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经验交流

【打印】

【字体:

鹿邑:坚守安全生产基本盘 开拓应急管理新局面

时间:2019-06-21 来源:周口市应急管理局 分享:

近年来,鹿邑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完善监管措施,建立责任体系,创新工作方法,坚守安全生产基本盘,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实现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6年荣获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政领导亲力亲为。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纳入全县目标考核体系。多次组织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重大问题,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方面给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明确常务副县长主管安全生产工作,县四个班子的其他领导做好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行业领域安全稳定。实行书记、县长分别担任安委会第一主任和安委会主任的“双主任”制度,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并统一框架模式向基层乡镇、村委延伸。同时设立县安委会领导下的消防、道路交通等12个专业委员会,作为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议事机构。安委会成员单位均设立专门工作机构,明确一名副职分管、2-3名人员从事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乡镇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安监站,配备2-3名专职安全监管员;行政村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1名安全员,把工作力量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按照“三管三必须”和“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明确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乡(镇、办事处、管委会)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做到定级、定人、定岗、定责,健全分级管理、条块结合、横向道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形成边界清晰、分工明确、齐抓共管、失责可追的责任体系。

(二)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牢牢稳控安全大局。一是创新监管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警示约谈、事故挂牌督办、检查督导、考评奖惩、联席会议、会商研判、诚信管理等工作机制。坚持“四个一”推进工作机制:每周召开一次安委会工作例会;每季度开展一轮安全生产大检查;每季度开展一次综合督导;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工作述职,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深入排查治理隐患。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暗访暗查相结合的方式,形成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实行专家查隐患“五闭环”管理。专家排查、集中反馈、政府督导、企业整改、销号备案,有效地解决“不会查、不敢查、不真查”的问题。围绕节假日重点时段和重大政治活动以及季节性生产的特点,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三年来,共治理各类安全生产隐患达5万余条,组织专家查隐患21次,停业整顿33家,吊销证照22家,先后治理了志元食品液氨管道、仙源商城综合楼、中心布匹市场、杨园农贸市场等4处重大事故隐患。三是严格依法监管治理。严格落实“四个一律”要求,时刻保持利剑高悬的高压态势,形成强大威慑。以玄武、任集、马铺3个乡镇为试点,开展委托执法,统一培训,统一管理,有效地发挥乡镇执法人员贴近基层,行动迅速的优势,第一时间把各类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三年来,拆除88家非法加油站(点),规范136家证照不全的加油站(点),关停非法作坊企业14家,查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案件145项,处罚金额600多万元,拘留21人。四是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县政府成立13个安全生产督导组,县安委会办公室成立3个专项督导组,形成了立体交叉的督导方式,督导情况纳入全县大督查范围,定期通报,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单位由督查局启动问责程序。三年来共开展各类督导督查暗访50余次,发现解决问题598条。五是强化风险安全防范。建立“双预防”体系建设,强化对企业风险、隐患预控。目前,全县98家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全部完成双预控体系建设;工矿商贸企业完成了3个试点企业的双预防体系建设;道路运输、建筑施工等16个重点行业领域正在稳步推进。六是持续开展宣传教育。以“七进”和应急演练为抓手,强化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形成浓厚舆论氛围。三年来,累计组织各类安全培训班100多期次,受训人员达2万余人,组织应急演练150场次,投入演练资金300余万元,参演人员达3余人。此外,充分利用网站、新鹿邑报、微信公众号、交流群等形式大力宣传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

(三)深化应急体制改革,夯实应急能力基础。一是主动对接,搞好体制改革谋篇布局。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听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专题汇报,深入研究应急管理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县委组织部、编办、人社等部门,深入应急管理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和座谈,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照顾,为应急管理局设行政编制22人、10个业务股室、3个二级机构,领导班子职数一正三副一总工程师,应急局干部职工人数达67名。二是确保有序,建立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县政府组建了“1+10”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即一个总体指挥部和十个专项指挥部,组建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实现指挥调度、预案推送、信息上报规范化运作,实现应急资源分散管理向统一指挥、联合响应转变。下一步将探索与县“一中心四平台”资源共享,与县公安接警指挥中心、119接警平台、120接报平台、12350安全生产举报平台,12345县长热线受理平台互联对接,与县公安、交通、气象、住建、自然资源、水利、卫健等部门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形成全县应急管理“一张网”调度指挥系统。三是调查摸底,整合应急救援队伍力量。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应急救援资源普查和登记建档,整合了15支专、兼职应急救援力量,成立以消防综合救援大队为主力军的15支应急专业队。5月30日,隆重举行了集中授旗和集体宣誓仪式。下一步将加强培训、演练,提升协同作战能力,真正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四是保障有力,不断改善应急救援环境。加大对应急救援、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力度,将应急救援和安全生产工作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为应急管理局配置办公和业务2000多平方米,执法车7辆,统一配备执法服装,保证了执法经费、应急装备的工作需要。加强“三个中心”建设,构建大应急指挥平台。今年年初,从县文化活动中心规划出1500平米办公用房,筹建应急指挥中心、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和鹿邑县安全生产考试中心,目前,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基本建成,应急指挥中心和安全生产考试中心正在施工建设中,预计8月底可投入使用。建立应急救援专家库,备足应急救援的物资储备,强化应急救援科技装备保障。为鹿邑县水上义务救援队、斑马救援队购置了近4万元的应急救援装备,全面提升社会救援队伍的装备保障能力。五是未雨绸缪,优化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启动修订完善《鹿邑县人民政府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拟定了《鹿邑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鹿邑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火灾事故、自然灾害等专项预案进行修订。开展各类预案备案管理,督促各乡镇、有关部门依照县总体预案,分别编制修订本辖区应急预案和分管行业与领域的专项预案。将全县应急救援预案录入信息平台,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将对应的应急救援预案推送至指挥部各位成员,实现应急预案管理简单化、实用化、信息化。截止目前,各乡镇和部门安全生产类60余项、重点企业50项预案完成备案录入。六是树立形象,切实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应急队伍能力学习培训,聘请专家前来授课,重点讲解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知识,全面提升应急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实行军事化训练、军事化管理,全面提升应急救援队伍能力。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训词精神,担责担难担险”专题教育和文明创建活动,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系统干部队伍思想政治、业务能力,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以适应新时代应急管理的工作需要,树立了雷厉风行,敢于担当,拉得去、冲得上、打得赢的良好的应急管理队伍形象。

(鹿邑县应急管理局  田富生)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