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应急管理厅抢险救援工作
《 人民日报 》2021年8月10日党建版,刊发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在防汛救灾中践行初心使命(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的新闻报道,其中关注了河南省应急救援排水中心党员先锋队抢险救援工作,党员先锋队队员孙国亮朴实的话语体现了河南应急人的担当,体现了河南应急人为老百姓干实事践行初心使命的誓言。
人民日报文章:
“作为党员,我们做了应该做的事”
讲述人:河南省应急救援排水中心党员先锋队队员 孙国亮
一接到命令去卫辉市排涝,我们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信心满满地开赴前线。当7月26日晚到达指定地点时,我有些惊讶。城里到处是水,最深处达3米多,皮划艇、铲车来回穿梭,一旦靠近泵车、打断水下电缆,就可能发生漏电事故。
我们开着大流量移动抢险泵车,来到人民路与太公路交叉口,架设3根长约60米的电缆,铺设5根排水管。水体浑浊,水下情况不明,我们只能潜到污水里,将水泵尽可能埋到深水处。我们将2个电缆接线盒固定在车顶,防止泡水漏电,安排专人站在没过膝盖的水里,手持强光手电不停晃动,向过往群众和车辆喊话,提醒避开作业区域。
20时,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上涨,半小时内涨了近50厘米,水快淹到电缆接线盒了,很可能引发漏电事故。
我们一边呼喊提醒,一边蹚水冲向泵车,火速切断电源。经过观察研判,这里水位涨得过快,无法继续作业,只能紧急收拾设备,赶往东关村雨水泵站继续抽排。
7月27日至31日,我们一直坚守在东关村雨水泵站。刚开始,没日没夜地干活,但水位不降反升,看着群众的房屋、庄稼被淹,我们心里十分着急。7月29日,水位开始出现明显下降,大家才松了一口气。7月31日,我们惊喜地发现水泵放置点已经触底,抽排工作终于收尾。
排涝那几天,身上衣服湿透、暖干、再湿透。15个队员分为2班,24小时不间断抽排。虽然有倒班,可每半小时就要全体出动移动安装设备,加上蚊虫又多又凶,没人能睡踏实。由于休息不好、体力透支大,陆续有人出现腹泻、感冒、发烧、皮疹的情况。
附近村民自发给我们熬稀饭、下面条,有位老大爷每天泡茶叶水送给我们解乏。作为党员,我们做了应该做的事,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用淳朴的方式回报我们,我们很感动,心里暖暖的。(记者 马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