岗吗?”……近日,省安委会第八专项检查组不打招呼,到位于浚县模型工作园区的河南贝迪塑业有限公司总部进行安全生产督导检查。查阅台账、实地查看、细节询问、现场提问,检查组人员“无孔不入”的督导检查,为企业在自己把好安全关的基础上又加了一把“安全锁”。
7·20暴雨使我省部分企业受灾不轻,目前灾后重建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灾后重建和复工复产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根据要求,省安委会下派9支专项检查组到各省辖市,采取查阅安全台账、实地检查、现场提问等方式,多样式督导督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助力因受暴雨疫情影响的企业尽快复工复产,确保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查阅台账抓好“面子”工程
“贝迪塑业安全双预防体系”“隐患排查和治理”“安全生产目标”“应急救援”……在河南贝迪塑业有限公司总部会议室,省安委会第八专项检查组副组长丛红军和两名检查组成员面前的书桌上摆放着一大摞企业台账。他从中抽出“安全生产作业”台账,一页页翻开后,一行行对照,仔细查看临时用电、设备检查、吊装、动火、破土等安全作业证。他的面前,还摆放着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手册。
“动火安全作业证上面,动火时间填写没有精确到分。水火无情,一旦发生事故,都是争分夺秒,所以这方面一定要做细。”查阅过程中,丛红军不时与企业安全科科员进行交流。安全科员频频点头,并马上进行了核实补充。
一本本台账,检查组3个人查阅了近一个小时,而这只是9月份以来的台账。“台账必须做细做实,一旦有什么问题才能有迹可循。”丛红军说。
实地检查夯实“里子”基础
挤出车间半成品排放整齐,地面整洁干净。
消防器材维修日期在册,电线插口保护措施良好……查看完相关情况后,丛红军走到制作产品的拱挤机前,随口询问身边的员工:“这仓库里面噪声大吗?”
得到员工“影响不大”的回答后,丛红军点了点头。在随后的几个挤出车间里,专项检查组成员均细细查看消防以及脚手架、电表箱、生产设备的安全和使用情况。
“这个消防箱里面的器材摆放有点乱,不利于取用。”在4号挤出车间大门西侧,看到消防箱内的消防水带没有卷整齐,丛红军指了出来。见状,企业人员马上叫来安全员进行重盘,并摆放整齐。
“实地检查,就是检查企业的‘里子’,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到‘防微杜渐’。”丛红军说。
现场提问体现“细节”执法
“你是什么时候来厂里上班的?”
“半个月前。”
“来厂里进行安全培训了吗?”
“培训了。”
“培训了多久?”
“培训了3天。”
“你知道怎么使用灭火器吗?”
“知道,培训过。”
在辅料仓库,丛红军见一员工在装卸辅料,走上前便开始提问。当问及会不会使用安全器材时,这名9月4日刚入企业的员工走到消防器材存放处,拿起灭火器演示起来,并称“一定要对着火的根部呲”。
听到这话,专项检查组成员用掌声对他进行了肯定。
“检查安全隐患不是走过场,更不是等着人家安排好了再去检查。现场提问,最能体现企业的真实情况,询问细节,才能对企业的安全问题知根知底。”丛红军说。
临时教学彰显督查“温度”
“这个气罐上为什么上下各有一个黑色胶圈,你知道吗?”在维修车间,丛红军看到摆放在墙边的6个气瓶,上前一个个仔细查看。查看完毕,他突然转头问记者。
“我真不知道。专业还是你们懂。”记者不好意思地说。
“这叫两圈一帽。”见其他人员也围了过来,丛红军便开始“现场教学”,讲起“防震圈、防撞圈和防撞帽”的重要性,并一再强调使用、摆放、装运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普及这些知识,是为了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这种特殊器材,一旦操作错误,受伤害的不光是企业,还有员工和他们的家人。”丛红军说。
一系列检查下来,夕阳已落西山。19时许,专项检查组成员驾车驶离企业。
“检查情况如何反馈呢?”在车上,记者问道。
“按照工作程序,我们晚上回去要把情况整理出来反馈给鹤壁市应急管理局,当地市县处理完再向专项检查组汇报。整理完,我们还要选择明天的检查对象。安全隐患是动态的,我们更不能闲着。”丛红军说。(记者 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